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民运动”期间,梁启超以“舆论救国”为理想,将报纸宣传纳入政治活动的轨道,巧妙地运用“渗透式”进行新民宣传,无私的精神。他用他的笔发出了时代最强音。引领救亡图存、思想启蒙的时代潮流。
【关键词】新民;梁启超;渗透宣传
晚清新闻宣传家梁启超以“舆论救国”为理想,将报纸宣传纳入政治活动的轨道,以无私的精神投身于中国报业27年,巧妙地运用“煽动”和“渗透”两种方式,利用媒体大肆宣扬其所从事的政治活动,用笔发出时代最强音,引领民族救亡和思想启蒙潮流。 “煽动”是指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暴风雨般的方式向受众头脑中注入一些新观念的舆论宣传方式。 “渗透”原指“液体从表面逐渐渗透到固体内部”。 [1] 在新闻宣传领域,“渗透”相对于“煽动”而言,是指以温和滴水的方式进行长期、坚持不懈的舆论宣传。一种方式。从煽动到渗透,这是梁启超政治思想转型在新闻宣传领域的呈现和实践。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急切地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落实到新闻实践中,利用煽动手段在封建官僚阶层中进行政治动员,重点关注情感的渲染,有效地冲击了舆论,使改革的动力由弱变强,进而发展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但阶级的软弱使得改良派发起的煽动和宣传无法真正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无法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动摇受封建传统礼教影响的人们的思想。它只表现出表面的繁荣。面对亡国危机,全国人民“时而狂欢享乐,安居乐业;时而见危不思救。敌人重压,举国惶恐,每棵树、每一株植物都被士兵包围着;一旦和平协议签订,他们就唱歌跳舞,尽情玩耍。” [2] 梁启超悲痛万分。他感慨地说:“煽动见效快……但就像华严塔一样,弹指间就能毁掉。”[3]
维新运动失败后,流亡海外的梁启超不得不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新路子。他在日本读了很多书,在西方社会政治理论和资产阶级理论的影响下,结合自己的政治斗争和海外生存的经验,他认识到:“国家是通过积累人民而建立起来的……不像它的人民那么愚蠢。”国家虽弱、弱、泥泞,仍能屹立不倒。”[4]他把新人民视为新国家的前提。把“民德、民智、民力”视为“政学本领”,[5]认为只有破除民众心中的庸气,彻底改变民众的思想,激发民众只有积极参与国家自强不息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弱国状态。因此,梁启超在政治改革上逐渐放弃了清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救亡道路,转而转变为从国家意识形态层面出发的自下而上的救亡政治改革探索道路,“新人民共和国” “中国”成为他政治思想的核心。
在新闻宣传领域,梁启超对如何有效改变无知公民的固有思维方式进行了深入思考。他认为报纸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公益,引导人民,“尽了报纸的一切职责”。 ,也是最难举起的”[6]。只有采取“渗透缓慢见效”、“积小成千里”的方法,才能达到“积富而强于历世”的目的[7]。在实践中,他以“开民智、修民德、凝聚民力”为目标,以《新民丛报》、《新小说》为阵地,逐步尝试利用报刊进行“渗透”。 ” 动员舆论的方式。从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启迪人们的智慧,传递爱国情感,唤起人们的觉醒,寻求改善社会、救国之道。
1、突出系列报纸的教育功能,传播新知识,传达时事,开拓人们智慧
梁启超认为,中国之所以不景气,是因为人民愚昧、虚伪、懦弱、消极。他把“教民愚昧,启迪民众”视为“当今救中国第一要务”。 [8]新民宣传时期,他强调报刊的教育功能,推出了一系列“藏品极其广泛、门类极其多样”的报纸[9],不仅传播了新知识,而且包装和包装了向人们教育了大批西方新思想、新文化。改变旧的观念和意识;反映当前社会形势,引导人民关心国家民族命运,承担社会责任。大量引入西方社会理论,传播西方文明,报刊成为普及时代知识的教科书。新民时期,梁启超打破了“先行政论”的传统。 《新民丛报》高举“以教育为主线”的旗帜,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法律、教育、宗教、科学、农业、工商业、军事等内容,不仅包括专题讨论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文化理念的发展演变,也是对世界地理、历史、科技的综合展示。它不仅大力宣扬资产阶级民主、民权思想,还引进图书馆、博物馆、博览会等西方社会文化机构,拓展社会教育内容……这些不同于传统的新知识、新思想。中国文化让人们耳目一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而且,《新民丛报》恰逢我国新一轮图书翻译热潮期间,推出了“新书介绍”栏目,不仅介绍中外图书的出版内容和出版信息,还包含文字以书评阐释新书的出版意义和社会价值,从而引导公众深入阅读中西书籍,了解世界大势。
