中国经济复苏初期:2023年一季度中国城市GDP排名及增速分析,西安领跑全国

日期: 2025-01-18 12:12:13|浏览: 20|编号: 9165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文:任泽平团队

介绍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复苏初期,发展是第一要务,首要任务是努力把经济搞好。各大城市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城市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城市格局正在经历大洗牌。

从GDP看,一季度经济总量TOP5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排名与去年同期一致; TOP6-10中,成都超越苏州排名第6,武汉超越南京排名第9。 ; TOP11-20中,宁波超越天津,西安超越南通、济南。

从GDP增速看,一季度经济总量前20名城市中,西安以7.6%的实际GDP增速领跑,深圳、郑州紧随其后,增速均超过6%。 %,天津、成都、南京等8个城市增速优于全国4.5%的平均水平。

从出口情况看,一季度出口总额TOP5为深圳、上海、苏州、宁波、东莞。与去年同期相比,深圳超过上海、苏州不变、宁波超过东莞; TOP6-20中,排名同比变化较为明显的是北京和重庆,分别上升5位、下降3位。

从商品房销售情况看,一季度新房量价齐升的城市有杭州、北京、上海、济南、宁波、青岛等。尽管部分城市成交量增长较快,但存在以价换量的情况。

当前城市格局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一是国际形势变化带来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和外向型经济冲击。二是出口结构转型升级。受益于新光锂电等“三新产品”出口的城市表现较好。 3、产业优势突出、人口人才净流入城市房地产销售表现较好。

市场化程度是城市格局洗牌的根本原因。当前,南北差距持续拉大。 2023年一季度GDP、出口、房地产销售前20名中,南方城市分别占比70%、70%、85%。我们认为,目前南北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化程度的差距。南北差距的拉大是市场经济的胜利,也证明了北方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议:1、提振民营经济信心,让民营经济带动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和升级; 2、加快深化产权、要素等市场化改革,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打造“友好”“廉洁”的新型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 3、充分尊重优势地区人口、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要立足各地区比较优势,顺势而为; 4.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以常住人口增长为主要标准提供城镇用地。推进市场化省际土地流转。

目录

1 GDP 20强:成都反超苏州、武汉领先南京、宁波反超天津、西安提升2位

2 出口20强企业:出口结构升级,“三新”带动明显

3 房地产销售前20强:受益于产业优势突出、人口人才净流入的城市表现较好

4启示:提振民营经济信心、改善营商环境、尊重人口流动、联通人地

文本

1 GDP 20强:成都反超苏州、武汉领先南京、宁波反超天津、西安提升2位

从GDP总量来看,2023年一季度GDP前20名门槛为2746.8亿元,比去年增长4.1%。具体来看,仅上海GDP突破万亿级别,达到10536.2万亿元;北京、深圳、广州、重庆、成都、苏州GDP突破5000亿元;杭州、武汉、南京突破4000亿元;宁波、天津、青岛、长沙、无锡、郑州突破3000亿元;佛山、西安、南通、济南突破2500亿元。

从地域分布来看,2023年一季度GDP前20名的城市中只有6个位于北方城市,南北差距明显。改革开放初期,GDP排名前20位的城市中,北方占了11个,其中东北占6个。改革开放后,随着深圳、无锡、宁波等东南沿海城市的崛起,以及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向型的东南沿海地区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佛山、哈尔滨、石家庄等制造业城市崛起,逐渐跌出前20名。2023年一季度前10名中,北方城市仅有北京一个。前20名中,北方城市仅有6个,占比30%。

从排名来看,一线城市跻身前四,其中成都超越苏州排名第6,西安超越南通、济南排名第18。

其中,重庆排名第五。近年来,重庆实施了长江三峡库区移民安置、两江新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战略工程。另外,2022年广州的外贸将受到较大影响。重庆的GDP在2022年将在2006年超过广州,成为中国GDP第四大城市。 2023年一季度,广州虽然排名第四,但重庆与广州GDP总量差距仅为31亿元,低于2022年一季度的353.8亿元,差距进一步缩小。

成都超越苏州排名第六。由于近年来成都强省会战略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影响,加上外需减弱的影响,苏州对外贸易大幅下滑。 2023年一季度,苏州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5.4%,经济受到一定影响。

武汉和宁波超过南京和天津,分别排名第9和第11位。西安超越南通、济南,排名第18位。近年来,西安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度“绑定”比亚迪、吉利、陕汽等主流汽车企业,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2022年,西安将生产新能源汽车102万辆,超越第二名上海的99万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最大的城市。

从实际增速来看,2023年一季度,依托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西安以7.6%的增速位居前20名城市之首,深圳、郑州紧随其后,增速为6.5%, 6%,而广州、苏州因外贸、产业因素等因素影响,增速分别为1.9%、1.8%,未跑赢全国增速4.5%。

