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这说明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比较喜欢器乐,而不喜欢声乐,也说明我们在听器乐时,往往以器乐演奏来追求声乐演唱的审美标准。因此,民族乐器的启蒙教材中,经常会采用中国民歌改编的歌曲。教师普遍认为,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找到表达的依据,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内容。
但对于学习西方器乐的中国学生来说,情况就不同了,因为教学体系是照搬西方的,教材里的民歌也都是外国的,学生对这些民歌缺乏体验,不容易通过民歌去感知和掌握具体的曲式。鉴于此,浙江音乐学院董德俊、狄晓燕两位老师编写的《单簧管中国民歌演奏教程》近日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程从技术层面探索了两个方面:通过中国民歌音调学习单簧管演奏技巧,通过单簧管学习中国音乐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单簧管高级演奏技法设计方面,课程根据单簧管的演奏特点和教学规律,分阶段设计,包括“预备”、“初学”和“中高级”,每部分均有“材料练习”和“民歌改编”。在“初学”的“材料练习”中,出现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五声音阶”和“小七和弦”(其四个音可以是羽、宫、角、峙)。“高级”则包括“五声音阶”、软硬两个“六音阶”和正声、下峙、清商三个“七音阶”。学生如果能演奏好这些材料,就具备了单簧管演奏的基本功。
此外,民歌改编曲也体现出很多具体技术课题的方向。如《初级版》《马灯调》前四小节,乐句中有五条双音线,意在训练“断音续气”的演奏技巧,学生可以通过体会演唱民歌时“连奏换词”的感觉来掌握这一演奏技巧。再如《中高级版》《古丽比塔》采用波斯-阿拉伯曲式体系,很多音程在1/4到2/4满音范围内波动,练习这类曲子可以训练学生对音高的控制能力。再如《初级版》《草原漫步》是一首二重奏,高低音部节奏相同,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还可以训练学生在演奏双声部曲子时对音量的控制能力——低音部的音量要略低于高音部,以凸显旋律。
每首民歌都有着独特的韵味,要想用单簧管演奏好它们,就必须研究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设计出适合其音乐风格的演奏方法。这是本教程在第二方面所做的探索,体现了编者对演奏技巧特殊性的重视,是编者在单簧管演奏技巧民族化方面的努力。
课程对每首乐曲都进行了简要介绍,涵盖了乐曲的文化背景、内容和结构,为学生理解音乐提供了多个切入点。同时,编者还在附录中对中国民歌的音乐体系特点和相关知识进行了总体介绍,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系统的文化理解和理论架构,从而更好地进行表演练习。
让演奏手法更加民族化的努力还体现在歌曲的选择上。本教程所选用的129首歌曲均为我国各民族优秀民歌,风格上具有典型性。以这些歌曲为基础的原版民歌为学生学习和思考如何更好地设计音乐表现和处理方法指明了方向。例如,《初级版》中,《绣花荷包》第3、5小节有切分音节奏,但根据其演唱特点,这两处采用了“音高重音”,即强调第3小节的第一音和第5小节的第三音,这些音都是非切分音节奏中的较长音符。“音高重音”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十分常见,本教程中的《金太阳》、《宝冷调》、《走在江州》等歌曲均采用了这种处理方式。它不同于西方音乐中以节拍节奏为主的重音模式。 学生学会了它,就掌握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个重要规律。再如:在《中高级版》中,《苗岭飞歌》的呈现和再现部分出现了一些半音片段,这些片段有的以倚音形式呈现,有的则以音阶形式呈现。但无论用哪种记谱法,都是为了模拟苗岭飞歌中的滑音。要达到这个效果,演奏者必须保持半音运动连贯、流畅、有趋势。
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的柯达伊教学法认为,音乐教学应以母语为依据。2018年、2020年,杜亚雄教授与笔者合作编写的《中国民歌钢琴教程》和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试精品教材《中国民歌钢琴教程》,已两次系统实践了这一理念。此次《单簧管中国民歌演奏教程》的出版,意味着柯达伊理论得到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界的重视,并在一些领域付诸实践。在综合国力和民族自信日益增强的今天,这一实践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学习器乐演奏的范畴。表明当今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人,正以博大的胸怀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将其中国化,并以此搭建起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沟通的桥梁。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他山之乐器”能够像琵琶、唢呐、扬琴这些曾经的外来乐器一样,奏出震撼世界的中国声音。陈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