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争创中国制造 2025 国家级示范区,提升供给体系质量

日期: 2024-08-19 05:07:38|浏览: 70|编号: 6130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作为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运营者,保定信息谷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曙光对其发展充满期待。(本报档案照片)记者贾恒、张浩摄

□记者 董立龙 寇国英

阅读提示

保定市市长郭建英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努力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示范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保定制造业基础雄厚,市场主体多为本土民营企业,消费市场全球化,技术创新、产品升级需求旺盛,2017年该市在京津冀地区率先通过工信部组织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试点示范城市评价。

今年,保定决定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重点,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向更高水平迈进,努力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示范区。

重点关注制造业改进的三个方面

打造具有新内涵的“保定中国汽车城”、重塑“保定中国电谷”品牌……保定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建议,为该市支柱产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保定市要想争创国家“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确实需要赋予各个产业新的内涵。

这一新内涵的核心,是追求更高质量的效益。

“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对零部件轻量化的要求更高,给铝合金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立中集团董事长臧立根表示,为了从规模、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增长,公司每年投入大量研发经费,2017年就超过1亿元。

臧利根的追求,体现了保定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新选择。

目前,保定制造业整体还未摆脱规模驱动发展的路径依赖,由数量的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不够顺畅。

未来,提高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将是保定制造的主要突破方向。

为此,保定市作出部署,做强做优支柱主导产业,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上,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在新能源和输变电设备产业上,要重点发展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发展,必然会给电网系统带来冲击,我们利用智能微电网技术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定制化供电和增值服务。”英利绿色能源控股公司总经理熊景峰介绍,公司在省内产业园区建设的智能光伏微电网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为国内光伏分布式能源发展作出了新的探索。

保定市市长郭建英看好电网方面的探索前景,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全市要依托英利、国电联合电源、四方三益等企业,重点推进荣益通信光电网、英利分布式光伏及微电网应用、豫能物理储能及水氢发电、三川电力智能电网等项目建设。

“我们生产的光缆是金属线与光纤的有机结合,将电能和光信息同时、沿同一路径、向同一方向传输。”荣益集团总经理袁宝义介绍,这种新型传输介质,只需一次安装、一次投资,在传输高压电的同时,还能传输语音、数据、视频等信息,这可以为智能电网建设、三网融合,乃至实现一个城市的智慧能源管理和运营奠定基础。

同时,保定市还确定重点依托大王店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立中清源工业园、顺平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涞水北京公共交通智能制造产业园、百度保定智能汽车研发中心等项目,支持长城、立中、凌云等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协同创新推动智能制造

百度保定智能汽车研发中心、三川电力智能电网、沈阳机床智能制造装备、科普菲尔德中德智能制造、中关村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园……智能制造成为今年保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发展方向,朝着这个方向,保定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智能化已经起步。

2017年,保定与百度合作共建智慧交通示范市,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汽车创业创新基地——百度保定智能汽车研发中心落成;高碑店新开集团生产的无人驾驶通勤车在天津投入使用,华明园区投入使用。

此外,长城汽车公司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协同研发设计平台项目被列入河北省首批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项目。

“保定制造”向“保定智造”升级,需要强有力的研发支撑。

“保定有17所高校,师生人数超过25万人,如何利用如此庞大的智力资源促进区域发展,是一个现实课题。”一位教育专家建议,保定要利用好周边的智力资源。

事实上,保定已经开始利用好内外部资源,特别是着力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利用好中国科协、中关村、深圳三大创新资源。

其中,已有105家企业入驻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一中心、一基地、多园区”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深圳—保定科技创新产业园开工建设,已有43家企业签约入园,96家企业意向入园,深圳硅谷、深圳光启、华讯方舟等一批以“深圳”命名的高科技平台和企业落户。

2017年,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3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545家、院士工作站27个,位居全省前列。

为用好智力资源,我市决定启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关键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产业集聚和信息融合。

高端装备制造是保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选,今年保定市计划重点培育高端数控机床、中船海工装备、中航航天装备等项目。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涞水工业园的签约落户,给涞水带来了产业集群。”涞水县县长朱明新说,这个项目的落地,让涞水的制造水平迈向了行业前列。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在保定多地蓬勃发展。

以光启超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华讯方舟太赫兹基地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唐县北大未名通天河生物产业园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均被列入名单,是今年全市重点推进的项目之一。

