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绣沙发抱枕 生态环境整治让太原尖草坪区老城换新颜

日期: 2024-07-07 02:03:59|浏览: 79|编号: 5624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生态

旧城环境整治、面貌焕然一新

山西日报记者程国元报道:10月22日,记者来到太原市尖草坪区,发现这里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兰路、泉新线、西六路等道路上的违章建筑均被清理,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绿色。原来尘土飞扬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宽阔整洁的柏油马路让人真切感受到环境的改善。

这一区域过去周边环绕着太原第二热电厂、江阳化工厂、兴安化工厂等大型工业企业,多年来周边又涌现出不少煤炭、化工、建材、制造业等中小企业,基础设施落后,城乡交织,地方企业盘根错节,部分道路破损、年久失修。太原市尖草坪区环保局局长杜海生告诉记者,第二热电厂周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是太原市政府确定的全面改善省城环境质量的重点项目,以大型国有企业及其周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改善道路、净化空气、绿化环境为目标,着力改善老企业周边区域脏、乱、扬尘污染严重的状况。

今年年初,尖草坪区政府经过精心调研、科学决策、周密部署,确定了二电厂周边环境整治一期工程范围:北起西六路,南至新兰路,东起泉新线,西至二电厂南门,并筹集专项资金2300余万元。自3月份以来,经过5个月的紧张施工,一期工程已全面完工。

“我们把以前煤卡车运煤的方式改为火车闭门运煤,煤炭直达二电区,现在这里的卡车少了,污染源也减少了。”杜海生说,该项目拆除新兰路至泉新线之间旧建筑1.5万平方米;对附近破损道路进行整治硬化,增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整理绿地28740平方米,栽种草坪2.5万平方米,栽种各类树木近千株。

“现在有洒水车定时喷洒,一点扬尘都没有,路边的棚户区变成了美丽的花园,厂区附近道路上浓浓的煤尘、常年堵在路上的运煤车长龙也消失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优美了。”附近居民刘玉民告诉记者。如今,整治后的二电厂周边区域已成为太原市企业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的标杆和样板,也为太原市环境质量整体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老人在新家感到高兴

山西日报记者赵志成、通讯员马静波、吕晓霞报道:10月27日,家住大同市魏都新城B区的钟菊华像往常一样,提着菜篮子去赶早市,买了蔬菜、水果,又切了一斤肉,一个小时后,她带着满满一筐回家。

魏都新城是大同市政府为安置搬迁居民而新建的大型社区,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安置了6个区1.5万余户居民。周边有大型超市,沿街店铺林立,距离大同东新商圈步行只需十分钟。“从去年退休后,每天早晚都会去集市走走,顺便在社区公园锻炼身体,感觉很轻松!”一直生活在大同市的钟菊华说起如今的变化,脸上写满了幸福。

钟菊华4年前搬进新家。原来的房子不到50平米,而且是顶楼,夏天热,冬天冷,一下雨就漏水。一家四口在那里住了24年,拆迁后才重新安置在这里。她从手机里拿出老房子的照片给记者看:“厨房连现在的一半都不到,唯一的一间卧室是给孩子们住的,我和老公把一张床放在客厅里。现在,女婿和孙子来了也没地方睡。”她自己抽到的号码是19栋2单元402。“我永远忘不了拿到钥匙的那一天,心里好轻松。”回忆起最初的心情,她还是很激动。 “新房74平米,按照政策多交了6万,装修花了7万多,每件家具都是我再三选择才决定的,心里踏实。”

钟菊华精心布置的家明亮而温馨。客厅的碎花沙发上放着一个小抱枕,阳台上绿油油的萝卜生机盎然,客厅和两间卧室墙上挂着的十字绣格外引人注目。三幅绣片分别是:家和万事兴、幸福美满、日子好过。不难想象,主人对新家倾注了多少感情。

对于老市民钟菊华来说,搬家成了全家的分水岭。“大女儿要结婚了,二女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我退休了,全家好像随着新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啊,以前我们忙着赚钱,现在只想花钱,不想新房新氛围!”“享受生活,你知道吗!”“是啊,这是我们一家人最好的时光。”看着她和丈夫恩爱的交流,女儿们相视一笑,提议道:“现在大同有公共自行车了,下午我们去文瀛湖公园骑一圈,晚饭吃火锅吧!”

