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友分享:我与家人超真实的艾灸经历(干货满满)

日期: 2025-05-27 06:00:42|浏览: 115|编号: 10450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艾友分享:我与家人超真实的艾灸经历(干货满满)

在公众号首页的右上区域,您会发现一个名为“穴位查找”的功能,点击进入后,不仅能轻松定位经络和穴位,还能获取丰富的经络穴位相关知识。

下面是我和家人艾灸的真实经历!

若艾灸技艺被划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我便凭借500根艾条,经过一年半的耐心修炼,逐步踏入了初级门槛;尽管每个人的体质各异,或许正因为我的体内寒气较重,但我依然坚持不懈,直至成功。

我的艾灸初级阶段

2009年7月,我开始尝试艾灸,那时我的身体主要困扰在于腿部,四季交替,我的双腿始终冰冷,夏天得穿秋裤,冬天则要穿上棉裤。我去北京宽街的中医院就诊,医生诊断我患有浅性静脉炎,并开了中药。大约吃了三个月后,我不能再继续服用,因为服用药物后,下午四点过后,我的肚子会开始膨胀,有放屁的感觉。我向医生咨询,医生解释说这是药物的肠胃反应,建议我停止用药。没办法,只有靠自己了。

起初,我是通过范长伟的博客了解到艾灸这一疗法,它能够帮助我解决腿部的问题。因此,我为自己制定了一套治疗方案:首要任务是艾灸关元穴和足三里,此外,我还必须坚持跑步。只要时间允许,我每天都得跑步,每次至少5000米。

起初进行艾灸时,并未感受到明显的灸热,这样的状况大约维持了一个月。每日下班后,我总会先沐浴一番,接着用竹制的艾灸盒对准关元穴进行艾灸,持续30分钟。艾灸完毕后,再进行悬灸足三里,那种温热的感觉颇为舒心。此外,屋内的蚊子数量也明显减少,虽然我知道蚊香并不健康,但这样用艾灸也权当是替代了蚊香。

在艾灸足三里的过程中,该部位的皮肤常常出现水泡,即便挑破这些水泡并进行处理,还是多次遭遇化脓的问题,对此并未特别处理。艾灸双足的足三里区域,通常每次需要持续60分钟。随后,每晚九点钟,我会和室友一同外出慢跑,每周六次,每次跑5000米,途中感到疲惫时便稍作休息,跑步结束后便返回休息。

回想起过去,或许这纯属偶然,通过艾灸使得经络中的寒气得以排出,同时跑步促进了气血的流通,两者相结合,确保了艾灸效果的持久。这便是我进行艾灸前的准备工作。

跑步结束后不宜立即沐浴,更应避免开启空调,待汗水自然冷却大约一小时,那时洗浴最为适宜。

自那时起,直至九月,我的腿上足三里穴的伤势愈发严重,伤口愈合后却又不断出现新的疤痕;而且,它们常常处于化脓的不健康状态。

终于,那种灸感开始显现。然而,当时并未意识到这就是灸感。那是在进行艾灸足三里的过程中,从足三里到脚趾,仿佛电流般的感觉贯穿全身,一条麻麻的线路延伸而下。与此同时,腿部感觉明显轻松了许多,无论是行走还是奔跑,都变得不再那么费力。跑步过程中,我逐渐能够迈开大步了,腿部力量也有所增强,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常感到疲惫。此时,当我进行艾灸关元穴时,我察觉到一股细微的线条感,从关元穴延伸至大腿内侧,直至脚底。这线条非常细小,感觉并不强烈,更像是一种微妙的存在,只有一线特别细微的触感。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数月之久,腿部那种类似电流的感觉逐渐变得每日都有,每当一针刺中足三里,脚趾便会轻轻颤动,感觉颇为有趣。然而,关元穴的体验并非每次都能感受到。大约在艾灸3至5天后,会有那么一次体验,但并不刻意追求,感觉已经不错了,毕竟腿部的凉意已经有所缓解,这样就足够了。

这期间长达半年之久,我持续进行艾灸治疗,并未严格遵循书上所述的每次15分钟的艾灸时间,而是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和时间来调整。

2010年春节之际,我重返北京,从一位艾友那里得知艾灸后腰效果颇佳。于是,我向擅长气功的父亲请教,他告诉我,在气功中后腰被称为“冰山”,那里是寒气汇聚之地,宛如一座冰山。由此,我开始尝试在后腰部位进行艾灸。

