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中央文明办举办网上发布活动,发布2020年8月至9月“中华好人榜”,郑州市二七区好人徐杰荣登“中华好人榜”。
“中国好人”是从广大网友推荐的候选人中,经当地文明办审核推荐,通过网络公示、网友评论、专家评审等方式评选出来的,是乐于助人、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爱岗、孝顺父母亲人的先进典型。
截至目前,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已公示展示6.9万余名候选者的优秀事迹,发布“中华好人榜”133期,我们身边的好人14246人次荣登榜单。12年来,郑州共涌现出106位中华好人,位居全国、全省之首。
2020年以来,郑州共有3人登上“中华好人榜”,分别是:无偿献血21年、献血量全国第一的杨玉军一家;志愿带领援鄂医疗队连夜进驻江汉方舱医院的赵松;以及照顾邻居21年、热心公益、不求回报的徐杰。
“中国好人”来自基层、扎根群众,他们勇于担当、默默贡献,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上向善的道德情操,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彰显了为他人带去温暖、为社会奉献、为国家尽责的精神品格。
杨玉君的家庭故事:
1998年10月1日国庆节,杨玉军和妻子杨建霞响应国家号召,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并坚持了下来。截至2019年12月,定期献血的杨玉军已无偿献血261次,妻子杨建霞按照机采血小板捐献时间间隔要求,共无偿献血217次。在夫妇俩的影响下,儿子杨晨从2006年开始参加无偿献血,迄今已无偿献血130次。从1998年至今,22年间一家三口共无偿献血608次,捐献全血11400毫升,捐献血小板1113个治疗剂量,全家累计无偿献血量位居全国第一。 “大爱之家”以无边大爱帮助别人,为患者搭建起生命的桥梁,传播人间真爱。
赵松事迹:
2020年2月4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赵松主动请缨,带领医疗队奔赴武汉。医疗队连夜进驻江汉方舱医院,负责430张床位,第一天就接诊了600余名患者。他带领工作人员每天上午8点、下午2点、晚上8点、凌晨2点在方舱医院更衣室跟踪值班。2月19日,赵松的父亲因病去世,他将自己反锁在办公室,几个小时后,他强忍悲痛重返工作岗位。同时,在赵松的感召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000余名医护人员报名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这种参与热情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3月19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队完成支援湖北抗击疫情任务凯旋归来。 在支援湖北抗击疫情的40多天里,赵松副院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尊重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生精神。
徐阶事迹:
在得知邻居崔海英因车祸腰部以下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后,他义无反顾地照顾了崔海英21年,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并继续照顾崔海英年迈的母亲;他为自杀未遂的癌症患者马玉溪提供长期资助;他为周口太康县直麻洼养老院的老人提供长期资助;下班回家路上,他英勇地从持刀歹徒手中救出一名女孩,左手大拇指肌腱被割断;为一位来郑州就医、左手被刀片划伤的患者追回被盗的救命钱3万多元;他花1万元为150名环卫工人请客吃午饭; 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期间,他自费定制千余个折叠式环保袋,义务宣传“地上没有垃圾,郑州更美丽”的环保精神,在街头免费发放给市民和游客;他自发组织“徐大师志愿服务队”,尽心尽力到热力用户家中义务解决供暖设施问题,不收一分钱。从1989年到现在,徐杰坚持做慈善做好事,不求回报,坚持了31年。如今48岁的他,继续在志愿爱心的道路上努力,帮助别人。
郑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宇、通讯员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