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高波认为,要结合这些产业发展基础,抓紧确定保定市产业智能升级的重点领域。比如,以自动驾驶、车联网为重点,鼓励企业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实用化研发;以制造业为试点,立足“二化”融合,尽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升级。

传统产业谋求绿色升级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让保定不少建筑企业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重达到20%以上,其中钢结构建筑占比不低于10%。

“充分利用毗邻雄安新区的优势,我们正在培育的绿色建材产业将迎来跨越式发展。”清原区区长王涛认为,这是装配式建筑本身的优势决定的,建筑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如混凝土等,将在工厂内制成预制件,不仅可以减少施工现场的污染,还可以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率。

据悉,河北建设集团联合深圳企业在清远打造河北绿色建筑产业园,目前部分企业已投入运营,未来将吸引智能家居、节能材料等多个行业的企业入驻。

事实上,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保定的食品、建筑、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正在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倒逼生产环节转型,一是资本和技术的溢出直接推动制造业环节升级。

在此过程中,绿色制造成为保定的重要选择。

郭建英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节能产业,带动超低能耗建筑产业跨越式发展。

在保定,“列车新城”被动房示范项目备受关注。这座由高碑店欧润顺达集团与德国能源署、德国被动房研究院联合打造的超低能耗示范建筑项目,对标“德国海德堡被动房列车新城”。其中,将采用绿色智慧海绵城市理念,综合运用遮阳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雨水污水回收利用、除霾新风系统等多项先进建筑节能技术。

“减少资源消耗、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是《中国制造2025》的内在要求,发展绿色制造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保定应加大对绿色制造的支持力度。”有关专家表示。

在绿色制造方面,保定市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2017年,保定市钢铁产能全部退出,成为“无钢城”。

2010年以前,保定有8家钢铁企业,随着落后产能的淘汰,至2013年全市仅剩下1家钢铁企业,2017年,保定市果断作出决定,推动最后一家钢铁企业退出产能。

近两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保定以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为支撑的产业结构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但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保定仍希望减轻负担,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此,该市提出通过引进新技术、开发新设计,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本市将重点打造环京津食品加工产业带,建设京津雄安绿色食品加工供应基地;纺织服装产业上,本市将加快建设白沟箱包集聚区,推动高阳纺织向高端化、智能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以上这些努力都是为了提升“保定制造”的品牌竞争力。

有关的

加速生态修复

重建美好环境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保定市提出要加强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修复、古建筑修复、土壤污染管控修复……“修复”作为环保之道,不断出现在该市今年的工作安排中。

2017年,保定被列为全国第三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城市双修”即生态修复和城市修复,是根治“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

保定市被纳入试点后,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受损山体、河流、湿地和植被。去年,该市统筹推进“绿色太行山”行动和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修复,完成造林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0.7%。同时,清河道署、怀军署古城保护修复一期工程完工。

水体修复治理在今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该市提出今年实施白洋淀上游治理“1+10”方案,以截污治污、引水补水入手,重点推进府河、孝义河、白沟河、沙河灌渠等污水处理、扩容、河道疏浚等十大重大工程。

该市还提出,将抓好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开展各类污染水塘、农村水渠等专项整治,推进畜禽养殖禁止区域专项整治;加大地下水污染防治力度,尽快消除黑臭水体。

同时,保定市还明确将加快推进污泥处理中心、芦港污水厂深度处理和雨污分流整治工程,改善水环境;进一步深化“河长制”改革,出台“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探索建立河道经常性补水机制,高效利用南水北调长江水,充分利用黄河至冀淀水量,优化地表水配置,力争基本消除Ⅴ类水体断面,白洋淀上游水环境明显改善。

土壤修复方面,本市将以落实“土十条”为抓手,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管控,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开展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试点,依法对污染土壤的土地、林业企业进行搬迁或关停。

保定市今年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大规模全民造林绿化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包括推进太行山生态涵养区、京津保平原生态过渡带、水系林网和乡村绿色走廊建设,重点完善“三北”防护林工程、太行山造林、白洋淀上游湿地修复和规模化林场建设,加快推进漕河综合治理和一亩泉万亩湿地森林公园建设,完成造林65万亩。

加大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力度,保护基本农田,严厉打击破坏环境违法行为。

文/记者 董利龙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