开始进行艾灸治疗腰部时,我并未感受到热度,即便将艾灸条放置在最靠近皮肤的位置,也未能察觉到热度。我猜想可能是火力不足的缘故,于是尝试过使用四孔艾灸盒,然而那个设备却过于炙热,让人难以忍受。

2010年4月的一个日子,我腰部的后侧出现了两个小红点,奇痒难耐。以往虽也有痒感,但并不严重。然而,一旦接受艾灸治疗,那种痒感便变得难以忍受。在网上查阅了一位老师的博客,得知这是身体在排毒的表现。于是,我在该部位涂抹了艾油,并继续进行艾灸。经过半个月的治疗,那种痒感逐渐减轻,而且那片红疙瘩也开始逐渐脱落,一层层地掉落。终于有一天,我感觉到一股热流从艾灸盒下方涌出,沿着膀胱经迅速流向脚部,一股粗大的热流瞬间到达了小脚趾。接着整个脚面都开始热起来了。

明白,当灸感出现时,将艾灸盒置于腰部穴位,便能察觉到一股暖流,宛如热水般自脚部蔓延,整个脚部逐渐变得温暖。接着,一股股类似气泡的气体,顺着暖流,从小脚趾处缓缓逸出。几日之后,我不再感到热度,膀胱经却变得异常冰凉,仿佛整条经络都被冰封。那天,我点燃了四根艾条,这才逐渐感受到那股冰冷的气息从脚趾尖缓缓散去,而暖流则缓缓回流至膀胱经。自此,我感到腿部前所未有的舒适。

此后便是沿经络传导,膀胱经的热气沿着小脚趾的方向传递至肾经,肾经亦遵循此路径,继而又从腰部穴位的部位,热气似乎不可思议地流向胆经,胆经再将热气传递出去,似乎灸感传递的规律是先从膀胱经开始,接着是肾经,而后是胆经,随后逐渐延伸至胃经和脾经,它们之间并没有固定的顺序,仿佛是随机的,最终形成了经络的热感。奇妙的是,随着艾灸的感传效果,我逐渐熟悉了腿部的这些经络。它们与古人的描述极为吻合。我对祖先们充满了敬意。

艾火沿着经络蔓延至腿部,腿部逐渐变得温暖,每个部位都感受到了热度。尤为显著的是,即便有些许凉意,也不再感到疼痛。然而,这种热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一段时间后,热度转为凉意,随后又重新变热,再转为凉,如此循环往复。一个经络在冷热之间经历了多次变化,或许是因为寒气与艾灸的热气在相互对抗吧。

艾灸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好处我现在说说。减肥的道理我逐渐领悟,原来当艾灸条置于命门之处,带脉便逐渐变得温暖,这一过程需耗时约半个月。随后,通过带脉的作用,肚脐也开始变热,热气沿着肚脐向腹部扩散,肚子随之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随后便是排气。艾灸一个多小时后,我大约会放7-10个屁。在这段时间里,我每天需要上3至5次厕所,排出的是黑而臭的粪便,这应该是书上所说的宿便。

艾灸中脘时,同样会有类似的体验,施灸之际,腹中咕咕作响,宛如热流在腹内穿梭。至于减肥的具体起始时间,我并不确切知晓,但至少在2009年7月体检时,我的体重是160斤,而到了2010年4月,体重已降至144斤,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真是难以言表。腹围明显缩小了。

自2009年7月起至2010年4月,我持续对足三里、八髎穴、腰眼以及命门进行艾灸治疗,偶尔也会艾灸中脘穴。日复一日,我遵循着这一习惯,通过步行、保持饮食清淡以及艾灸,我的精神状态逐渐得到了改善。

我在候车期间,不幸被身后之人猛推一把,落座后顿觉腰部似有细线般酸楚不适,当时并未太过在意。然而,数日之后,起身与坐下均变得异常艰难,坐姿时腰部疼痛难忍,站立时需倚靠桌边。

