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大提琴家帕布罗·卡萨尔斯:二十世纪上半叶杰出的演奏家

日期: 2024-06-10 22:07:07|浏览: 322|编号: 5316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西班牙大提琴家、作曲家、指挥家帕布罗·卡萨尔斯于1876年12月29日出生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埃尔凡德雷利。他是20世纪上半叶公认的杰出大提琴家,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大提琴家之一。卡萨尔斯一生录制了包括独奏、室内乐和管弦乐在内的多张唱片,也担任过指挥,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是1936年至1939年录制的巴赫大提琴组曲。1963年,卡萨尔斯被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授予“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和平时期授予个人的最高勋章。颁奖典礼由美国第36任总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主持。

童年和早年

卡萨尔斯的父亲是教区的管风琴手兼唱诗班指挥,他教卡萨尔斯钢琴、歌曲创作、小提琴和管风琴。在父亲的严格要求和指导下,卡萨尔斯四岁就能演奏小提琴、钢琴和笛子;六岁时,卡萨尔斯就具备了在公众场合表演小提琴独奏的技巧。卡萨尔斯第一次接触大提琴这样的乐器,是目睹一位来当地旅行的加泰罗尼亚音乐家,用装有大提琴弦的扫帚柄演奏音乐。在卡萨尔斯的要求下,父亲为他做了一把简单粗糙的大提琴,用葫芦作为扬声器。十一岁时,卡萨尔斯第一次从一群旅行音乐家的演奏下听到了真正的大提琴演奏,从此决定终生演奏这种乐器。

1888年,卡萨尔斯被母亲带到巴塞罗那,进入埃斯科拉音乐学校学习大提琴、乐理和钢琴。1890年,刚满13岁的卡萨尔斯在巴塞罗那一家二手乐器店里发现了一张破旧的《巴赫六首大提琴组曲》乐谱。接下来,卡萨尔斯花了13年时间每天练习这些曲子,直到他第一次能够公开演奏。作为一名大提琴手,卡萨尔斯取得了惊人的进步。1891年2月23日,不到15岁的卡萨尔斯在巴塞罗那举办了一场大提琴独奏音乐会。五年后,卡萨尔斯以多项荣誉从埃斯科拉音乐学校毕业。

青年时期和学生时期

1893 年,西班牙作曲家兼钢琴家伊萨克·阿尔贝尼斯 (Isaac Albéniz) 在咖啡馆听到卡萨尔斯演奏三重奏后,将一封介绍信交给了玛丽亚·克里斯蒂娜女王的私人秘书吉列尔莫·墨菲伯爵。卡萨尔斯受邀在宫廷的非正式音乐会上演出,并获得皇家津贴,在马德里皇家音乐学院跟随维克多·米莱茨基学习作曲。

1895年,卡萨尔斯来到巴黎。在巴黎,失去加泰罗尼亚奖学金的卡萨尔斯靠在剧院管弦乐团演奏第二大提琴为生。1896年,卡萨尔斯回到加泰罗尼亚,在巴塞罗那市立音乐学校任教,并被任命为巴塞罗那里塞奥歌剧院管弦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手。1897年,卡萨尔斯成为马德里交响乐团的独奏演员,并被女王授予“三等勋章”。

国际职业生涯

1899 年,卡萨尔斯在伦敦水晶宫演出,后来又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夏宫奥斯本宫演出,伴奏者是欧内斯特·沃克。1899 年 11 月 12 日和 12 月 17 日,卡萨尔斯作为独奏家在巴黎的拉莫勒克斯音乐会上亮相,赢得了公众和评论家的高度赞誉。1900-1901 年,卡萨尔斯与钢琴家哈罗德·鲍尔一起在西班牙和荷兰巡回演出;1901/02 年,卡萨尔斯首次在美国巡回演出;1903 年,他到南美洲巡回演出。

1904 年 1 月 15 日,卡萨尔斯受邀在白宫为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演奏大提琴。同年 3 月 9 日,卡萨尔斯首次登上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舞台,演奏了理查·施特劳斯为大提琴、中提琴和管弦乐队创作的交响诗《堂吉诃德》,由作曲家亲自指挥。1906 年,卡萨尔斯与才华横溢的年轻葡萄牙大提琴家吉列尔米娜·索吉娅 (-1950) 关系密切,后者随卡萨尔斯学习大提琴,并开始以 P. 夫人的身份出现在音乐会舞台上,尽管他们并没有合法结婚。1912 年,两人结束了这段关系。

1911年4月9日《纽约时报》刊登了这样的消息:卡萨尔斯将于伦敦音乐节第二天(5月23日)在皇后大厅演出,选定的曲目是海顿的《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并将与克莱斯勒合作演奏勃拉姆斯的小提琴与大提琴双协奏曲。