写成“新人”的文章再现晚清社会景象,评论时事,教化百姓。梁启超不仅引用了多方面的资料,而且还将新的政治思想和现代世界知识引入报刊。他还创办了“主义”专栏,从这一时期公众关心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出发,发表了《论国家》、《分裂危险》、《长江》和《长江》。 《论转型时代》、《论进步》、《论自由》等一系列奔放的文章再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真实状况,传达了时代的变迁。及时向公众介绍国内外当前形势,并结合叙述与讨论,与进步的西方国家相比,探究国家腐败堕落的根源,引导人民清醒地认识国家衰弱的原因。这就建立了一所社会大学,让公民可以随时随地开阔眼界、吸收精神营养、了解国家当前政治动态,解决社会上上不起学却渴望上学的贫困人口的教育问题。新知识。
2.紧密结合社会调查和专题报道,传递爱国情怀,培育公共道德
梁启超把培育公德视为“广民智”的深化,认为中国政治失败、改变国运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中国人民不懂得公德、国家意识淡薄、集体责任意识淡薄。只有公民思想开明,“懂得公德”,才能“出现新公民”。 [10] 在他的改革宣传中,他注重情绪煽动。但维新运动的失败让他认识到空喊不能从根本上动摇人民。新民宣时期,梁启超写下的《世界觉醒》文章,直面社会丑恶风俗,用触目惊心的事实直击人心深处,指出时下弊病,煽动动乱,推动人民命运与国家存亡明确、紧密结合。将国家意识形态和公共道德意识内化于心,形成爱国认同。
将社会调查与话题评论紧密结合,唤起全民觉醒。梁启超从救亡图存的时代思潮出发,于1902年初提出“调查为当务之急”,[11],把社会调查作为实现国家发展的基本途径。五年来,《新民丛报》发表了《本州铁路调查》、《中国历史上的人口统计》、《中国各省产品调查》、《本州电信调查》等社会调查文章》、《贵州苗族考察》等,涉及交通、商业、殖民、物产、矿产、人口、民族等诸多方面。不仅促进和加深了人民对国家的了解,也为国家振兴工业、人口普查、发展教育奠定了基础。同时,以深度解读、评论的形式,高密度发表《童话奇事》、《奴隶与盗贼》、《列强争夺中国铁路的近事》等专题评论,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肆无忌惮地掠夺中国矿产等资源的通行权,疯狂逐利的本质,揭露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丑恶嘴脸。出卖主权、批判政府和民众的“洋”作风,以及政府腐败、违法乱纪、买官卖官等政府面临的困境和危机,迅速蔓延至民众,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在社会上,激发人们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晚清政府及其官员的愤怒,从而唤醒全国人民。强烈的救国愿望和觉醒,形成了救民族、救国家的舆论氛围,进而积极行动起来,救国于危难。
正视社会丑恶,呼唤新风俗,塑造新时代人。梁启超把提高私德作为培养公民公德意识的手段之一,主张“欲改革中国风俗,不可扫除旧道德,而应效仿欧美风俗”。 ”。 [12]他以西方文明为参考,主张抵制社会变迁、不良风俗和有碍国民健康的社会现象,呼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风俗,塑造新时代人。次。他在《新民丛报》发表《论艺文之大利》、《建议禁止早婚》等文章,重点讨论赌博、男子扎辫子、下跪、包办婚姻、缠足、早婚等,与城市生活密切相关。他们对纳妾、吸鸦片等一系列习俗问题进行批评报道时,不仅举出事例,从人类肉体痛苦等感性经验出发,而且将其与“国民经济”紧密联系起来,驳斥“国民经济”的封建旧道德。压制人民的思想,认为“中国的衰亡不会在今天,而会在人心和民俗中迷失”。这些具有强烈精神冲击力的不良风俗,在各界“引爆”了强烈的舆论浪潮。 “在江苏、湖南等地,缠足不缠足社团、妇女社团、禁鸦社团等变俗团体相继成立”[13]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反腐斗争。封建主义和反传统主义,并响应海关改革。 “语言学家刘半农打破婚前不相见的陋习,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原则”[14],用行动追求自己的幸福。
三、要求报刊宣传“低水平”,更好承担“新民”宣传使命
梁启超希望通过西方文明和新知识滋润人心,启迪民众心灵,改变民众固有的浅薄知识、陋习和过时的愚昧,唤醒隐藏在民众心中的民族意识。 。他特别强调,舆论宣传要“脚踏实地”,即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去动员、引导每一个细节,不要因为短期的群众排斥而轻易放弃。 。他在报刊编辑业务上进行创新,广泛运用图画、时评、新闻、戏剧、小说等有利于人民接受的报纸体裁,更好地承担起宣传使命。的“新人”。
开展报纸编辑业务创新,重点提高宣传内容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可读性。 《新民丛报》印刷精美,封面设色、图画。 “1902年,《新民丛报》24日出版,共刊卷首图80幅”[15]。正文中适当插入图片、铜版新闻照片。与文字相比,这些图片因其直观性、形象性而更具视觉冲击力。它们成为报纸内容的有益补充,达到一图胜千字的效果,吸引有识字的人。阅读兴趣较低的人。
建立广泛的栏目并添加重要的新闻栏目,以突出重点并方便人们阅读。梁启超曾评价中国的外来报刊“年代繁简,编辑混乱无序”。 [16] 阅读起来极其困难。他的《新民丛报》自创刊以来,紧紧围绕“西学渗透”的编辑思想,发展了《图片》、《讨论》、《时势》、《小说》、《国家新闻评论》等。 》、《海外报道》、《新知识杂货店》等24个栏目,对发布内容进行分类,集知识性、丰富性、专业性于一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梁启超在《丛报》封面上增设了“重要新闻栏目”,将每一期的要点放在栏内,不仅突出了问题的要点,而且使方便公众在很短的时间内搜索和阅读。而收藏可谓是一丝不苟、一丝不苟。
