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红利消失,低生育压力持续,老龄化加剧

日期: 2024-06-01 06:02:28|浏览: 320|编号: 5200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责任编辑:余新锋

来源:郑和岛(ID:)

“焦虑”的人口红利

0.53%。

这是什麼數字?

过去10年中国人口年均增长率。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1200万人,为2017年以来连续第四次下降。

2020年也是本世纪以来中国出生率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

目前,80后人口总数为2.21亿,90后人口总数为2.08亿,00后人口总数为1.63亿。

打个比方,如果80后的总人口数为100人,那么90后就有94人,00后就只有73人。

低生育压力还在继续。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此前指出,到2033年,预计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30%。

中国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日前表示:“中国人口总量峰值将出现在2025年左右。”

很多人开始担心人口红利的消退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而制造业将首当其冲。

中国制造业GDP总量现已达到4.0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的30%,是美国的1.84倍、日本的4倍、韩国的9.11倍。

但众所周知,过去40年中国制造业能够迅速崛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大量人口加上城镇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使得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位居全球之首。

但事实上,这种说法早已“不实”,我们的劳动力早已“不便宜”。据《经济学人》报道,早在2014年,中国制造业平均劳动力成本为每小时3.27美元,比越南高2/3,比马来西亚高1/4。

那么,影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到底是什么呢?答案是另一个比较优势,叫做“供应链网络”。

过去40年,中国工厂积累的不仅仅是低成本的制造能力,还有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关系和深度互联的复杂供应链网络。

它的本质不是链,而是网。

比如我们生产椅子,浙江湖州有个县叫安吉县,这个县有两三千家跟家居相关的中小企业,办公家具里每三把椅子就有一把是来自安吉。

这些企业可以把成本压得很低。为什么?因为他们只要打个电话,20分钟就可以把东西运过来组装。一个县、一个村,甚至一条街道,都可以形成产业链的闭环。

这样的网络优势在其他国家是绝无仅有、难以想象的,如果想买下这些配件,可能要发很多邮件,甚至要跑很多趟。

虽然生产椅子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但这种“惨不忍睹”的成本控制能力和速度优势绝对不是“低技术”,而是依托于强大供应链体系的支撑。

这是中国制造最不可复制的能力。

只要底层操作系统稳定,中国制造的未来就能够持续稳步向前发展。

困扰中国工厂的“顽疾”

由此,中国制造业形成了显著的特征:

产业集群。

中国有数以万计的产业集群,在一个乡镇甚至一个村庄里,存在着很多个同一类型的上下游企业,这些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但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规模:

如顺德厨具、南通家纺、温州鞋靴、广州女装、常熟羽绒服等等。

这些产业集群和其中的工厂非常强大:

河北省杏台市清河县,一个只有39万人口的小县城,却是“世界羊绒之都”,出产全国60%、世界40%以上的羊绒制品,年产值达200多亿元。

世界假发之都河南许昌,全球80%的假发产自这里,有假发作坊5000多家,从业人员数十万,许昌三分之一的人口从事假发行业。

河北白沟被誉为“中国箱包之都”,年生产箱包8亿只,年交易额达450亿元,是我国最大的箱包产销基地之一。

浙江湖州织里镇被誉为“童装之都”,拥有外来人口35万,童装工厂1.3万多家,年销售额达500多亿元。

中国还有很多这样“从草根起步”,最终成为世界“隐形冠军”的产业带:

“中国文具之都”宁波的文具制造业占全国的33%,生产了全球近四分之一的文具;山东潍坊昌乐县生产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吉他……

这样的产业带不胜枚举,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长期被一个“痼疾”——信息不对称所困扰。它们面临三大“难解”的困境:

1. 存在但没有名字的“超级热销产品工厂”

在这些产业带中,那些生产过不少爆款产品的工厂,并没有能够成为“爆款产品工厂”,往往知名度较低。

比如余姚被誉为“中国造纸之乡”,横店镇被誉为“中国磁都”,但谁知道这些著名的产业集群中都坐落着哪些著名的工厂呢?

再比如,河北的“白沟箱包”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区域品牌,但这里的很多工厂还存在着“多、小、散、低”的问题,走的还是“代加工”、“量大价廉”的老路。

因此这些工厂普遍陷入一个困境——难以摆脱“代工厂”的标签,它们往往有“产品、有产能”,却“无品牌、无渠道”。

2. 无法解决的“牛鞭效应”

经济学里有一个术语叫“牛鞭效应”,又称需求变异加速放大原理。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产业集群内的工厂常常遭受“牛鞭效应”。

怎么理解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有8个客户,每个客户想买1把椅子,但同时这个链条上有4个零售商,2个分销商,1个源头工厂。

在这个过程中,四家零售商不会认为客户是平均分给四个人的,因此不会只订购两把椅子;同样,每个分销商也会认为四家零售商都会向其订货。

假设每个零售商订购4把椅子,4个零售商就会有16把椅子;因此,每个分销商的订购数量将大于8把,也许是12把,而最终给源头工厂的订单将是24把椅子。

但实际上市场需求只有8把椅子,这就是需求放大的过程。

因此,“牛鞭效应”会导致两个极端:高库存或者高缺货,“工厂的生产要么跟不上,要么出现库存积压”。

一位从业多年的服装OEM工厂老板曾这样形容自己的艰难处境:

“品牌经常取消订单,加上一些烂单、延期单,工厂里至少有四五万件库存。这些退回的库存不仅占用空间,处理起来也比较困难,通常只能以每公斤面料5元的价格处理掉。”

3.利润分配权在别人手里

过去这些中国工厂很大程度上依赖批发商和外贸订单,而这种“依赖”关系也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受制于人。

这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微笑曲线”,这些中国工厂是劳动力最密集、最耗费人力的环节,却只能长期停留在“微笑曲线”的最底端,赚取最少的利润,沦为欧美的代工工厂:

比如前文提到的清河县羊绒,无论从原料、纺纱还是成衣质量,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LV、爱马仕、香奈儿、阿玛尼等世界奢侈品牌均与清河羊绒有合作。

但遗憾的是,清河羊绒承担了羊绒产业链中90%的活,却只获取10%的利润。

比如一款罗技鼠标的售价为40美元,那么罗技将获得8美元的利润,而提供芯片技术的零部件供应商将获得13美元的利润。

然而,位于中国苏州的罗技鼠标组装厂却只能拿到3美元,这仅占总零售价的7.5%。

此外,在“生产—消费”链条上,甚至还存在“中间商赚取差价”的情形。

比如一个小企业主早起去批发店进货,不仅进的货品种类有限,甚至可能进货几年后才发现,对方也是下游,在批发商场里多走几步,甚至可能发现这个下游的上游厂家。

而且,中间商拿走了大部分利润: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一双制造成本为100元的鞋子,总交易成本约为300元。售价应该是400元,但消费者最终可能会花1000元购买它。

某种程度上,这几乎可以说是这些代工厂的“基因”缺陷,有人称之为“隔离效应”——代工厂的信息来源和销售全部依赖中间商或国外品牌商,距离真实市场相当遥远。

这也使得他们很容易被“锁定”在进入门槛低、利润微薄的价值链底端。

“世界工厂”出路何在?

因此,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出现了:

中国工厂能诞生中国品牌吗?

是否可以直接接触消费者?

这些才是中国工厂需要转型、寻找出路的“真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中国最大的B2B内贸批发平台1688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就在一个月前,4月25日至28日,1688在深圳举办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新展:1688源头新厂货招商节暨第29届深圳礼品家居展。

1688将超过1000家优质源头工厂引入平台,并联合全球知名展览及会议组织者励展博览集团中国成员公司励展华博,倾力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品展会及行业首个“工厂商品第一展”,帮助源头工厂从幕后走向台前、从线上走向线下,为展会拓展5000万线上买家容量。

1688为何这么做?该如何解读这场“首届工厂商品展”?

1. “业务升级的新起点”

阿里巴巴副总裁、中国内贸事业部总经理王海在展会期间的1688源头工厂货趋势峰会上表示:

“对于670万家源头工厂和数千万采购商来说,这将是一个全新的商业升级的开始。”

它有什么新颖之处呢?它至少有两个实际价值:

1)打破“信用壁垒”

1688这样一个主打B2B电商的线上平台,为什么要办线下展会呢?

显然线上平台在效率上更有优势,不办线下展会也能省去不少场地费,省时省力又省钱。为何1688选择“重拳出击”,办线下展会呢?

这一切都是因为:信用壁垒。

比如,网购坐垫,图片上看什么都好看,但拿到手就“傻眼”,不仅质量差,甚至还是几块布拼接起来的,不少消费者深受“照片诈骗”之害。

所以对于需要更详细采购计划、产品寻源、比价的B端商家来说,需要双方充分的信任,因为一旦被骗,“沉没成本”实在太高。

线下是建立信任的最好方式,也是打消顾虑最现实的场景。有时候,只要看一个企业的“脸”,展台的布置、员工待人接物的方式,甚至是老板的一个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话,就能看出一个厂商的“内幕”。

在展会上,你可以亲手触摸产品,看看它做工是否精良,手感如何,产品体验是怎样的,就会对它有个大概的了解。

2)“不再费力寻找客户”

其次,举办线下展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接触到大量以前你跑来跑去也接触不到的买家。

过去很多开工厂的小企业主,在一个城市、一个工业区、一个公司挨家挨户推销自己的产品。

这样做,不仅会导致被拒绝,而且最终达成购买意向的买家只会很少,你有精力去维护的客户数量也会很有限。

1688“首届工厂产品展”旨在为制造商、B端买家、消费者之间建立更长久、更持久的合作关系。

对于源头制造商来说,这是一个精准而高效的客户获取流程。通常无法大量接触的买家现在可以一次性了解他们的顾虑、他们最关心的事情以及他们最想要的东西。

对于买家来说,这意味着可以与大量工厂对接,面对面洽谈,不仅可以花1分钱拿到样品,还可以在展会上悠闲地比价,最终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