1914 年,卡萨尔斯与美国社交名媛兼歌手苏珊·梅特卡夫结婚;两人于 1928 年分居,但直到 1957 年才离婚。

回到巴黎后,卡萨尔斯与钢琴家阿尔弗雷德·科尔托和小提琴家雅克·蒂博组成三重奏,并与他们一起举办音乐会和录制唱片,直到 1937 年。卡萨尔斯对指挥产生了兴趣,于 1919 年在巴塞罗那组建了保罗·卡萨尔斯管弦乐团,该乐团于 1920 年 10 月 13 日举办了首场音乐会。1936 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后,该乐团停止了演出。卡萨尔斯是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坚定支持者,在战败后,他发誓在民主恢复之前不会返回西班牙。1938 年 10 月 19 日,卡萨尔斯在利塞奥歌剧院演出,这可能是他流亡期间在加泰罗尼亚的最后一次演出。

1936 年最后几周,卡萨尔斯在西班牙边境附近的一个法国加泰罗尼亚村庄定居。1939 年至 1942 年间,他作为大提琴手在未被占领的法国南部和瑞士不定期举办音乐会。西班牙媒体嘲笑他,轻蔑地嘲笑他是“傻瓜”,并因卡萨尔斯的政治观点罚款 100 万比塞塔。卡萨尔斯强烈反对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的独裁统治,以至于他拒绝在承认西班牙独裁政府的国家露面。有一个明显的例外:应他所崇拜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邀请,卡萨尔斯于 1961 年 11 月 13 日参加了在白宫东厅举行的室内音乐会,该音乐会被录制并发行为专辑(美国是佛朗哥政权的盟友)。1963 年 12 月 6 日,卡萨尔斯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卡萨尔斯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一把标有“Carlo ... 1733”的大提琴。但在他演奏了五十年后,人们发现这把琴是由威尼斯制琴师 ( ) 于 1700 年左右制作的。卡萨尔斯于 1913 年获得了这把大提琴。卡萨尔斯演奏的另外两把大提琴分别是 1710 年的 ( ) 和 1730 年的 ( )。

▲ 巴赫第一协奏曲,BWV 1007

普拉德音乐节

1950年,卡萨尔斯重拾指挥和大提琴演奏家的生涯,并在将所有收入捐给佩皮尼昂附近的难民医院的条件下参加了佩皮尼昂的普拉德音乐节,并组织了纪念JS巴赫逝世200周年的音乐会。

波多黎各

1955年,卡萨尔斯广为流传的足迹抵达波多黎各,次年他开办了一年一度的卡萨尔斯音乐节。1955年,卡萨尔斯再婚,对象是他相恋多年的伴侣弗朗西斯卡·维达尔·德·卡普德维拉,后者于同年去世。1957年,年逾八十的卡萨尔斯与20岁的玛塔·蒙塔涅斯喜结良缘。卡萨尔斯和玛塔在波多黎各的拉塞瓦镇上有一所名为“El”的房子,永久居住在那里。卡萨尔斯对波多黎各音乐界的影响越来越深远。1958年,他组建了波多黎各交响乐团,1959年,他创办了波多黎各音乐学院。

老年

1957 年,卡萨尔斯发行了他的第一张唱片。

1958 年,卡萨尔斯出演了纪录片《帆船》。20 世纪 60 年代,卡萨尔斯在世界各地举办大师班,其中一些还在电视上播出。

▲ 大师班(讲解海顿协奏曲)

卡萨尔斯也是一位作曲家,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可能是1926年创作的大提琴合奏曲《La》。他的清唱剧《El(马槽)》于1960年12月17日在墨西哥南部港口城市阿卡普尔科首演。

▲接受联合国和平勋章并发表演讲

卡萨尔斯的晚期作品之一是《联合国颂歌》。作曲家在1971年10月24日,即他95岁生日前两个月,在联合国的一场特别音乐会上指挥首演了这部作品。当天,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向卡萨尔斯颁发了“联合国和平勋章”,以表彰他对和平、正义和自由的立场。卡萨尔斯接受了勋章,并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是加泰罗尼亚人》,称“加泰罗尼亚早在英国人之前就拥有了第一个民主议会”。

1973年,应好友、著名小提琴家伊萨克·斯特恩的邀请,卡萨尔斯来到耶路撒冷指挥青年交响乐团和耶路撒冷交响乐团,卡萨尔斯与青年交响乐团在耶路撒冷可汗剧院指挥的音乐会是他一生指挥的最后一场音乐会。