绿色花园让城市更美丽

山西日报记者白旭红、实习生杨帆报道:“走吧,东西都准备好了吗?”“一切准备就绪,我们走吧。”10月25日早上6点30分,身着运动服、背着太极剑的程玉贤来到晋中城市规划展览馆门口,与同伴一起向晋尚公园走去。她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每天去公园锻炼了。

家住晋中市城区的程玉仙今年60多岁,她从心底里喜欢这个公园。“以前,小区附近可供居民散步休闲的场所不多,市区为数不多的几个公园离家太远,再加上路面凹凸不平、灯光昏暗,都不想出门。”程玉仙开心地说。

“但现在不一样了,城里修建了很多公园、绿地,离我家不远就是晋商公园,那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空气开阔通透,很适合锻炼休闲。特别是一些宽敞的平台,成了舞蹈爱好者的健身场所,很多居民还自发组织舞蹈队,到那里跳广场舞,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程玉贤阿姨越说越开心,脚步也快了起来。

在晋中市,越来越多人与程玉贤有着同样的感受。这种感受的背后,是晋中市不断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全面实施大面积公园绿地、道路景观、多彩美化、生产绿地建设,实现城市园林绿地质量和数量的全面提升。

2013年至2015年,晋中市实施公园、绿地、道路绿化等重点项目200余项,新增绿地面积1155.7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近37%。

行走在十月的晋中,随处可见红黄蓝绿五彩缤纷的景象,路边、街角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公园,不少市民在此散步、练拳。

大约一个小时后,程玉贤从公园出来,遇见一位骑着山地车的大叔,她走近一问,原来是她的丈夫李叔。

“他现在已经成为微信运动的‘专家’了,每天都会收到很多的‘赞’。”程阿姨忙着介绍。

“是的,我每天都会去白草坡森林公园骑自行车锻炼身体,那里空气更好,景观也更多,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特色,很漂亮。”李叔叔兴致勃勃地说。

民生

智慧城市让人们生活更便捷

山西日报记者王绍科、通讯员任静报道:孝义有了“智慧孝义”便民服务平台,群众打开微信就能办事。10月26日,记者在市区体验了一把。

孝义市崇文街道办事处崇北社区的小李想为家中老人办理低保。小李向我们展示了在家办理的流程:打开手机,登录“智慧孝义”便民服务平台,打开“政务办理流程”,点击“城市低保申领条件及流程”,按照“上传材料—代办人联系方式—代办预约”的流程,填写老人个人信息、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在家准备好所需材料,预约代办人,一次搞定,省时省力。

陪同我们采访的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说,这个平台功能很多,可以办理所有社区服务事项,比如交电费、水费、煤气费等,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群众跑腿的次数也少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也高了。“如果是几年前,这件事情至少一周就能办完。以前要先去社保中心,在一个办公室盖章,再去另一层楼的另一个办公室,办完一件事要几天时间。现在好了,只要上这个平台,什么事都一目了然。”小李告诉记者。

近年来,孝义市牢牢抓住民生服务这个核心,着力构建功能体系、平台体系、服务体系三大体系,切实为群众解决了“在哪里办”“谁来办”“怎么办办”“服务怎么样”等具体问题,抓住了乡村治理中最现实、最紧迫、最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我市自2015年3月开始建设微信便民服务平台,崇文街道办事处牵头试点,带动全市17个镇(街道)全覆盖,85个乡镇(社区)完成平台开发完善。通过“指尖上的政民对话”,市民足不出户就能方便快捷地查询城市低保、医疗救助、预约挂号、网上挂号等各项公益政策及相关服务指南,提前预约、下载相关资料和表格,与工作人员及时沟通互动,达到了便民办事、提高服务效率的目的。“一码看懂一座城”的运营、建设、服务新理念,成为我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张名片。

