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电商:继团购泡沫后,资本疯涌下的新挑战与倒闭潮

日期: 2024-09-05 13:05:20|浏览: 33|编号: 6390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在中国消费转型升级的浪潮中,继团购之后,奢侈品、泛奢侈品网站成为资本疯狂追逐的对象。

继团购热潮之后,资本纷纷涌入奢侈品领域以及泛奢侈品B2C电商领域。

但最新消息是,瞄准这一市场的呼哈网因高管出走、网站被黑客入侵、员工工资发不出去等原因破产。奢侈品B2C电商尊酷网总裁侯宇江对创业邦表示,现在资本环境太差,团购泡沫刚刚破灭,资本又开始涌入奢侈品(及泛奢侈品)电商。那些不懂花钱、乱花钱的,肯定会再次破产,“因为短期内失去了再融资的可能。”

2011年,奢侈品网站融资消息接连被曝出,据不久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23起与珠宝、箱包、服装等奢侈品相关的投资事件,已披露资金的21起投资事件合计投资金额高达5.29亿美元。

轰动一时的电商融资消息,来自走秀网。继2010年3月获得国际顶级风险投资公司KPCB 2000万美元投资后,走秀网8月再次宣布获得1亿美元B轮融资,领投方为美国知名私募基金华平投资,KPCB跟投。公开资料显示,京东在2009年获得2100万美元B轮融资,阿里巴巴在2004年获得8200万美元B轮融资。“创下了中国电商史上最大B轮融资纪录”,有媒体如此描述。

扔钱,扔钱,扔钱

奢侈品和泛奢侈品网站的投资热度不减,第五大道CEO孙亚飞对此颇有微词,“就像团购一样,今天5000万,明天1亿。”她认为这已经偏离了商业的本质,“一味的依赖金钱会产生很多泡沫,上市把烫手山芋交给股东,然后一走了之,是死路。”

她认为,瞄准这个市场的B2C电商,绝对不可能像团购那样,突然出现爆发式增长。“不可能满大街贴广告,指望明天一大群人咬着牙买下价值几万元的包包。”这个行业很难强行增长。但她相信,它的发展速度并非慢到无法形容。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发展的行业。

2008年,孙亚飞看到一份数据,2000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大概是5亿美元,但到了2008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继日本之后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此前,曾在华尔街投行设立的PE基金中短暂投资过的孙亚飞判断,这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孙亚飞多次接触风险投资家,2011年《经济观察报》曾这样描述:“我很失望地发现,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个行业,几乎全是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美国、法国等地的类似网站迅速火爆起来,每年2亿到3亿美元的规模,风险投资家普遍认为中国一定能做到。一些风险投资家不仅期望过高,还加上对赌协议作为附加条件。

“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奢侈文化2000年才开始在中国出现,但在欧洲和美国却早已根深蒂固。”孙亚非回应道。

她告诉创业邦记者,大部分从京东模式中“获益”的风险投资人,都是抱着乐见突然出现一个爆发式市场的心态看待这个行业,犯了跟她做投资人时一样的错误,看一堆数字,看浮在表面的东西。“自以为是地分析,以为自己懂很多。其实你根本不懂这个业务。”

在奢侈品网站投资热潮中,一个现象是,专注于奢侈品的B2C电商仅剩下极少数,包括友众、尚品、尊库、第五大道等。

融资方面,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除了奢侈品B2C电商获得最大笔投资的尚品(2011年7月由程力资本领投,C轮融资5000万美元)外,2008年初上线的第五大道,并未募集任何资金,此后一直依靠自有资金发展;2011年4月上线的尊库,其启动资金来自盛世聚龙创始人闫志峰的200万天使投资。

大部分所谓的奢侈品B2C电商,或者打着奢侈品电商概念募资的B2C公司,主营国际二三线时尚百货,也销售少量奢侈品。外界将其归入泛奢侈品网购阵营,如走秀、唯品会、ihush、银泰、聚丰尚、佳品等。其中唯品会、ihush为代表,营销采用限时特卖概念,即VP(原型来自法国)模式。

获得华平投资两个月后,走秀网CEO季文宏在北京三里屯SOHO接受创业邦采访时表示,走秀网奢侈品占比大概30%,但他们并不想被称为卖奢侈品的网站,而是定位为卖中高端时尚百货的B2C店。三里屯SOHO是走秀网在北京的分店。谈及垂直奢侈品网站,季文宏坐在会客室里对记者说,“除非你愿意长期押注,对吧?可能我们一些同行觉得这个东西有未来。”

大量投资集中在泛奢侈品B2C电商领域。尊酷总裁侯宇江表示,他们其实在上半年就获得了3000万元的首轮投资。“看到别人首轮融资就融到几千万甚至几亿美元,我都不好意思说。”

