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热度的爆发,人工智能正掀起一股创新热潮。潮流之下,成都的人工智能也“蓄势待发”——
5月,《成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含车载智能控制系统)产业构圈强链攻关要点》2023年出台,提出17条细化措施,为成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含车载智能控制系统)产业链发展提供了“路线图”。
成都的目标是,今年力争培育5家国家级人工智能“小巨人”、1家上市公司、10家规范企业,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
连日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深度团队记者联合新经济发展研究院iNED对本土人工智能企业进行了调研。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相较于通用AI模式,成都人工智能企业在音乐、工业测试、智能语音、办公助手等领域正在打造垂直模式。与此同时,不少企业在算力、人才、场景等方面都面临“成长的烦恼”。
来自政策、企业、智库层面的应对举措正在落地,各方关注的焦点是:人工智能革命性时刻到来,成都如何才能踏上正轨实现突破?
760 多家成都企业正在为新项目做准备
AI通用大模型
或者它是一个具有分段垂直类别的大型模型?
6月12日,成都千智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星哲AI”)展示了星哲AI音乐创客教室,通过软硬件集成或SaaS部署方式,已在成都七中育才等多所学校用于实际教学。
调查过程中,记者体验了星哲的AI音乐。登录AI音乐系统后,屏幕显示出AI互动歌词、音乐创作、互动编辑等功能界面。随意填入几行文字、画几行代表旋律的曲线后,不一会儿就合成了一首女声版的歌曲,旋律悠扬。如果不满意,还可以修改,随后自动生成一首新歌。
星哲AI在2016年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2020年公司正式成立。“我们AI的底层逻辑跟现在的大模型模式是一致的,就是强化学习。”星哲AI董事长李龙飞介绍,AI音乐制作流程分为歌词生成、词曲创作、曲谱编排、人声合成演唱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如何统筹?需要一套算法来调度,以前是采用人工调度,现在则由大语言模型来驱动。
“从5月份到现在,我们的大模型已经迭代了两个版本,参数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6月13日,成都晓多科技CEO蒋凌与记者分享了公司小模型(XPT)的研发进展。今年5月份,小模型(XPT)发布。这是基于大语言模型技术开发的面向电商行业的垂直大模型。
“前期需要进行大量的学习,参数越大,模型就越聪明。”江凌表示,模型会深度学习一些行业知识以及电商服务和营销知识,主要用于线上零售和线上服务。小模型(XPT)年底会升级,规模会扩大5到6倍。
该赛道是通用人工智能赛道,既“烧钱”,又有瓶颈。“打磨一个通用的大模型,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聚焦某一行业,打造垂直的大模型,可以快速出成果,成本更低。”在江凌看来,通用的大模型只能给出表面的答案,并不能形成专业的解决方案。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本土人工智能企业有着与晓多科技类似的策略——面向专业细分领域发展大型垂直模型。
6月14日,记者走访成都明图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明图科技”)时,该公司研发总经理闫帅告诉记者,他们正在训练“上班族数字人”大模型,助力工作办公场景数字化升级、生产运营数字化转型。该上班族数字人模型于今年3月开发完成,5月31日正式发布,包含知识问答、AI写作、知识收藏、辅助工具等功能。“我们希望为每一个上班族打造一个虚拟的上班族数字人。”
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人工智能领域企业数量超过760家。“虽然这些企业无法与行业巨头正面竞争,但成都企业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在一些行业,比如医疗、教育、交通等,找到突破口,最终帮助客户降本增效,实现千行百业的AI赋能,走专精特新之路。”成都市经信局新经济委人工智能产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负责人还表示,深圳的经验值得借鉴,“深圳在机器人、传感器等领域非常专注,成都企业要思考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比如依托人工智能做大做强无人机产业,成都就有优势。”
谁来为AI产品买单?