我寻觅北京安定门中医院中的付大夫及其徒弟郑大夫,他们先进行正骨治疗,接着是按摩环节。按摩并非治疗目的,而是为了探测后腰区域的肌肉或神经结节。随后,他们用针筒将黄色中药注入这些结节之中。经过六次治疗,效果显著。每次治疗结束后,腿部风市穴、萁门穴、阴包穴处都会出现一种黏稠且疼痛的感觉。通过艾灸腰眼,可以感受到艾火在经络中流动,如同清水般冲洗着经络中的黏凉物质。艾火逐渐将这种黏稠物质从穴位沿着经络推向脚部,那种黏腻感就像管中的猪油,温水冲洗管壁时猪油缓缓下流。艾灸过程中,从腰眼至腹部能感受到一股热流,如同炽热的光束照耀腹部,随后缓缓渗透至内脏,感觉强烈。通常,我使用两个灸盒同时燃烧两根艾条进行艾灸。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在我接受腰疼治疗之前,腰部脊柱侧旁有一个类似蚕豆般大小的肿块。经过这次强有力的艾灸治疗,它已经完全消失了。

经过连续六轮共计三周的治疗,再加上之前未曾有过的透灸体验,至今为止,腰部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

连续的起伏,刚刚舒缓的腰背,却在长途出差后再次遭遇不适,后背的肌肉开始痉挛,经过医生的诊断,原来是颈椎出了问题,这让我心情沉重,年纪大了,各种毛病接踵而至。

开始对颈椎进行类似腰部治疗的过程,包括注射和艾灸。经过一个多月的艾灸大椎,截至写文章时,手上的经络已经基本都能感受到热度。渐渐地,颈椎和后背的疼痛也开始减轻。这表明,治疗进程有了新的进展,手上的经络已畅通,有时甚至能感觉到热流从前胸延伸至小腹,或许艾火的温热正沿着经络缓缓传递至内脏。

自2009年7月起至今,我已坚持艾灸一年半有余。回顾治疗过程,艾灸让我摆脱了腰痛、老腿寒冷的困扰,目前颈椎病和背痛也在接受治疗中。我坚信,随着手部六条经络的逐渐畅通,颈椎病和背痛的问题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根治。

我粗略估算,我日常所用的艾条,按每天一根来算(无论是进行艾灸还是不艾灸,都取平均值),至今艾灸已有一年半,大约是500天,那么艾条的使用量应当达到50盒。目前我的身体状况,从最初没有灸感到逐渐出现明显的灸感,再到通过艾经来调理身体,尽管如此,体内仍然存在许多不通的经络,这表明我过去对身体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

我的艾灸中级阶段

在我的引导下,我哥哥尝试了艾灸疗法,购置了价值300余元的艾条和艾灸盒,我亦赠送了他多本关于艾灸经络的书籍。自2010年7月起,他亦开始了艾灸的实践。

他在进行艾灸时,感受到的灸感速度远超我,我需艾灸半年才能体验到类似热水的流动感。然而,我哥哥体质较强,经络也比我更为畅通,仅经过第二次艾灸,便从命门至小脚趾感受到了一股热流。带脉在第3次艾灸后也变得畅通,热流不仅流向脚部,还到达了肚脐,腿部经络的畅通也变得迅速。

他过去患有脚气,这情况已有十数年之久,而且脚部气味不佳,常常出汗,无论春夏秋冬,他都只穿单鞋御寒,未曾穿过棉鞋,因此他的脚总是湿漉漉且散发着异味。

艾火触及脚部后,脚上的脚气区域便如同被针扎般剧痛,随后脚气部位逐渐出现脱皮现象,脱落的皮屑呈大块状,大的甚至有五分硬币那般大小,小的也有几分硬币大小,更为神奇的是,艾火所到之处,脚气便如针扎般疼痛,随后便开始脱皮。脚掌的表皮完全脱落之后,新生的嫩肤逐渐显现,与此同时,脚气问题也得到了缓解。随后,脚底的皮肤开始出现脱落现象,脱落的过程是一层接着一层的,每脱掉一层,新的皮肤层便会随之生长。

我哥哥的排病症状与我的相似,不过我的症状仅限于风邪和寒气;当风邪被排出时,我能感觉到身体末梢的脚趾或手指处有冷风或热风自指尖逸出,手脚会有风的触感,热风的感觉仿佛是管道中吹拂,但管道内夹杂着杂物,诸如树枝等,这些杂物撞击管道时产生的触感。风并非如同炙烤般的温暖无杂质的热流,而是一种极其干燥的热风,让人联想到酷暑季节中,空调外机吹出的那种闷热气流。

