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面包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葡萄牙传入到明治时代的兴起

日期: 2024-08-24 21:08:35|浏览: 399|编号: 6198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众所周知,日本人的主食以米饭为主,是典型的稻米文化,而面包则属于面食。日本人为何如此喜爱面包,甚至发展出自己的面包文化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日本的面包。现代的面包最早是由葡萄牙人传入日本的。1543年,葡萄牙人登陆长崎,给日本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面包就是其中之一。但由于江户时代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面包在日本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几乎没有日本人将其作为主食的记载。进入明治时代之后,日本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面包。后来他们从美国、德国学习了面包的制作方法,面包才逐渐在日本发展起来。

主要原因是日本在战争时期被迫向西方打开国门:战国时期,面包随着基督教传教士传入日本。19世纪中叶,烘烤后水分较少、便于携带的面包成为日本的战时军粮;明治时期,面包正式成为日本军粮中的重要军粮。二战后,饥荒时期美国送来的小麦粉,使面包成为日本的救灾物资。日本学校以小麦粉做成的简易面包棒作为学生的午餐,影响了整整一代日本人的饮食习惯。

从传教士第一次踏足日本,到荣川秀次的艰难尝试,到德国战俘的面包房,再到美国对日的“小麦战略”。日本人从稻米文化圈的忠实粉丝逐渐变成了面包文化的爱好者。千百年来的饮食习惯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被更替、改变。如今,面包已经牢牢占据了日本第二大主食的宝座,但这场关于食物的游戏并没有结束。面包随时都有可能取代大米,成为日本最重要的食物。回顾面包在日本的发展,其实就是在浏览日本近代对外交往的历史。这段历史光怪陆离,充满想象,读起来非常有趣。

日本面包的口感柔软,主要是因为日本没有像欧洲那样将面包作为主食并需要长期保存的历史。正是因为没有面包皮必须坚硬的先入为主的观念,才发展出了以口感为重的软面包文化。此外,还有热狗面包、三明治面包等,都非常有特色,里面的馅料也很日本,比如炸猪排,甚至荞麦面。虽然日本不缺少美味的西式面包,但最能代表日本面包文化的,还是适合日本人口味的日式面包。

日本面包在印尼、韩国等地也很受欢迎,许多日本企业都开设了多家分店。在阿联酋迪拜,从日本学习技术、进口材料的日本面包连锁店也很受欢迎。总之,正是因为日本不断更新推出新的面包品种,才形成了独特的面包文化。你对日本的面包文化有什么看法?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