通过将小说引入报刊,我们希望通过小说潜移默化地“新人”,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光复时期,梁启超等人的政论宣传迅速兴起。但宣传内容的重复、宣传形式的千篇一律削弱了公众的阅读期待。当时“只有15%的中国公民有阅读能力”的现状[17]迫使梁启超不断探索新民时期宣传内容的有效载体。他注意到小说不仅在西方国家流行,而且“为日本的改革做出了贡献”[18]。因此,他把小说视为“新人最好的工具”。 [19]他不仅在《清易报》、《新民丛报》开设小说栏目,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本专业文学杂志《新小说》,出版了《十五个小英雄》、《重返天庭》等。 、《水灾》、《爱国女儿传奇》、《殖民成就》、《我目睹了二十年的奇异现状》等小说不仅展现了世界历史的宏大画卷,描写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风俗习惯,而且还揭示了晚清的社会问题,批判了五千年来的恶俗风俗对人性的影响。他主张“新人”应具备的冒险精神、批判精神、民主精神、独立精神,特别是他将深刻的道理融入到市场的各种情境中,使这些新小说与一般的报纸和政论文体相比,综合讲故事、兴趣和学术理性,化枯燥为新奇,化深奥为简单。老少皆宜,在父母的简短谈话中,往往被碎片化的新民冒险精神、批判精神、民主独立精神等新民精神所笼罩和渗透,使得新民宣传受到广泛而热烈的欢迎。回复。梁启超曾回忆,“《新民丛报》、《新小说》等杂志发表其目的和意义,清政府虽严禁,却无法阻止。每卷从大陆出来,重印数十本。” [20]梁启超虽然夸大了小说的作用和影响,但反映了他对舆论大众化的追求和向往。
4、充分发挥报刊的服务和传播功能,增强读者粘性
复辟时期的煽动性宣传是迅速而有力的。然而,这种单向、线性的舆论传播形式忽视了占受众绝大多数的普通公民在舆论传播中的地位和能动性,难以“启迪民智”。初衷最终演变成“开放官智”的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新民时期,梁启超吸取经验教训,充分发挥报纸的社会服务和传播功能,尊重读者,与读者建立密切联系。
注重报刊质量,对读者负责。梁启超认为,报刊要注重质量,让读者“读一字皆有收获”。只有让读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才能达到“开拓知识、塑造新人”的目的。他负责《丛报》写作时,十分重视校对工作。报纸如有校对错误,都会以“忏悔”的形式及时纠正,并告知读者。例如,“《新民丛报》第23号自白:英国议会在实际措辞上有错误,校对时不小心没读懂,故合并更正”[21]。这种“公开批改”的做法,体现了编辑对报纸质量认真务实的态度、开放的心态和对读者的尊重。也巩固和提高了舆论宣传阵地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注重互动展示,在回答问题时加强与读者的联系。梁启超在向国人介绍西学新知的同时,也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询问政治时事、学术思想以及报刊报道的其他疑难问题,如提问和解答“经济学”等。 ”、“社会”、“民权”等清末出现的问题。新名词的含义,或者说“新书推介”栏目涉及图书出版发行信息。这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也进一步反馈了“渗透”引导的效果。面对读者的提问,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中设立了“问答”和“学习笔记”栏目,及时、公开地解答问题,不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其他读者。 ,启发读者思考,使西学新知在论战中得到有效、深入的传播。同时,这些读者来信也成为报纸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它们反映了不同读者群体的兴趣和阅读期望。另一方面,它们让梁启超能够及时了解读者信息,根据读者需求及时调整宣传内容,优化宣传形式。这将增强读者的关注度和粘性,辐射和带动更多的受众,扩大新民宣传的影响力。
注重广告的文化承载功能,提高互动质量。与同时期国内报刊广告的逐利追求不同,梁启超注重报刊广告的文化承载功能,将广告视为启发人们智慧、了解人们需求、激发人们参与的沃土。 。他在《新民丛报》上刊登了内容丰富的广告。图书出版广告不仅承载了大量的图书出版信息,而且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图书的内容,给予公众正确的引导。征文广告鼓励了知识分子向报纸投稿,扩大了报刊作家队伍,满足了旧式文人强烈的出版需求,使报纸成为聚集社会士大夫读者群的有效渠道。 “《新民丛报》的调查文章中约有一半是读者提交的。”[22]“招股书广告是根据读者购买股票的数量来判断图书的市场反应,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趋势并制定印刷、发行计划等。” 。 [23]这些广告简短、简洁、传播快、重复频繁。它们不仅激发了民众的文化心理需求和动机,而且在投稿互动中培养了读者对报纸的信任和好感,拉近了宣传者与宣传者的距离。物体之间的距离使报纸能够获得广泛的支持,并使宣传内容能够准确传播。