卡萨尔斯的回忆录由阿尔伯特·E·卡恩撰写,并于 1970 年出版,题为《欢乐与悲伤:巴勃罗·卡萨尔斯,他自己的故事》。

死亡

1973 年,卡萨尔斯因三周前心脏病发作并发症在波多黎各圣胡安的穆托医院去世,享年 96 岁,并被安葬在波多黎各国家公墓。两年后,佛朗哥独裁统治结束。尽管卡萨尔斯未能亲眼目睹这一历史性时刻,但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政府还是向他致敬,1976 年,西班牙发行了印有卡萨尔斯肖像的纪念邮票,纪念他诞辰 100 周年。1979 年,卡萨尔斯的遗体被安葬在他的家乡加泰罗尼亚埃尔凡德雷利。1989 年,卡萨尔斯被追授格莱美终身成就奖。

留给世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加泰罗尼亚,西班牙 C-32 高速公路的南部被称为保-卡萨尔斯高速公路。

自 2000 年以来,国际帕乌·卡萨尔斯大提琴比赛每四年在德国克朗伯格和法兰克福举行一次,由克朗伯格音乐学院赞助,旨在发现和培养未来的大提琴精英。这项国际比赛由卡萨尔斯的遗孀玛塔·卡萨尔斯·伊斯特明赞助,并得到帕乌·卡萨尔斯基金会的支持。奖项之一是使用卡萨尔斯的 大提琴的权利。2000 年,德国大提琴家克劳迪奥·波霍克斯获得了第一届一等奖。

澳大利亚电台和社会评论员菲利普·亚当斯经常深情地回忆起在卡萨尔斯八十岁生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在全面介绍了世界面临的困境之后,卡萨尔斯停下来总结了自己的观察:“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必须采取下一步行动。”

美国喜剧演员乔治·卡林接受美国电视台采访,在谈到艺术家的活跃本质时,他提到了卡萨尔斯。正如卡林所说,当93岁的卡萨尔斯被问及为何每天花三个小时不间断地练习大提琴时,这位老大提琴家回答道:“‘我开始注意到一些进步……’这是我脑海中的东西,我注意到我在这方面越来越好了。”卡林说。

在波多黎各,卡萨尔斯音乐节每年仍举行。圣胡安老城还建有一座纪念卡萨尔斯生平的博物馆。2009年10月3日,一座以卡萨尔斯命名的交响乐厅——帕布罗·卡萨尔斯交响乐厅在波多黎各圣胡安揭幕。这座耗资3400万美元的建筑由罗道夫·费尔南德斯设计,后来被添加到贝拉斯艺术中心。它现在已成为波多黎各交响乐团的新家。

在东京,室内乐演奏场所卡萨尔斯音乐厅于 1987 年开业。在芝加哥,保罗·卡萨尔斯小学也是以这位大提琴家的名字命名的。

卡萨尔斯于 1932 年创作的圣歌《O vos omnes》至今仍经常被演奏。

2016年,在巴勃罗·拉雷恩执导的传记电影《第一夫人的秘密》中,卡萨尔斯由罗兰·皮多克斯饰演。

部分唱片目录

•1926–1928 年:卡萨尔斯、雅克·蒂博、阿尔弗雷德·科尔托——舒伯特的《第一钢琴三重奏》、舒曼和门德尔松的钢琴三重奏作品、贝多芬的《大公爵三重奏》、海顿的 G 大调钢琴三重奏以及贝多芬的钢琴三重奏变奏曲——《卡卡杜主题变奏曲》(在伦敦录制)。

“卡卡杜主题变奏曲”是这一系列变奏曲的昵称。

•1929 年:勃拉姆斯的小提琴与大提琴双协奏曲,由蒂博和科尔托指挥,卡萨尔斯自己的管弦乐队演奏。

• 1929 年:德沃夏克和勃拉姆斯大提琴协奏曲

• 1929 年:贝多芬《第四交响曲》(在巴塞罗那录制)

•1930 年: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 Op.69

• 1936–1939 年:巴赫大提琴组曲

•1936年: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 Op.102 No.1、勃拉姆斯大提琴奏鸣曲 Op.99

• 1936 年:博凯里尼《B 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布鲁赫《希伯来晚祷》,由英国指挥家兰登·罗纳德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 1937 年: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捷克爱乐乐团,乔治·塞尔指挥

•1939 年: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第 1、2、5 号

• 1945 年:埃尔加和海顿大提琴协奏曲,英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阿德里安·博尔特指挥

• 1950 年:在普拉德音乐节首次录制唱片。包括:

巴赫大提琴奏鸣曲第1029号、大提琴奏鸣曲“舒曼的五首叙事曲,作品102”、舒曼大提琴协奏曲

•1951 年:佩皮尼昂音乐节录音。包括:

