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肥胖别愁!三个中医名方堪称减肥天花板,助瘦20斤
我干中医临床这些年,碰到不少减肥困难的人。
有些人日复一日地以水煮蔬菜为主食,坚持跑步锻炼,但体重却始终未见下降,稍加饮食便迅速反弹。实际上,在中医理论中,治疗肥胖症的关键在于辨识体质。
今日将介绍三种治疗方案,针对三种常见难以减重的体质类型,这些均为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传统良方,请您审视一下,看您是否与之相符。
一、胃苓汤加减:治痰湿型肥胖
哪些人群较为合适:那些腰腹部脂肪松软、舌苔厚重且颜色偏白、清晨起床面部出现浮肿、大便粘附在马桶上、日常痰液较多、容易感到疲倦,甚至喝水时也会感到腹部不适的人。
问题究竟在哪里呢?是因为脾胃功能不佳,导致水液无法正常代谢,进而转化为痰湿在体内累积,就好比家中下水道堵塞,水流不畅,时间一长便会发出恶臭。
组方:苍术、厚朴、陈皮、茯苓、猪苓、泽泻、桂枝、山楂
苍术、厚朴:燥湿运脾,把脾胃里的“湿泥”清掉
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渗湿,帮身体把多余的水排出去
桂枝:温阳化气,让水液流动起来
山楂:消肉食积滞,化解吃进去的油腻
此方适用于舌苔较厚、面部易出油者,连续饮用约两周,可观察到大便变得更为干结,且清晨起床时的水肿现象有所缓解。
二、四君子汤合五皮饮:治气虚型肥胖
哪些人群适宜:体型较为丰满却缺乏体力,稍走几步便感到气喘吁吁,进食后常伴有胃部胀满感,排泄物呈稀状,舌头肥厚且边缘有明显的齿痕,女性则可能伴有白带增多的现象。
问题究竟在何处:是因为脾气虚弱,运化功能不佳,摄入的食物未能转化为营养,反而转化成了脂肪和多余的水分累积,就好比机器缺少了油,无法正常运转。
组成:包括党参、炒制白术、茯苓、炙烤甘草、生姜外皮、桑白皮、陈皮、大腹皮以及茯苓外皮。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补气,给脾胃“加油”;
五皮:利水消肿,把身体里的“废水”排掉,不伤正气。
此方适用于那些说话声弱、稍动即易汗出之人,服用约一个月后,可明显感受到精力充沛,体重亦逐渐减轻。
三、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治血瘀型肥胖
什么样的人适合:腹部结实,触摸时有轻微疼痛感;女性月经颜色偏暗,伴有血块;唇色发紫;舌下静脉明显;皮肤晦暗,出现斑点。
问题究竟在何处:气血不畅,痰湿随之堵塞,恰似管道中积满了泥沙,水流无法顺畅,久而久之,管道内会散发出恶臭,变得污浊不堪。
组成配方包括:桃核仁、丹参、当归、川芎、赤芍药、新鲜地黄、半夏(炮制)、陈皮、茯苓。
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把血管里的“泥沙”冲开;
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让气血流动起来;
法半夏、陈皮、茯苓:化痰祛湿,解决痰湿跟着血瘀堆积的问题。
此方适用于那些腹部结实、经期不规律的人群,服用大约一个半月后,可感受到腹部变得较为柔软,月经颜色逐渐变淡,排便情况也将变得更加顺畅。
真实案例:
去年,一位名叫王女士的患者,年方三十五,产后体重增加了二十斤,腹部皮肤松弛,舌苔呈现出厚重的白色,大便粘稠,清晨起床时双眼浮肿,常常感到疲惫不堪。
此病症属痰湿肥胖类型,治疗时采用胃苓汤加减方:包括苍术、厚朴、陈皮、茯苓、泽泻、山楂、桂枝等药材,每日需煎煮后服用。
结果咋样?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对甜食的摄入,增加杂粮的比例,并坚持每日散步40分钟,两周时间后,她的粪便不再粘稠,身体的水肿也有所缓解。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体重减轻了5公斤,腰围缩减了5公分;再经过三个月的坚持,体重进一步减少了18公斤,舌苔变得更为薄透,整个人看起来也显得更有活力了。
减肥前先搞清楚两件事
不要随意尝试未经证实的偏方,比如有些人听闻“喝醋有助于减肥”,于是每日饮用,却不知这样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中医在用药方面注重药方的搭配,例如针对痰湿体质的人,会使用温燥的药物;而针对气虚体质的人,则会选用补气的药物。若用错药物,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减肥旨在改善体质而非仅仅减轻体重;例如,对于血瘀体质的患者,他们的体重可能变化不大,但腰围却缩小了,皮肤状况也有所改善,这表明气血运行已经畅通。因此,我们不应只关注体重秤上的数字,观察体型变化才是更加可靠的。
最后提醒
这三种方剂在临床上经常被使用,然而,由于个体体质的差异,可能会同时存在多种病症,例如“痰湿”与“气虚”的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依据患者的舌象和脉象来调整药物剂量。若您服用两周后未见成效,或者感到不适,请立即停止服用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中医减肥注重的是缓慢进行,旨在使身体的代谢速率恢复至正常状态,通过耐心调理体质,体重自然会逐渐降至适宜的水平,且不易出现反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