总之,“新民”时期对“渗透”宣传手法的探索表明,梁启超在舆论宣传过程中开始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注重公众接受度,把握节奏,由快转为快。缓慢、由短到长、由表及里,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新民救国”的宣传目的。这既是梁启超逃亡日本后政治思想转型的必然结果,也是他总结维新时期煽动宣传的经验教训、实现“新民”理想的有效实践。宣传的方式直接决定了宣传的效果。虽然被清廷查禁,国内运输困难,但《新民丛报》、《新小说》等宣传范围仍然很广。 ”到达国内外49个县市97个地点,观众数量可达数千人甚至数十万人!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了《时事》的宣传周期新闻》[24]。“渗透”宣传促进了人民的觉醒,点燃了人民心中酝酿已久的反清愤怒,客观上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垮台。王朝的建立,为国内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本文为鞍山师范学院2017年校级教师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
参考:
[1] 商务印书馆词典研究中心.新华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35。
[2] 唐志军.康有为政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1:205。
[3] 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四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891。
[4]梁启超.新民理论[M].黄坤,审阅。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6。
[5]梁启超.新民理论[M].黄坤,审阅。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6。
[6]梁启超.恭喜报刊第100卷并论报刊的责任与经验[M]//张志华。中国新闻史论文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6。
[7]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四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891。
[8]梁启超. 《蒙古学杂志》与《言情杂志》结合叙事[M]//张品行.梁启超全集:卷一。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31。
[9]梁启超.恭喜图书馆第100卷并探讨报刊图书馆的职责和图书馆的经验[M]//张志华。中国新闻史论文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6。
[10]梁启超.新民理论[M].黄坤,审阅。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66。
[11]梁启超.社会调查之间的关系[J].新民丛报,1902(2):6。
[12]梁启超.德育镜[M]//张品行.梁启超全集:第五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489。
[13]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表[M]//中国历史学会.中国近现代史资料丛书·1898改革:第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856。
[14]游宇豪.晚清资产阶级习俗变迁[J].学习与探索,2005:135。
[15] 丁守和. 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期刊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46。
[16]尹丙子.舆论之母、舆论的仆人[M]//蒋汉平,李新丽.中国新闻传播史论文选。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60。
[17]梁启超. 《蒙古学杂志》与《言情杂志》结合叙事[M]//张品行.梁启超全集:卷一。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31。
[18]梁启超. 《蒙古学杂志》与《言情杂志》结合叙事[M]//张品行.梁启超全集:卷一。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31。
[19]梁启超.论小说与群众治理的关系[J].新小说,1902(1):3。
[20] 彭树新.梁启超办报期刊的传播效果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5):32。
[21]王海刚,张元飞。晚清《新民丛报》的社会传播功能研究[J].社会科学,2017(10):67。
[22] 刘珊珊.新民,新知识新文化:“新民系列”研究[D]。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0:237。
[23]王海刚,张元飞。晚清《新民丛报》的社会传播功能研究[J].社会科学,2017(10):67。
[24] 彭树新.梁启超办报期刊的传播效果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5):32。
(Li Nan是狮子师大学文科学院的博士生,也是师范大学的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