据统计,通过微信便民服务平台,全市政务事项平均审批时长缩短45%。同时,各乡镇普遍推行了村级“服务承诺、预约服务、错峰上班”制度,实行了“全流程代办制”,确保审批不出镇、便民服务不出村。

放心,村里会开便利店

山西日报记者张倩报道:“大件商品进城,日用品进大市场,油盐酱醋自购。”这曾是农村居民购物消费的真实写照。但在寿阳农村,这样的记忆已渐渐淡去,遍布乡镇的连锁便利店让村民们体验到什么叫购物方便,什么叫安全、安心。

10月24日,记者走进寿阳县松塔镇横岭村。一进村,“美桃村惠农互联网便利店”的绿色招牌清晰可见。走进店内,80多平方米的店面宽敞明亮,几排货架整齐排列,各种商品,包括食品、日用品,甚至药品都有对应的柜台,每件商品的标签都清晰可见。

70多岁的唐先生兴高采烈地领着孙子从便利店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两瓶可乐和几袋饼干、薯片。“这家店真是‘靠谱店’,货真价实,品种齐全,价格公道。”唐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市区里的超市都开在我家门口,都是明码标价,可以自由选择,不仅方便实惠,而且买得放心。现在我每天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会来这里货比三家。”唐先生说。

村民受益匪浅,店主也尝到了甜头。“我在村里开小店十几年了,但开加盟店还是第一次。”横岭村便利店老板李边娥告诉记者,以前丈夫每隔几天就要去批发市场进货,不仅成本高,运输也不方便,“如果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就只能自食恶果了。”今年5月,小店发展成为“美淘村惠农互联网便利店”,货架、店面装修都焕然一新。原来每月进货额只有几百元,现在“美淘村”统一配送的货品额每月能达到几千元,商品数量也从原来的100多种增加到近2000种。 村民们看到“美桃村”的招牌,也相信店里的商品是正品,现在的营业额比以前增长了好几倍。“最省心的是不用去批发市场进货了,丈夫闲暇之余还能赚点外快。”李边娥开心地说。

据了解,寿阳县每个乡镇都有不止一家这样的平安店,现在全县乡镇级连锁超市近200家,村级连锁店1800多家。相关部门表示,下一步还将继续加大力度,确保大多数村庄都有自己的平安店。

创业

贴息贷款助年轻人实现创业梦想

山西日报记者李全红报道:“我之所以能当上小老板,是因为管理办法都是市人社局的同志传授的,他们还帮我拿到了200万元贴息贷款。”程真真是个干练的年轻人,我们在他办公室见到了他,整洁的办公桌上,没有像其他老板那样摆放笔记本电脑、业务簿子,只有一些日常办公用品。27岁的他,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在晋城家居市场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

程真真,晋城市浪都家居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晋城本地人。9岁那年,父亲去世,留下他和母亲务农为生。这个倔强的男孩从记事起就想着多挣点钱给母亲减轻负担。

五年前,程真真大学毕业,在晋城万全家居广场做沙发导购。店里人手不多,他既负责“进货”,又负责“送货”,不仅赢得了老板的信任,也让他熟悉了家居行业。有了一点资本积累,程真真看到了机会,开始实现当老板的梦想。

2013年,程真真第一家家居店在“万全家居广场”开业。后来,生意越做越顺,他开始想着再开几家分店,扩大业务。但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拦路虎”,一是经营管理问题,二是开分店的资金问题。程真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晋城市人社局就业创业科。没想到的是,这不仅解决了眼前的问题,还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程真真告诉记者:“只要你愿意创业,市人社局从帮你找创业项目到提供创业基地、扶持创业资金,都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