西安、深圳、郑州等城市以工业为基础,产业结构优势巨大。以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和高精尖产业为主。以深圳为例,培育了比亚迪、华为、腾讯等企业,抓住了一系列产业趋势,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保障。苏州和广州排名垫底,增速分别为1.9%和1.8%。广州、苏州、上海受外贸、产业因素等因素影响,并未跑赢全国4.5%的增速。以苏州为例,苏州停滞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苏州立足工业。长期以来,第二产业占比接近50%。但一季度,第二产业累计同比增速为-0.7%,对整体经济有一定拖累。 。其次,苏州对外依存度较高。在中美贸易战和欧美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外贸受到一定影响。苏州作为全国工业和出口排名前五的城市之一,一季度出口大幅下滑,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经济增长。南通、长沙、佛山、北京、上海增速分别为4.3%、4.1%、4.1%、3.1%、3.0%,未跑赢全国4.5%的增速。

2 出口20强企业:出口结构升级,“三新”带动明显

近年来,中国加强对外合作和产业升级的成效开始显现。 2023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出口5.5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4%。其中,1月、2月、3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5%和23%,其中3月出口增速表现突出。从产品类型看,“三新产品”(新能源、光伏、锂电池)出口带动出口明显。一季度,电动乘用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三新产品”出口总额增长66.9%,带动出口增长。以2个百分点的增速,中国出口正在经历结构转型。从出口国来看,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国。 2023年第一季度,对美贸易出口值占比超过16%。受美国经济低迷、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一季度对美出口货值同比下降。 10.4%。

纵观不同城市,受出口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受益于新光锂电等“三新”出口的城市表现较好,而依赖对美出口或半导体出口的城市,笔记本电脑等相关产品在外贸中表现普遍。

从出口规模来看,深圳、上海、苏州位居全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前三位,2023年一季度出口金额分别为5057.0亿元、4077.8亿元、3347.3亿元;宁波、东莞、佛山等12个城市出口金额在1000-2000亿元之间。郑州、天津等5个城市出口额不足1000亿元。

从排名变化来看,2023年一季度,深圳超越上海,重回第一;烟台重回出口前20名,西安跌出前20名;北京排名明显提升,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第12位上升到2023年第7位;重庆排名有所下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位。

从增速来看,北京、深圳表现良好。货物贸易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9.0%和23.8%,均超过20%。大连同比增长13.0%,表现良好;郑州、佛山、金华等7个城市出口金额增长,同比增长1%-10%;上海、无锡、宁波等8个城市出口额下降,同比下降1%-10%;苏州、重庆表现不佳,出口额同比。跌幅超过10%。

总体来看,一季度北京、深圳整体出口表现迎来“开门红”,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20%,排名提升。其中,北京对外贸增长的贡献始终领先全国,主要得益于优质的产业结构、新兴贸易伙伴的突出表现以及优化的口岸营商环境。从产品类型看,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一季度北京市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1235.2亿元,占比13.7%,比2019年提高2.6个百分点。2023年一季度,北京市“专精特新”进出口企业同比增长30.2%,新能源产品出口增长4.8倍。从贸易伙伴看,北京与欧盟、美国、东盟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6.7%、0%和1.7%。其中,与新兴贸易伙伴进出口额同比大幅增长,增长113.6%。从营商环境看,北京口岸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五年来,共推出148项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举措。今年一季度,北京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缩短70%以上。深圳今年一季度出口表现良好,主要受益于“三新产品”出口带动和贸易伙伴出口普遍增加。从产品类型来看,深圳受益于行业新动能。海外订单快速增长,电动乘用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三新”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20.6%。从贸易伙伴来看,一季度深圳对东盟、欧盟、美国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均呈现两位数增长。

相对而言,重庆一季度出口表现并不理想。虽然“三新”出口拉动明显,但由于美国经济疲软导致笔记本电脑出口需求减少,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3.5%。从产品类型看,重庆出口新能源汽车3076辆、锂离子电池1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6.5%、437.8%。 “三新”出口带动明显。与此同时,受美国经济低迷影响,国内笔记本电脑出口下降33.2%。重庆作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笔记本电脑出口同比下降33.2%,也成为出口的一大拖累。从贸易伙伴来看,重庆对新兴市场进出口大幅增长,其中对韩国、俄罗斯、巴西进出口增速分别达到22.9%、24.1%、10.6%。

尽管一季度苏州出口金额同比大幅下降,但作为全国主要工业城市,其整体出口规模仍位居全国前三名,是我国出口的重要支柱。出口走弱主要是由于美欧经济低迷导致低技术产能转移和出口订单下降。当然,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苏州正在积极培育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持续提高高端科技产业投资比重,提升新能源产业产业链,培育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创新产业集群将成为城市发展新动力。