一位化名易蓉的业内人士称,一些奢侈品、泛奢侈品电商宣称融资数千万美元,“其实都是骗人的,拿到的钱没有披露的那么多,有的甚至一分钱都没拿到”。

此外,为了招商引资或者迫于投资者压力,他们不惜砸钱打广告拉动销量。“佳品花了3​​000万做广告,成交3700万;尚品花了3700万做广告,成交4000万。”奢侈品B2C电商客单价在1800多元,尊库达到3000元。泛奢侈品B2C电商客单价大多在100多元到600元之间,唯品会最低客单价为160元。易容表示,这类电商客单价普遍呈下降趋势,“投资者要的是业绩,拼命想提高成交额。”

走秀网原副总裁龚文祥对本刊记者表示,电商进入奢侈品领域肯定是大有可为的,是消费品市场的大趋势,“但电商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你是否找到了正确的节奏。”

2011年12月中旬,艾瑞咨询发布《2011年中国奢侈品网络购物行业研究报告》称,2011年中国大陆奢侈品网络购物交易规模(C2C与B2C合计)将达到107.3亿元,实现年均68.8%的增长。不过,龚文祥对这一数据并不认同,“实际的市场份额很小,小到可能只有10亿、20亿。”

2011年11月,京东上线奢侈品网站。龚评论称,这或许是迫于盈利压力,迫使他们做出错误的选择。京东销量大,低买低卖,用户获取成本高,因此利润空间有限。“以为平均订单价值几千元的高端产品就能带来高利润,其实是另一个误区,因为市场还没上升到那个水平。”

龚说,2008年,中国电商的平均客单价是80元,80%的人只能买100元以下的东西。他觉得这个市场太小了,这个生意突然变成奢侈品了,节奏太快了。龚说,现在中国电商的平均客单价只有150到200元。“从时间上看,主流消费趋势还没有达到人们买500元、1000元的东西的地步。”

龚文祥表示,在奢侈品、泛奢侈品B2C电商中,唯品会是最成功的,很可能会在元旦后上市,“只是定位的问题。”

他说,唯品会表面上卖的是奢侈品,看起来很高端,但实际上它的平均客单价一直在走低,从300元降到了现在的160元。相比之下,奢侈品只占时装秀总客量的5%到10%,但它的平均客单价一直在上涨。2010年他离开时装秀的时候是300元,“现在是500、600、800……(据季文宏自己说,已经接近600元了)”

“无论是奢侈品,还是泛奢侈品B2C电商,还是VC,想法都不一样。”龚文祥表示,很有可能团购泡沫破灭之后,又会开启新的泡沫。

先天缺陷

2011年3月,被誉为“中国电商之父”的老荣(王军涛)在北京的一家咖啡馆与我交谈,在谈到电商泡沫话题时,他说最危险的一种是“纯信息服务或者提供二手信息、各类城市信息的电商”。他认为,这个行业门槛低,大家都觉得好做,谁都可以做,结果大家就拼钱。当时他说,“我觉得团购就是这样的。”

在“低门槛”生意惨淡之后,主打高端产品的奢侈品网站正面临高门槛的考验。

2007年,孙亚飞从华尔街回国创业,仅用三四十万的资金创办了第五大道。她总结了当时VC们的顾虑:

第一个问题就是奢侈品网购的支付渠道不畅。2009年,所有信用卡在第三方平台开通的每日支付限额都只有500元。“一个1万元的包,人们要分20单买,付款时间很长。”

二是平均订单金额高。“如果包裹丢了,快递员带着几万元的包裹跑了,物流公司怎么赔偿你?”物流压力大,不支持货到付款。

3、“中国假货无数”,消费者对网购奢侈品尚未建立信任。

“风险投资家认为你的产品太贵了,人们不信任你在网上卖的东西。你需要很长时间来培育这个市场,积累你的声誉和知名度。”

最严重的问题是奢侈品的稀缺性和供应链的短缺,这是奢侈品行业的一大缺陷。品牌商非常担心线上销售会不会破坏他们的定价体系;关键是他们长期培养的品牌形象可能会受损。第五大道刚上线时,孙亚飞就和中国的品牌商们探讨过线上销售,“但都碰壁了”,她说。

前述化名易容的知情人士透露,2010年,京东计划上线奢侈品店时,刘强东曾通过公关公司花费50万欧元,希望与Prada等奢侈品品牌负责人见面,商谈合作。“花了钱之后,Prada的总监来了,但聊了几句就走了。”这或许是刘强东本人未证实的传闻,但传递出的信息是,货真价实,一货难求!

