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肯尼亚长跑天才的内幕,跑步是成功的唯一途径
肯尼亚泰梅特夺得去年“上海”冠军
本报记者 姚沁怡
在刚刚结束的第31届雅典古典马拉松赛中,肯尼亚选手包揽男女组冠军。 事实上,肯尼亚多年来一直称霸马拉松赛场。 2011年,世界马拉松前20名的成绩全部由肯尼亚选手创造。 为什么肯尼亚人这么擅长跑步? 普通路跑者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环境成就人才
很多人认为,肯尼亚人在中长跑方面的优势一定与“基因”有关,但这种观点缺乏科学依据。 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多年研究,但至今仍无结果。
“肯尼亚人在跑步方面绝对是有天分的,但这种天分并不是源于种族等先天条件,而是外界环境长期培养出来的。” 国家中长跑青年队总教练李国强说,“外国人的环境包括三个方面:经济条件、地理特征和训练氛围。”
李国强告诉记者,几乎所有的肯尼亚跑者都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 由于没有交通工具,他们从小就到处跑。 因为贫穷,大部分肯尼亚人吃不起肉,每天吃的是由“碳水化合物”组成的谷物,这对身体的新陈代谢来说恰恰是最好的。 因为人体消化碳水化合物比燃烧蛋白质和脂肪消耗的少,“这就是为什么你在肯尼亚看不到胖子,这种体质代代相传。”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最好的练兵场。 “肯尼亚的平均海拔高度在2400米以上,人长期在氧气含量低的高原上跑步长跑长有跑步装备店,心肺功能会增强,血液的携氧能力也会提高。”
“在肯尼亚人看来,要想出人头地,除了跑步别无他法。” 英国《卫报》记者哈拉纳德在肯尼亚著名的长跑训练基地驻扎了半年,是这样总结的。 “现在肯尼亚有几十个中长跑训练基地,每个基地至少有一百人,分为三层,先给最顶尖的运动员吃饭,然后再往下走。”但即使对于水平较低的运动员来说,艰苦的训练也比贫穷的生活快乐得多。”
“要想致富,就跑”在肯尼亚已成为真理。 一个游戏的奖金可以完全改善整个家庭的生活。 其他运动员看在眼里,自然努力训练。
训练要科学
肯尼亚人告诉世界,“会跑”来自实践。 如今,上海也活跃着一大批业余马拉松爱好者。 他们希望自己的成绩不断提高,坚持不懈地训练。 但有着30多年中长跑教学经验的李国强说:“除了努力,训练也要科学。”
“有些人一天跑10公里,就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跑完马拉松,这是错误的观念。如果你从来没有达到至少30公里的‘跑步量’,你就不适合跑全程马拉松。” 李国强认为,科学的马拉松训练绝不是一成不变的。 马拉松爱好者一定要学会“系统训练”长跑长有跑步装备店,懂得循序渐进。 “比如可以增加训练量,今天跑10公里,明天跑14公里,后天增加。达到一定量后,可以缩短距离,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增加恢复性训练整个训练的量和强度呈梯形,几个循环之后,会有一定的提升。
12月1日,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将火上浇油。 李国强建议,长期训练的跑者在赛前要调整到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 他告诉记者,专业的马拉松选手赛前会有不少于4周的集中训练,开始分段跑马拉松,比如20公里休息,接着跑10公里、5公里,速度逐渐提高。 . 每个段落的节奏。 “离比赛越近,越需要降低运动量和强度,保持一定的活动量。根据自己的恢复能力,至少提前几天进行调整,最终目的是把你的身心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 李国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