应用场景落地需“支撑”
本土公司瞄准细分行业,发展垂直大模型,最终目的是场景应用,关乎商业价值的实现。
2021年,考拉优然确立了“AI赋能智能制造”战略。在考拉优然CEO沈福民看来,AI作为一类底层技术,应该融入千家万户。“大模型的出现,AI会成为一个产业,产业化的标志就是分工明确,在数实融合之下,AI技术也需要根据行业进一步细分,细分领域专属的行业大模型会快速催生出各种应用场景。”沈福民提到,考拉优然不做通用的AI大模型,而是专注于多模态的行业大模型。
沈福民提到了考拉优然赋能工业检测的案例。比如显示面板企业、半导体企业的产线,有高精度、高速度的产品质量检测,工业成像后利用人工智能快速检测分析,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处理。这背后是大模型的驱动。“我们的主要商业模式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软硬件设备,并收取技术服务费。”沈福民说。
晓多科技的商业模式也是向客户收取服务费。“小米科技、1919、元气森林等都是我们的客户,我们采取的是‘一年一付’的形式。”蒋凌说,目前的营销策略是继续服务好大客户。
事实上,行业内很大一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调研中,本土人工智能企业均表示,行业要实现盈利,规模化场景的探索尤为重要,期待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在成都有更多落地的机会。
以星哲AI为例,其AI音乐产品已在成都多所中小学落地。李龙飞透露,公司AI技术也在参与相关智慧城市治理项目,未来将尝试进入C端市场。
记者调研明图科技时,该公司荣誉墙展示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应用案例。“希望更多‘打工数字人’在成都落地。”闫帅坦言,当地政府支持本土企业打造行业典范,通过政府增信,可以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信心。
新经济发展研究院iNED认为,大模型的发展在短时间内会极大地丰富数字经济的新产品、新服务,长期来看可能会导致产能过剩。当务之急是推动各类创新落地到现实场景,尽快实现验证和迭代优化,助力创新企业抢占市场。目前,成都正在加快推进“智慧成都”建设,在此过程中衍生出多个细分领域的数字治理场景,可以为本土人工智能公司垂直大模型产品的应用提供舞台,推动城市大脑从传统BI座舱升级为GPT驱动的智慧大脑。
行业如何才能成长和发展?
算力、资本、人才都必不可少
硅谷一家知名风投公司的调查显示,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公司将早期融资的80%至90%用于购买算力,即便产品成熟后,每年在算力方面的投入仍占到其营收的10%至20%。
调研中,企业普遍表示期待成都在算力方面给予更大支持。闫帅提到,公司“在职数字人”正在广电领域、产业园区等推广,随着数据的积累,对算力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闫帅期待政府在“算力券”使用方面给予支持。
成都提出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与计算中心合作,聚焦重点行业,孵化人工智能原创模型,对建设方提供每年最高500万元的算力成本补助,每年发放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算力券”,支持计算中介服务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客、科研机构、高校等使用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和成都智能计算中心的算力资源。
“大型AI模型的预训练非常重要,项目训练产生的算力成本很高,而且有些企业的软件还面临与本土算力平台不兼容的问题。”李龙飞建议,政府也应该重视算力平台的适配。
新经济发展研究院iNED认为,政府应舍得投入,帮助中小创新企业突破算力瓶颈,善用平台网络汇聚多元算力资源,并支持创新合作模式,例如可推动AI大模型企业与芯片厂商紧密合作,加速大模型训练,加速GPU芯片国产化等。
产业发展也离不开投资基金的支持,深圳近期提出整合基金资源,组建千亿规模的人工智能基金群,备受成都同行关注。
对于企业而言,引起投资机构的兴趣是获得投资的第一步。云致资本合伙人罗超分析称,目前全球都在探索大模型创业的未来落地场景,如果成都能在大模型细分应用领域诞生一些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优秀企业,一定会受到资本的青睐。
人才资源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日,2023年“成都市产业圈构建与强链人才计划”申报启动,涵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含车载智能控制系统)产业链”。同时,一些企业也在推进人工智能人才的发现与培养。
记者从腾讯了解到,“2023腾讯开物人工智能全国公开赛”将于今年5月至12月在成都举办,由邀请赛改为公开赛,报名通道向全国高校学生开放。目前已有68所高校报名,预计有100多支高校队伍参赛。电子科技大学已有300余名学生使用该课程学习,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的用户量也在不断增加。今年,该课程将向成都更多高校开放。“除了理论学习,我们还提供实战训练平台。”腾讯“开物”平台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课程免费提供给高校,并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参与本地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目前,人工智能教育也在中小学全面普及,各类青少年信息化大赛如火如荼地开展,甚至出现了中小学生在信息化大赛中成绩超越高中生的案例。记者调查了解到,与民众对人工智能的热情相比,目前当地中小学的人工智能教育面临着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匮乏等诸多挑战。一些学校非常期待与政府、企业合作,探索一条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之路。
对此,德国新经济发展研究所iNED建议,鉴于大模式对教育和就业的影响,应加快推动学校与产业之间更广泛的交流与联系,以创新溢出赋能教学提升,以产业需求引导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