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 Op.5 第2号及三首变奏曲,美国钢琴家鲁道夫·塞尔金

贝多芬钢琴三重奏 Op.1 No.2、贝多芬钢琴三重奏 Op.70 No.2、贝多芬(大公)钢琴三重奏 Op.97 等、舒伯特钢琴三重奏 No.1、D.898、立陶宛小提琴家亚历山大·施奈德、美国钢琴家尤金·伊斯托明

• 1952 年:在普拉德音乐节录制。包括:

勃拉姆斯钢琴三重奏 Op. 8,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和钢琴家玛拉·海耶斯;

勃拉姆斯钢琴三重奏 Op. 87,小提琴家约瑟夫·西盖蒂和钢琴家玛拉·海耶斯;

舒曼钢琴三重奏 Op.63、舒伯特钢琴三重奏 No.2、D.929,立陶宛小提琴家亚历山大·施奈德、钢琴家瓦夫

舒伯特 C 大调弦乐五重奏,美国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立陶宛小提琴家亚历山大·施耐德,美国中提琴家米尔顿·卡蒂姆斯,法国大提琴家保罗·托特利尔

勃拉姆斯弦乐六重奏第 1 号,小提琴家斯特恩和施耐德,中提琴家卡蒂姆斯,美国中提琴家米尔顿·托马斯和大提琴家玛德琳·福利

• 1953 年:在普拉德音乐节录制。包括:

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 1、3、4 和 5,美国钢琴家鲁道夫·塞尔金

▲ 鲁道夫·塞尔金

贝多芬钢琴三重奏 Op.1 No.1、贝多芬钢琴三重奏 Op.70 No.1、美国小提琴家 Fuchs、美国钢琴家

舒曼 A 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 129,节日管弦乐团,尤金·奥曼迪指挥

• 1954 年:普拉德音乐节(全部为现场录音)。包括:

贝多芬第 5 号大提琴奏鸣曲、贝多芬第 66 号钢琴变奏曲,钢琴家 ław

贝多芬钢琴三重奏 Op.70 No.1、贝多芬钢琴三重奏(10首变奏曲和回旋曲)Op.121a,美国小提琴家西蒙·戈德堡、美国钢琴家鲁道夫·塞尔金

• 1954 年:普拉德音乐节(全部现场录制)。包括:

勃拉姆斯钢琴三重奏第 1-3 号,美国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美国钢琴家尤金·伊斯托明

勃拉姆斯单簧管三重奏 Op.114,单簧管演奏家大卫·奥本海姆、美国钢琴家尤金·伊斯托明

贝多芬钢琴三重奏 Op.70 No.2,美国小提琴家 和美国钢琴家

• 1956 年:普拉德音乐节(全部为现场录音)。包括:

巴赫大提琴奏鸣曲 BWV 1027,钢琴家 ław

舒曼钢琴三重奏第 2 号,美国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钢琴家瓦夫

舒曼钢琴三重奏第3号,匈牙利小提琴家桑多尔·维格和美国钢琴家鲁道夫·塞尔金

•1958 年:波恩贝多芬故居(全部为现场演出)。包括:

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 Op.5 No.1,德国钢琴家威廉·肯普夫

钢琴家 ław 改编的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 Op.5 No.2、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 Op.102 No.2 和贝多芬大提琴/圆号奏鸣曲 Op.17

贝多芬钢琴三重奏 Op.1 No.3、贝多芬“大公爵”钢琴三重奏 Op.97、匈牙利小提琴家 Vig、钢琴家 ław

贝多芬钢琴三重奏 Op.70 No.1,匈牙利小提琴家 Vig 和瑞士钢琴家 Karl Engel

•1959 年:普拉德音乐节(全部现场录制)。包括:

海顿《告别》第45交响曲、莫扎特《林茨》第36交响曲

贝多芬钢琴三重奏 Op.1 No.3,美国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和美国女钢琴家赫夫兹巴·梅纽因

舒伯特弦乐五重奏、布达佩斯弦乐四重奏

• 1961 年:门德尔松第一钢琴三重奏,立陶宛小提琴家亚历山大·施奈德和钢琴家瓦夫(1961 年 11 月 13 日在白宫演出的现场录音)

•1963 年:贝多芬第 8 号交响曲

• 1963 年: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马尔伯勒

• 1964–65 年:马尔伯勒演奏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

• 1966 年:《巴赫管弦乐组曲》,马尔伯勒

•1969 年:贝多芬第 1、2、4、6 号交响曲“田园”和第 7 号交响曲

•1974 年:清唱剧《马槽》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