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与文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诗歌成就辉煌,大小李杜名垂千古

日期: 2024-07-12 11:12:34|浏览: 396|编号: 5689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唐朝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隋朝灭亡后,李渊称帝,史称唐高祖。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李治开创了“永徽之治”,之后又有武则天的“武周之治”和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唐朝名震天下。

从此以后,中国人就被称为“唐人”。由于唐朝的强盛,唐朝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唐朝时期,文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诗歌却是唐代文学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诗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李小杜”。大李杜指的是不朽的诗人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李白的《酒香》:“生来有才必有用,虽尽钱财也要还”和杜甫的《绝句》:“绿柳两边莺啼,碧空一行鹭鸶”,这些朗朗上口的诗句为人们所熟知。

在那个年代,老李杜二人名气太大,以至于很多人对小李杜二人并不熟悉。小李杜二人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之所以叫小李杜二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成就不高,而是因为他们在那个年代出生得比较晚。

今天我们要说的主人公就是李商隐。提到李商隐,我们会想到哪些诗句呢?我想到《锦瑟》中的“此情可回首?可当时已逝”这句,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春蚕到死不缥缈,烛火到灰不缈泪”这句。为什么读他的诗,我们会觉得如此伤感?他是怎样的人?他的《蝉》第四句为何被誉为神句?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李商隐。

一、李商隐的仕途

李商隐的人生从他的诗中就可以看出来,如果他没有经历过坎坷,他很难写出感人的诗篇。一个人的写作和他自己的经历息息相关。李商隐的诗读起来让人心酸、心烦,这也验证了他人生的坎坷。他的一生也是悲惨的,凄惨的。

李商隐在唐文宗年间中进士,后任中书省书校书、弘农校尉。但他却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斗争之中。早年求学期间,他得到同是其导师的令狐褚的悉心照顾。然而令狐褚属于牛党,而他娶的却是李党王茂元之女。他夹在两党之间,被边缘化,在党政漩涡中挣扎。开成五年,他选择辞官,并获准。从此,他便郁郁寡欢,终其一生。

2. 李商隐的闲适时期

李商隐在隐居的几年里,主要处理家庭事务,他的工作是把一些亲人的坟墓迁回家乡的家族墓地,这样做给他带来了心理上的满足。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尽力调整心态,试图改变风格,写了一些田园诗。但他身上的政治倾向非常明显,这是他无法掩盖的。好在他的坎坷经历让他在诗歌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他的成名作《蝉》。

3. 蝉鸣第四句

很多人对于李商隐的这首诗比较陌生,这首诗是他被贬官之后写的,当时他虽然年轻,仕途并不顺利,但是他还是想坚守自己的远大志向。这首诗在文学上评价比较高,有人称这首诗是“咏物之作”。这首诗的第四句也被钱亮称赞为有魔力的一句。

诗句是:高枝难饱,声声白白浪费。疏草五更将断,树青无心。瘦官犹飘零,旧园野草已平。我最牵挂你,全家清欢也。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李商隐把自己比作蝉,他认为蝉因栖居高枝,不能饱,它凄惨的鸣叫无人理会,它的声音也白白浪费了。

五更之后,稀疏的声音几乎停息,树木依旧苍翠不移。他那卑微的官位犹如一株随波逐流的桃梗,家里早已荒无人烟,杂草丛生。蝉鸣声给李商隐一些警示,他的家境清贫如清水。

这首诗象征着李商隐本人品质高尚,不肯向权贵低头,最终导致其一生坎坷。

他本无意卷入党争,最后却被人指责,无力自辩。而牛李两派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排挤他,真是心狠手辣。李商隐长年离乡背井,四处漂泊,给别人当幕僚,家乡早已荒芜,他想像陶渊明一样辞官归乡。

最后两句是作者对蝉说的话,希望蝉能给他一些警示,让他保持优良的品质,坚守高尚的品格,坚决不去附和他们。虽然世事如此凶险,很多事情不是他能左右的,但只要他保持高尚的品格,他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李商隐把自己比作蝉,它栖息在很高的树上,但它却徒劳无功,它高声的叫声树根本听不到。就像他自己一样,一生都在追求高远的事业之路,却遭遇了很多挫折,从未被重视过。

但李商隐并没有被现实打败,他在蝉身上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告诫自己在逆境中要始终保持内心的纯洁。而最后一句“但愿君最警醒,我全家也清净”却被人们称为一句神奇的句子,因为它从诗中对事物的描写转向了对自身志向的表达。这句最后一句将诗句升华,也被后人称赞为一句神奇的句子。

四、结论

回顾李商隐的一生,虽然很多人认为他愧对令狐父子,但在他的诗文和流传下来的记载中,他一生从未做过对不起令狐家族的事。虽然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但王茂元当时并没有明显的党派倾向,更没有弃牛投李的意思。

他的妻子死后,他在子州幕府的主人想给他赐予一位美丽而有才华的名妓,他却拒绝了。这些都说明李商隐是一位重情重义的君子,绝非无权无势、不讲信用的小人。

李商隐的作品流传千百年,感人肺腑。如果他不是一个热爱生活、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怎么能写出如此气派、理想的作品呢?大多数人认为,道德品质低下的人写不出感人的作品。《蝉》这首作品之所以被赞为佳作,是因为这部作品中流露出了诗人对正义的坚持、正直的气节和高尚的情操。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