晋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业就业科科长沈彦斌了解到程真真创业思路后,多次到公司走访,并帮助其从晋城市创业融资服务中心申请到了200万元贴息贷款。同时,按照相关政策,程真真又获得了50万元贴息贷款和每位员工1000元的创业就业补贴。他的管理和资金问题迎刃而解。

从独自开办第一家家居店,到发展到6家分店,再到经营一站式大型家居卖场——浪都家居,程真真说:“没有政府的支持,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发展。”在金城一系列惠民就业创业举措中,像程真真一样向梦想迈进的年轻人不计其数。

好望角推动创客创新

山西日报记者王莉、通讯员魏平报道:近日,运城市地税局银河创客基地“好望角”纳税服务点微信“朋友圈”人气爆棚,有市民前来咨询税务事宜,有来了解最新政策,有来参加产品发布会……纳税点负责人尚晓红告诉记者,进驻银河基地半年多以来,已有300余位创客通过扫码主动加入微信群,体验地税部门的星级服务。

“一条微信、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税务问题,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山西星辰大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奋军说。五年前,他创办了第一家公司,每个月光是纳税申报就要花上好几天的时间。今年4月,创办第二家公司后,由于第一家公司的纳税申报流程繁琐,刘奋军早早来到地税局了解情况。听了值班工作人员的讲解后,他没想到现在纳税申报这么“简单”。

从此以后,刘奋军每当有涉税问题,都会通过微信、QQ等方式向税务人员求助,总能得到值班人员的及时解答。“地税部门热情、务实的服务,让我们这些创客放心了。”从“跑在路上”到“线上办”,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运城市地税局相继出台实施方案和工作指南,系统性地提出了以等值服务、轮换服务、升值服务、增值服务、保值服务、充值服务为核心的一系列服务举措,相继在银河创客基地开通“金三通”专线,开设全功能纳税服务窗口,在税务所、税务所能办理的税务登记、税务认证、纳税申报等九大类162项涉税事项,在“好望角”纳税服务点均可全部办理。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运城市地税局整合创业基地、地税部门、财政部门各自的职能优势,实施“税务易贷”“税务银宝”等服务措施,帮助运城市30家诚信小微企业获得专项贷款7000余万元。同时建立创客纳税服务档案,采取可追溯的服务方式,让创客了解、掌握自己实际享受备案式豁免的税种、税额。目前已初步建立160家创客企业档案。运城市地税局局长郭开丽表示,作为地税部门,要用微服务、实服务、优服务、精服务,助力创客创业,服务创客创新。

致富

美丽乡村成为旅游胜地

山西日报记者白雪峰、通讯员荆倩报道:头上裹着白毛巾,身穿旧毛衣,脚上穿着圆头鞋,吴桂富指挥着打扮相同的村民下地干活,一举一动都井然有序——这是橘子上村农耕文化表演的一幕。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吴桂富面对着来自全国各地来村里的游客,表演着自己最熟悉的生活。

除了表演,他们还要在灶前煮粗饭、做煎饼、拌凉菜。这是阳泉市郊区新安溪乡橘子上村村民吴桂富夫妇的主要“工作”。从种庄稼到经营农家乐,老两口忙得不可开交。

今年是吴桂福开农家乐的第五年,很多来橘子上村的游客都到他家吃饭,每逢节假日生意忙的时候,老两口就得请亲戚朋友来帮忙招待游客。

随着村里的旅游业越来越红火,像吴桂富这样的农家乐一年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日子过得比以前舒服多了。吴桂富说,橘子上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山村,变成当地人都熟悉的旅游村,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

2011年11月,阳泉市郊区西南居乡被文化部命名为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居子上村开始着力发展乡村旅游。

“你看,村口原本1600多平方米的一片荒地,已经变成了绿色的农耕广场,路面铺着鹅卵石,摆放着扇轮、石磨、石磙等老农具。村北的山楂林,由废弃林改造成了红果采摘林。村里依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留下的特殊景观,整修了知青大院,恢复了曾经陪伴知青的农具、生活用品。”谈起橘子上村的变化,吴桂富感慨万千。