“贝克汉姆和章子怡要等两三年才能订做一件爱马仕,我去找LV集团说,‘兄弟,给我5个亿买LV。’不可能,它只在专卖店销售,只为优质客户提供服务。”2011年10月,侯懋江这样说,当时尊库还没有把办公室搬到北京霄云路鹏润大厦。

意大利+部分美国代购+国内贸易商代购,是国内奢侈品B2C电商的商业模式,靠低买高卖的汇率和差价赚钱。

第五大道刚开业时,货源主要来自品牌商,品牌商收购过季货品。过季货品打折,网购可以打五折到六折,这显然比国内专柜便宜。“不管品牌商怎么压,他们(经销商)都会卖,增加现金流。”孙亚飞说。

“风险巨大。”龚文祥称,据他了解,至少在化妆品奢侈品领域,目前还没有哪家国内电商直接获得品牌授权在线上销售。他认为,目前国内销售奢侈品的电商大多尚未形成规模,一些品牌方可能还会认为,这类网站有助于消化自身库存。但如果一个品牌线下赚了100亿,而某家电商正向10亿、20亿的销售规模迈进,品牌方难免会认为,这影响了其线下销售。

龚文祥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进入这个市场并成为行业老大的电商,可能会被不止一个品牌告上法庭,并因巨额索赔而损失惨重。另一种可能是,只有一两家大型电商获得线上销售权,其他电商的供货渠道将被关闭。

但ihush发给创业邦的一份文件对此却有不同的描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品牌被商业集团(如历峰集团、LVMH集团)收购,被视为奢侈品商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结果,它们已经偏离了奢侈品的路线,变成了昂贵的大众消费品。

孙亚飞觉得,垂直做奢侈品B2C电商是无奈之举,“像京东那样创造‘神话’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更不可能再创造一个淘宝,我们只能做深、做精。”

规模扩大的危险

老荣说,开办一个什么都卖的网上超市类型的电商,会不会形成泡沫很难说,但非常危险。当当、卓越、京东都在往这个方向发展,但各自在不同的行业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未来三五年不会有什么大的灾难,除非决策层愿意留下来干点别的,出去跟人拼了,这个很难说。但现在有人说,京东这么棒,我也要做,它有3个亿我也投3个亿,我觉得不行。你有钱,但是你没时间去攻克它攻克的难关,去整合它的产业链。这些东西都是水底下的大冰山,不是吹一口气就能做到的,也不是光靠钱就能解决的。”

再要找到这样的路,“我们需要有很强的综合资源能力”。第一,要对每一条产品线有一定的掌控力;第二,物流配送的要求非常高,因为我们什么都卖,所以对仓库的要求和过去只放打印机的仓库不一样;第三,满足客户综合要求的能力非常高;第四,还有一个最严峻的挑战,什么都卖,一般来说利润比较低,“家乐福的毛利肯定比新光天地低。所以你的管理能力和成本控制要求很高。跟供应商合作松散的线上超市模式,其实很难做下去。”

2011年3月和8月,经过两轮密集融资,走秀正向着千人团队的平台型公司奔跑。坐在客厅里,计文宏显得有些疲惫,“我们要跑得更快,规模更大。”

计文宏希望时装秀能成为大悦城和新光天地的结合体。与此同时,时装秀攻势转向线下,除了取得国外品牌在华独家经销权外,还与部分品牌进行股份合作,50%的业务业态放在供应链建设上。2010年,时装秀还创办了DM杂志《秀PLUS》。“我们不能完全把自己定位为电商。”计文宏说。

业内人士担心,时装秀触角太多,产品线太长。“如果你什么都做,最后可能就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了。”

龚文祥认为,如果做不到亚马逊、淘宝那样的规模,过早地延伸产业链很可能只是摆设。接受本刊采访的数位业内人士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现阶段,邹秀江应该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去获得这个市场,而不是盲目扩张。在易容看来,与大多数泛奢侈品B2C电商相比,邹秀江的优势在于“拥有对供应链的掌控能力”。

对于电商泡沫论,老荣持乐观态度,“现在正是春夏之交,会有一些小波澜。”

他认为,在互联网领域,不太可能再出现像2000年前后那样的全球性崩盘。餐饮行业非常成熟,每天都有店开张、关门,但从来没有人说过这是泡沫。他的建议是,电商不应该由资本驱动。现在是商品社会,你可以用自己的手段积极参与到这个竞争中来。

他说,哪里有不平等,哪里就一定有不合理之处。“如果你在商业领域挑战不平等,你就会有商机。如果其他地方也存在不平等,那肯定会导致毁灭。”

为什么人们喜欢在淘宝购物?他们都说这是一种很好的体验。这种体验意味着你和卖家现在处于平等地位。你不必在收银台排队,不必看服务员的脸色,甚至不必准时到达。

“你可以很自由、很平等,甚至可以直接反击他,服务不好,你可以给他差评。这种游戏规则在不平等的商业结构下是不可能存在的。也就是说,你的话语权和家乐福的完全不对等。但在互联网上,你的话语权甚至可能大于他的……”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