寒意通常先带来一种堵塞感,随后,一股冷冽的气体或气泡状的物质从体内经络中排出,有时甚至能感觉到,被排出的病气所经过的经络都变得冰凉,仿佛经络之中尽是冰块。

我大致能做的仅限于排解这些病气,然而我哥哥在艾灸排病气方面,还能在风、寒的基础上,进一步驱除湿气和寒气。据称,湿气是一种更为顽固的病气,例如脾经的湿气,在从脚趾排出时,整个脚趾会有类似抽筋的体验,难以自控。我最近才亲身体验过这种感受,当时脚趾如同抽筋般,并无明显感觉。然而,在排病气的后续过程中,会感觉到有一团较硬且黏稠的物质,从经络中缓缓流向脚趾。在移动之际,腿部会呈现出类似痉挛的触感。这一过程颇为漫长,根据我哥哥的经历,大约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将体内某些脏腑中的湿气大致排出。

我未曾体验过排冰的寒意,只是从哥哥口中得知,他早年肺部状况不佳,常在凌晨四点多因咳嗽醒来,并且时常咳出白痰。在艾灸祛湿的同时,有几晚躺下后,胸前和背部的汗水如泉水般涌出,身体内的经络似乎在驱散寒气。我仿佛感觉到体内某部分冰块融化,病气沿着经络流动,这些病气最终汇聚于背部和腰部,随后通过膀胱经、胆经、胃经等途径排出体外,抵达脚部。脚背上的寒气颇重,甚至有抽筋般的感受。

2011年3月份开始,我哥开始出现更强烈的排病反应。

脸部一侧肿胀且疼痛难忍,头部也剧痛,痛得几乎想要撞击墙壁,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进行了艾灸治疗,并且连续一周服用中药进行身体调理。不久,我发现额头部位出现了小疙瘩,随后疙瘩部位开始大量出汗,最终疙瘩逐渐消退。脸部一侧肿胀起来后,我闻到油烟味便会感到恶心,对油腻食物也失去了胃口。日常饮食仅限于小米稀粥、面条汤,以及清水煮熟的青菜。中医诊断时提到,脸部肿胀是因为胃火上升,因此在此期间不宜食用油腻食物,这表明身体正在自行调节肠胃功能。

这一阶段的总结大致可以概括为,首先排除体表的寒风和冷气,接着是深入肌体的寒气,再之后是湿气,当湿气积累到一定程度,身体内部的冰寒便会逐渐消散,这个过程极为缓慢,大概需要数月之久。

在病气被驱除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腹泻,每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颜色变黑且气味难闻。这是身体在清除大肠、小肠和胃中的病邪。同时,脚部和手部皮肤出现脱皮现象,这是在排除体内的寒气。而脚部肌肉抽搐则是湿气被排除的迹象。当身体某些部位大量出汗时,这是在排除经络中的寒气。此时,会感觉到经络中的某个穴位如同泉水般涌出大滴大滴的汗珠。在驱散严寒之际,腰部的不适感亦随之而来,这是因为寒气先积聚于腰部,随后才蔓延至脚部。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不论是腹泻还是其他不适,身体的抵抗力都在逐渐增强,精神状态也在持续改善。

我坚信,在这一过程中,身体排出病气的根本是借助艾灸之力,激发阳气抵御病邪。因此,在饮食、作息以及生活态度等方面,我们都应助力阳气抵御病气。比如,务必在晚上11点前就寝;阅读这样优秀的文章,来源于公众号“学艾灸”,倡导每日饮食宜清淡,避免生冷食物;白天多参与快走等运动;保持乐观的心态;多晒太阳;保持身体不疲劳;节制欲望;夏天避免使用空调和风扇等。

附带一提,深入探究排毒过程后,我逐渐领悟到,过去有人曾言,脚气难以治愈,乃是因为脚气、脚臭、脚汗均被视为排病的表现。若用诸如脚癣一次净等药物将脚病治愈,实则封闭了身体排病的通道,导致病气积聚于体内,可能引发更为棘手的病症。同理,皮肤表面出现的脓包等问题亦作如是观。究其根本,中医的治疗方法更为有效,通过清除体内的病原体,艾灸便是其中一种出色的手段。

自6月份起,我坚持每天早晚各练习一次瑜伽,每次持续半小时,明显感觉到体内积聚的病气被驱散得更为彻底;瑜伽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运动,其动静结合的特性,使得它更适宜于清除身体内的病气。

