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百货行业从1978年兴起至今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行业呈现周期性变化。目前,随着线下消费的复苏和商业模式的转变,百货行业开始回暖,平均面积触底反弹。与美国、日本百年百货行业的发展相比,我国百货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尚未形成较为鲜明的细分业态。国内百货企业多为国有,效率低下,模式僵化;他们的经营方式也以合资为主。 。在政策推动下,一方面,我国百货企业逐步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注入发展动力;另一方面,积极打造自主品牌,增强竞争力,实现品种多元化。
百货行业经历了五个阶段,行业集中度较低。
自1978年解禁以来,中国百货行业经历了40年的风风雨雨,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在经历了野蛮增长模式、外来入侵阶段、经济危机阶段、电商冲击阶段之后,如今行业因线下消费回暖而开始复苏,行业基本呈现周期性变化。
随着经济增长带动消费回升以及房地产的创富效应,加上电商红利逐渐丧失,以及消费者对线下购物体验的重视,百货商店开始实现较好的同店增长。 2016年,龙头企业率先复苏,天虹股份、王府井股份增速持续回升。百货商店规模进一步扩大,平均面积开始见底回升,逐渐升至2002年以来的高位。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零售业形成买方市场,产品竞争日趋激烈。百货商店开始以合资形式经营。百货直营的各大品牌已形成区域、省级、多级授权的经营模式。百货业由此形成区域格局。如今,随着电商销量的激增,百货商店越来越意识到局限于一地的弊端,越来越渴望走向全国。我国百货行业市场集中度低,区域特征明显。行业前四家企业CR4的市场份额不足20%。同期美国和日本的比例已达到50%-60%,形成寡头垄断市场。行业过度分散,直接影响企业与供应商和消费者的议价能力,刺激非理性竞争,引发价格战。由于百货商店陷入微利状态,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并购重组以提高行业集中度。
对比美国和日本的发展经验,细分业态将成主流趋势
美国、日本的百货商店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通过对比美国和日本百货商店的发展历程,对于我国百货商店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美国百货商店行业兴起于1880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百货行业也经历了培育期、发展期、稳定期、分化期和萎缩期五个阶段。目前,美国百货店行业以自营模式为主,不同业务板块分工明确,龙头市场占有率较高。
美国百货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经历了从崛起到繁荣再到经营分化,目前正逐步趋于稳定。美国百货行业目前呈现出四大特点:线下网点全面渗透、自营模式占据主导地位、细分业态分工明确、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高。
日本百货行业起步于1900年,由于政府政策限制,国内百货巨头纷纷布局海外。国内百货商场由于不断的并购重组,保持了较高的行业集中度。日本百货行业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导入期、政策限制期、新业态期和行业转型期。
1930年至1990年间,日本百货商店持续受到店铺数量、经营范围、营业时间等多重政策限制。这期间60多年的发展尚未形成像美国那样高度密集、成熟的零售网络。相反,业态更灵活、限制更少的购物中心模式在日本发展迅速。 2018年,日本百货商店数量仅为226家,而购物中心数量却达到3220家。
国内百货商店多为国有企业,经营方式以合资为主。
国内百货商店多为国有企业或国有资本控股,在发展中遇到了效率低下、模式转型困难等困难。 2019年4月,国务院印发《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方案》,提出国有资本要提高资本运作能力,积极发展所投资企业混合所有制,鼓励国有资本发展。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提高资金流动性。一是扩大国有资本功能。改革方式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股权激励和资产注入等。随着后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集中度和企业效率或将得到提升,这是我国传统百货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百货商店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与国外相比,目前国内市场集中度较低也阻碍了百货商店供应链和效率的提升。未来,随着国企改革推动行业并购重组,有望促进百货店增效。目前行业改革手段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股权激励、资产注入、战略重组等。代表企业有天鸿控股、王府井、重庆百货等。以王府井战略重组为例。 2018年,公司被国资委无偿划转给首旅集团,实现战略重组。未来有望与首旅集团旗下其他百货资源形成协同,提升运营效率。股权激励天弘股份就是一个例子。公司于2017年至19年连续两次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实现了核心骨干与公司利益的绑定,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注入活力。
“短、平、快”的合资模式,让我国百货商店在过去二十年里获得了高速发展,也为如今的行业困境埋下了伏笔。一方面,合资模式让百货店遭遇毛利率天花板,毛利率始终维持在20%左右,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日本;另一方面,始终无法获得对消费市场的敏感度和对消费市场的理解。供应链控制。如何利用数字化赋能,让百货店重新获得捕捉顾客喜好的能力,适当改进更符合消费者喜好的自营店,逐渐成为百货店当前的发展重点。
当今的消费者渴望更加独特和个性化的产品。因此,一些领先的百货公司正在积极开发自己的自有品牌,涵盖从化妆品、服装到家居用品、食品等多个品类。通过推出自有品牌,百货商店运营商可以对制造和供应链进行控制和监督,从而享有长期竞争优势并确保更高的利润率。中国百货商业协会调查显示,32.1%的百货店经营者开发了自有品牌,比去年增加了7.1个百分点。其中超过 61.5% 的受访者声称在过去 12 个月中他们的自有品牌份额有所增加。这些自有品牌商品主要涉及服装、化妆品、家居用品和食品。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零售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更深入的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家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人员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