近年来,橘子上村还兴建了西南禹烈士陵园,开展农耕文化表演,逐步确立了“乡村观光旅游”发展战略,打造了传统庙会、山楂花节、采摘节、农耕文化剧等系列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拥有几百年历史的橘子上村发展乡村旅游,犹如枯树重生,成为阳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阳泉市已有乡村旅游点40余处,其中荣获省级“美丽乡村”称号的乡村5处,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5处,相关从业人员5000余人。

“一场大戏正在我的家乡门前上演。”吴桂富说,感谢党,大戏才刚刚开始,精彩内容还在后头。

张海明算着种田的经济账

山西日报记者王立强报道:记者一见到张海明就问:“你知道哪里有高粱收割机吗?”

年近60岁的张海明是受到农业部表彰的“粮大王”。10月24日,站在繁峙县金山铺乡郝家洼村外,张海明高高举起手臂,指着远处起伏的山坡,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弧线,自豪地说:“这些都是我们种的地,8个村的,5600多亩。”

能种出这么多地,靠的就是一院子的农机。他拍着新疆二号玉米机械收割机的机身说:“别说旋耕机、播种机这些小机器,就这种用柴油的大型机器,就有十四五台。”

今年他主要种玉米、谷子,一个种2000亩,一个种1000亩,还种了土豆、豆子、谷子、向日葵,一个种200到300亩,一个种400到500亩。刚开始种的时候只有几百亩,霜冻过后还忙着秋收,人有几百人,还要雇监督员,现在只需要雇20个人。从种到收,都投入了农机,人工成本大大降低,不仅节省了成本,关键是能赶上农时。

张海明说,现在各种播种机都有了,种不成问题,但收割机就不合适了。从去年开始,玉米行情就不好,他今年就减少了玉米的面积,虽然从3000亩减到了2000亩,但还是占了大多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从种植到收割,再到田间管理,全部由农机操作。他说,去年玉米亏本还有一个原因:“我们种的量太大了,有一家种了200多万斤,如果卖到粮库,县里其他农户就卖不出去,就卖到其他地方,赚运费。”于是今年,他尝试种了100亩高粱。原本他以为高粱收割机跟玉米收割机一样好买,没想到到了那里,一下子就买不到了。 “我上网查,到处问,如果找到了,明年就可以大面积种植高粱了。”

张海明能种5600多亩地,创办了海丰农场,对农机、农技的了解自然不用多说。采访中,他的风险意识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粮价波动很正常,粮食生产规模做大了,不能只算一年的账,不能只算玉米的账。市场经济没有只赚钱不亏钱的道理,我们要做的就是合理种植结构,把风险降到最低。”

运输

高速公路密集通达四面八方

Daily的记者Li 报道:10月25日,记者开车去了 ,即将向 开放,该路将要开放,并看到全新的道路就像是一条充满活力的龙一样,徘徊在山脉之间,在一些建筑物中,有些人在安装了一些建筑物,并在某些士兵中进行了修复。佳素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办公室的工程管理部门主管杨Xu的最终雕刻介绍,在这条高速公路开放之后高高和峡谷都纵横交错。 从远古时代,群众在五月份遇到了一个困难的问题。我知道,他在台湾山上开车时会遇到困难,并记得金昌道的变化,他说:“我曾经从开车到II级道路上的,经常被封锁。

近年来,金正恩市政委员会和市政政府迅速延伸了旧区的高速公路,按照“三个垂直,十二个水平和十二个戒指”的计划,以我们的高速公路为例,这是构建质量的典范。当我外出时,即使是乡村道路,高速公路也很平稳。”

众所周知,高速公路已完成并开放了金兴的交通,包括,,,Jinji,Jinji,,和 , 即将开放交通, 以及和 in narge of ange in narge of to in narke in narde of ''''''省的高速公路结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答案,在东部,西部,南部和北部的北部,北部的可以使用,北部的,北部的,和和Gansu均已达到31千千万。主要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密度最高。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