我的艾灸终极阶段

去年五月,我给父亲进行了艾灸治疗,他已习练气功超过十年,体内经络畅通无阻,我能明显感受到他在练习气功时,体内的气在流动,并且流动得非常顺畅。

我为他实施艾灸,采用的是艾灸盒,每次艾灸的时间大约为45分钟,针对的穴位是命门穴。

1、艾灸第一阶段:

在第一天进行艾灸后,他即刻便体验到了一股浓烈的热气沿着膀胱经络向下流动,直至腿部,最终蔓延至脚部。

次日进行艾灸,能明显感受到一股暖流遍及整个脚部,继而又向上蔓延,使腿部也充满了热度。

第三日进行艾灸,可以感受到艾火的温暖自腰部向下蔓延至膝盖,那种滚烫的感觉持续了大约十几分钟,烫感渐渐消退,随后艾火继续从膝盖向下流动,使得整条腿再次充满了暖意。

第四日进行艾灸,我感受到了艾火的温热沿着大腿内侧缓缓上升,使得整条大腿都充满了热度,尤其是经过大腿根部时,那种灼热感尤为明显。

第五日进行艾灸,感受到了艾火的路径沿着大腿内侧向上攀升,导致大腿部位出现明显的温热感,而当大腿根部的热度减退之后,热感又向上蔓延,使得整个腹部也变得温暖起来。随后,心脏区域也感受到了热度,艾灸结束后,这种热度在心脏部位持续了整整一天;根据推测,这应该是艾火成功疏通了肾经,进而到达了心包经。

第六日进行艾灸,心脏部位的热感已不复存在,腿部同样不再有热感,而腹部却感到温暖,艾火的温热沿着腹部一路上升,直至消失在锁骨附近。

之后,逐渐进行艾灸治疗,手部和头部经络中都能感受到热流缓缓流动,并且不再出现艾灸时的感觉传导。

2、艾灸第二阶段:

大约在十几天之后,若进行艾灸命门或关元穴,便能感受到一股暖意,这股暖流会从艾灸的部位逐渐扩散,最终遍布全身。

3、艾灸第三阶段:

每月进行艾灸通常为两次,主要为了保健,每次持续约十分钟。艾灸完毕后,大约在一分钟内,全身便会感到温暖,尤其是腿部和腹部,那种温暖可以维持十多天。如今已七十高龄,穿的衣服比同龄人都要少,即便外面刮风,也不再觉得寒冷,腹部和腿部始终保持着温暖。

到了最后的阶段,体内的寒气已经完全消散,艾灸身体时,无论哪个部位都没有明显的灸感。此时,身体能够长时间保持温暖。然而,到达这一阶段后,便不宜再进行艾灸。依据王正龙的《灸法直论》所述,必须寻求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来处理艾灸留下的余火。此后,也应避免继续艾灸。因为艾灸属于阳性的范畴,阳气的过多积累会损害阴气。(可参考王正龙的《灸法直论》一文中相关论述。)

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令人称奇的现象:我父亲手上的老茧消失了,同时,脚跟处那长达数十年的裂缝也愈合了,脚跟经过脱皮,厚硬的皮肤也一并脱落,从此不再出现裂口。

艾灸属阳火之术,能疏通人体经络,驱散寒气。理想状况下,如同我哥哥一般,通过艾灸,能减轻体内阴寒之气,使阳气胜过阴寒,形成阳气驱散寒气的有利态势。然而,此举还需结合瑜伽、步行、慢跑、均衡饮食、积极心态以及充足睡眠等多种方法,以滋养阳气,填补阴寒之气消散后所留下的空缺。阳气逐渐升腾,阴冷之气逐渐消散,经络随之逐步畅通,身体状况亦逐步改善。然而,在艾灸的初始阶段,若能辅以真气运行法的练习,以清除体内寒气、培补阳气,其去寒效果将更为显著。

然而,像我这样的体质,不能仅依赖艾灸,必须以真气运行法为核心,辅以艾灸,以此方式来疏通全身的十二经络和任督二脉,以驱除寒气。而且,通过练习所获得的真气能够迅速填补寒气留下的空隙,防止寒气的再次侵袭。

以我国传统气功为核心,辅以艾灸疏通经络,再结合保持阳光心态、坚持慢跑、练习瑜伽、注重健康饮食以及保证充足睡眠等多种养生方式,这或许就是我近年来对养生之道的归纳总结。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