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需要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时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这些比人的寿命还长的树,是有灵性的。古人云:宇宙为天,宇宙为地,森林为万物。寓意木为万物之源,万物赖树而繁衍生息。
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到“树在心中”的民间宗教情节,人类一直对树有依恋之情,要么是因为对树的喜爱,要么是因为对树的喜爱。更重要的是,他们终生依赖它们。
中国人爱木、尊木、重木。这是一个不变的选择。 《春秋繁露》记载“木,春之性”指出木是生命之源,源于春,代表温柔的属性。这恰恰迎合了中国人的天性和性格:源于自然,含蓄内敛,体验生活滋味后最终回归自然。
“器载道”是中国传统创作的意境,注重通过器物的形态语言来传达一种境界。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它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上,是社会的和谐与秩序;它体现在人与物的关系上,是心灵与事物、文化与品质、形式与精神、物质与艺术、使用与美的统一。
反过来说,这个要求就是“道在器中”。古典红木家具无疑是这方面的巅峰之作!
材料的自然美
人们喜欢用古董来形容古典红木家具。其独特的香味和深邃的色泽,都源于其独特的材质。优良的材质可以经历数百年的洗礼,其香气变得更加浓郁、更加古老。从众多木种中脱颖而出。
红木之美华丽而自然!自然纯粹之美,简约体现端庄高雅,深邃体现典雅高雅。这一切的壮丽因其自然而显得尤为珍贵。
一切珍贵的东西都是稀缺的。目前我国使用的红木大部分是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南美洲、热带非洲等几个东南亚国家进口的。红杉生长缓慢,资源极其稀缺,而且逐年急剧减少,有的已经面临灭绝。随着国际上环保呼声高涨,这些国家相继采取严格的限制政策,进口渠道日益狭窄和困难。
木质活性美容
经过适当干燥的木材仍会随着气候变化而轻微收缩。这就是木头的本质。古人遵循其特性,视木为有生命的东西。尤其是在使用硬木制作家具时,他们精心研究和利用木材的活性美,就像对待人的个性和气质一样,在家具的结构设计中给予其释放和缓冲的空间。这个问题就被巧妙地解决了。
采用干燥木材和精制榫卯结构制成的家具,一般不会开裂、变形。但如果放置在过于潮湿或炎热干燥的环境中(如南方发霉的雨季或北方冬季有暖气的建筑),家具上的肩部开口(水平交汇处以外),和垂直材料)也会向外“张开”(湿润时)或向内“张开”(干燥时)。对于精制硬木家具来说,随着湿度恢复正常,这种现象会自然消失,并且其木材活性较强。即使重复多次,也不会影响家具的结构和寿命。
古典美
名贵硬木不仅寿命长、价格昂贵,而且制作工艺复杂,不适合制作流行款式的时尚家具,否则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也不适合制作抽象风格的纯艺术家具,因为制作这种家具的材料越来越贵。越是没有个性,越能凸显它的意境。
传统家具的经典,具有永恒的古典美,最适合用硬木制成。尤其是明清风格家具的造型与硬木的纹理质感完美搭配,和谐委婉,相得益彰,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明清风格家具以其丰富的内涵、典雅的风格,数百年来一直受到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们的喜爱。明清风格家具的造型不仅与中国的古典环境融为一体,而且与现代的居住环境融为一体。它是使用者品味和精神境界的象征。
结构自然之美
中国传统家具非常注重自然美。该结构不需要钉子或胶水。它由榫卯连接组成。不仅具有控制木材变形、干缩的功能,而且具有经久耐用的效果。有些古代传下来的家具,即使伤痕累累,腿也磨短了,但依然不松动,这要归功于正宗的榫卯结构。
当然,欣赏传世硬木家具结构的自然美需要丰富的经验,因为中国传统家具还有一个特点:外表看起来一模一样,但内部结构的质量却有很大差异。以及工艺水平。家具各部分的榫卯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制作方式:投机取巧的、简单的、传统的、精致的,这取决于制作者的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
工匠文美
珍贵的硬木家具最好是手工制作,赋予其人情味——即人情味。然而,同一张家具图案图,交给不同的工匠,却可以产生不同的“审美趣味”。每一件家具都是制作者技艺、性格、修养乃至气质、个性的真实体现。虽然掌握了木工基础知识的人都被称为工匠,但做硬木细木工的工匠与普通木匠是不同类型的工作。全面掌握硬木家具制作技术和对细木工的了解更是凤毛麟角。
实践也证明,要想生产出精美、人文、优美、世代相传的产品,就必须有严格的监督机制。明式家具大多是当时文人制作的。清代宫廷档案还记载,紫禁城的家具是在紫禁城内众多中外艺术家的直接指导和监督下,由世界各地的名匠制作的。一件集优美材质、优雅造型、优雅结构、精湛工艺于一体的家具,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隽永的欣赏生命力,可以让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享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