3 房地产销售前20强:受益于产业优势突出、人口人才净流入的城市表现较好

今年以来,房地产呈现分化复苏,但增长动能仍不足。 2023年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8%,同比降幅明显收窄。从价格看,3月份一二线城市房价同比涨跌互现,三四线城市房价同比普遍下跌。进入4月份,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量环比下降25.5%,同比增长22.9%。其中,一、二、三线城市环比分别下降14.2%、30.4%和26.5%,同比分别增长123.7%和2.3%。 ,9.8%。

从成交数量来看,上海、成都、武汉2023年一季度新房成交数量排名前三,每宗成交均超过3万套;青岛、南宁、温州、济南成交量在2万-3万之间;佛山、广州、杭州等8个城市成交量在1万-2万间;东莞、深圳等五个城市成交量均不足万户。

从成交笔数增速来看,一季度温州排名第一,增速达139%;厦门、东莞、济南等8个城市增速在20%至60%之间;广州、宁波等5个城市增速为0%。 -20%;成都、南京等6个城市成交量有所下降,降幅在10%至30%之间。

从新建住宅价格变化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3月,成都、杭州、北京、上海新建住宅价格同比上涨4%-9%;济南、宁波、青岛同比增长1%-4%;广州、赣州、无锡、深圳新建住宅价格小幅下降,同比降幅均在2%以内;南宁、厦门、武汉、温州新建住宅价格同比下降3%以上。

从量价关系来看,杭州、北京、上海、济南、宁波、青岛新房市场正处于量价齐升的阶段。新房交易数量同比增速在10%至40%之间,新房价格同比正增长;成都、苏州虽然一季度新房成交数量有所下降,但房价却有所上涨。尽管温州、武汉、厦门、南宁新房成交量快速增长,但这些城市新房价格同比均出现下降。价格和数量之间存在权衡。健康)状况。

总体来看,本轮楼市复苏的特点符合我们此前的判断。产业优势突出、人口净流入的城市楼市复苏较好,而产业优势不突出、人口净流出的地区楼市表现相对较差。例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是政治、经济、创新中心,聚集了全国优质的教育、医疗等资源。尽管这两个城市严格控制人口,但仍有大量中高端人才净流入,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它提供了优质的购买力,因此新房市场表现更好。杭州在本轮复苏中表现出色。 2023年一季度商品房成交数量同比增长12.5%,3月份新房价格同比增长6.2%。一方面,由于杭州是全国民营经济基地,数字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产业优势突出。到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7%以上,平台经济国内市场交易额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另一方面,2022年,杭州常住人口将增加17.2万人,在交易笔数前20名城市中排名第一。人口的大量流入,为杭州提供了充足的购买力。

4启示:提振民营经济信心、改善营商环境、尊重人口流动、联通人地

目前,南北差距明显较大。 2023年一季度GDP、出口、房地产销售前20名中,南方城市分别占比70%、70%、85%。我们认为,目前南北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化程度的差距。南北差距的拉大是市场经济的胜利,也证明了北方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民营经济推动技术创新和全产业链升级。这是民营经济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占企业数量的90%以上。一是优化营商环境,保护产权,鼓励市场良性竞争;二是正确认识民营经济和企业家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三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四是抓住数字经济命脉,加大对民营经济参与的支持力度广泛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储能、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行业信贷、债券、股权融资支持,培育我国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

(二)加快深化产权、要素等市场化改革,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打造“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北方地区要大力学习东南沿海地区,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深化产权改革、要素改革、国企改革等市场化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大幅减少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为市场发展创造条件。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健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打造“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培育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和新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消除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歧视性限制和隐性障碍。企业。

3)充分尊重优势地区人口、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各地区比较优势,顺势而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是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大致平等。不能追求各地区经济总量的平衡,也不能要求各地区达到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战略逐步调整为“以中心城市为引领,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以都市圈建设为突破口,对中小城市分类施策”。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尚未形成共识。

(四)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住宅用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以常住人口增量为主要标准提供城市用地,推动市场化省际土地流转。从城乡角度,加快建立健全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进而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将新增常住人口与土地供给挂钩,增加建设性供给人口增长地区用地,增加人口下降地区建设用地供应。减少部分地区土地供应。从区域角度看,应通过市场机制优化城市土地指标在区域和城市之间的空间配置。推动新增常住人口与土地供应挂钩,将省际间耕地占用补偿平衡与城乡土地增减挂钩,严格落实“库存消耗周期与土地供应挂钩”原则,优化目前的土地供应模式。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