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马仕单车被中国人抢空,奢侈品消费力惊人,寺库却面临困境

日期: 2024-09-08 00:04:44|浏览: 47|编号: 6448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售价16.5万元的爱马仕自行车被中国人抢购一空。爱马仕官方称,“目前中国大陆暂无自行车,正在从法国运往中国大陆。”而且爱马仕还挺“贴心”的,同时推出了三款配套产品:近7000元的凉鞋、4350元的卡包、10000元的手机壳,整套售价1万元。中国人的消费力甚至登上了《环球时报》头版。

2022年上半年,亚洲对爱马仕的营收贡献占到了爱马仕集团总营收的61%,中国是其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但奇怪的是,在中国人买奢侈品这么火爆的情况下,中国最大的奢侈品平台寺库却撑不下去了。破产、跑路、欠薪、楼盘荒废的消息接连传出。不仅50亿市值蒸发,其合作伙伴普拉达还申请冻结上海寺库名下1100多万元及相应价值的财产。中国人已经是全球第一的奢侈品狂热分子,寺库为何会陷入破产的境地?

卖豪车、卖飞机,寺库的秘密密码

在寺库北京总部,会议室的名字与其他公司不同,每个会议室都有一个“奢侈”的名字:“伯爵”、“香奈儿”……创始人李日学的办公室外,挂着一个闪亮的标签——“百达翡丽”,瑞士最后一家独立制表商。在创办寺库之前,李日学的经历几乎与奢侈品无关。

1996年,李日学从南昌大学数学系毕业,准备创业。200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烧毁了他的公司。火灾发生后,李日学坐在一片废墟的公司门前,拿着一张小凳子,不明白这么大的办公楼,为什么要烧毁自己的办公室。当天中午,李日学和员工们找到了新的办公地点。第二天,他们把办公用品全部买齐。

第三天,李日雪表示自己已经完全忘记了公司被烧毁的事情,他处理这件事情所表现出来的冷静与沉着,似乎预示着李日雪未来必将做出一番大事。

1997年,他在山东开始从事传统家电零售回收生意,一干就是十年,甚至从线下走向线上。也是从那个时候,李日学敏感地察觉到了中国高端奢侈品市场的商机。当时的中国人都爱买名牌,对外国大品牌比较迷信。

2008年7月,寺库正式上线线上线下,开启奢侈品分销业务。

2008年10月,李日学在济南开了第一家寺库线下店。刚开始,人们会带各种各样的东西来寄售,“冰箱、电视、玩具、珠宝、衣服、奢侈品……寺库就像一个杂货店。”但李日学很快发现,珠宝、名牌包、手表更值钱。于是,李日学和他的团队决定只专注于一个能给他们带来更多利润的品类——奢侈品。

客均消费如此之高,寺库怎么赚钱?李日学提出“瘾经济”。瘾君子最明显的特征有三个:用心、用肾、用钱包对产品上瘾。寺库的商业逻辑是,首先提升瘾君子的认同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来对地方了;其次,通过挑剔的产品选择让他们上瘾;最后,用最优质的服务让“酷客”上瘾。比如,寺库在北京亦庄建立了亚洲最大的奢侈品鉴定中心。

在这家亚洲最大的鉴定中心,有擅长爱马仕等奢侈品配饰的鉴定师,有擅长劳力士等国际名表的腕表鉴定师,也有擅长卡地亚、宝格丽、香奈儿等各类珠宝、包包的鉴定师。李日学说,寺库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服务高端人群的需求。9月22日,寺库在纳斯达克敲响上市钟声,成为继阿里巴巴上市后,第一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电商股。

李日学与小米创始人雷军、乐视网创始人贾跃亭等人一同被《财富》(中文版)提名为“中国十大创业先锋”,被称为“掌控中国富豪全部生活的幕后老板”。

五年两次破产:慌乱自救无异于自杀

上市之后,寺库不仅没有长期享受好日子,反而越来越糟,上个月,寺库申请破产重组,这已是其上市五年来第二次破产。

今年7月,寺库还被法院列为限制性高消费企业,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被法院强制执行金额共计2191万元。据企查查显示,寺库的风险提示高达999+,涉案司法案件509件,其中90%以上寺库为被告。这些年,寺库的现状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糊涂。为了赚钱、为了生存,寺库一直追逐潮流,甚至把很多产品“逼”成奢侈品。

因为在李日学的规划和想象中,寺库不只是卖奢侈包、奢侈表、奢侈车、高端消费,还要赚高端人的钱。未来寺库会有四大板块——寺库商城、寺库智能、寺库金融、寺库拍卖。因此,寺库在线下门店、社区零售、金融、艺术、农业等方面都投入了不少资金。拿农业来说,寺库喊出“用奢侈品的标准卖水果”。2018年4月,初感定制版将在寺库商城正式上线。

除了定制版的褚橙,还有用工匠精神找到的极致奇异果,以及一年只卖15天的有机蓝莓。然而,寺库恰恰忽略了用户对水果的需求,那就是性价比。不过,刀哥发现,寺库农业公众号在2018年5月发布第一篇文章后,不到半年就停止了更新,这似乎间接证明了农业奢侈的失败。随后,寺库也尝试进入下沉市场,甚至在平台上销售谷物、火锅底料、零食等热门平价产品。

虽然号称是“奢侈品电商平台”,但在这里,你不仅可以花 2 万元买到 Gucci 包包,还可以花 17 元买到火锅底料、39 元吃米饭。2020 年,寺库也为了赶上直播潮流,做出大动作,在北京三里屯寺库大厦打造首个奢侈品直播基地,总展示面积达 7000 平米,并号称与 3800 个品牌达成直接合作。但最离谱的结局是,在快手首场直播中,寺库因被发现数据造假,仅卖出 10 分钟就被叫停。

以前,提起寺库,人们想到的都是高端、有品位的品牌,然而在多元化的尝试中,寺库迷失了自己。

寺库破产,互联网两大命脉尽失

为何顽固的垂直电商纷纷倒下?十年前,人们生活中遇到的任何痛点、问题,似乎都能借助“互联网+”模式得到解决。它们打出的口号,几乎都直击线下市场的软肋——“干掉线下菜市场”、“不让中间商赚差价”、“让假货无路可走”。但如今,“百亿级母婴巨头”米娅停止线上销售,车至宝拖欠员工工资、关闭大量门店,疑似跑路。

但很多人错误地把资本营造的狂欢变成了自己产品的优势。互联网的两大命脉:一个是资本,一个是流量。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回忆,当时连一个PPT都来不及做,整个投资10天就谈完了。随后3年,每日优鲜拿到了30亿融资。钱到位后,每日优鲜在近20个城市拥有1500多个前置仓,并经常发大额补贴抢流量。

这两年,叮咚买菜的融资过程艰难得多,创始人梁昌林透露,6个月内见了150多家投资机构,没有一家愿意投。寺库的融资也赶上了当年的好时光,2014年融到1亿美元,一年后又融到5000万美元。不可否认,借助互联网的资金优势,很多互联网玩家可以绕过转型行业的硬骨头,通过搭建平台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这让互联网玩家得以超越传统玩家,成为新的行业巨头。

但当钱没了,精彩的故事就很难再继续讲下去了。今年6月,每日优鲜的一次管理层会议上,就曾出现过一场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这笔有限的钱是给供应商,还是给员工。

7月28日的一场线上会议上,每日优鲜欠供应商20亿,900名员工突然被告知公司将解散。今年初,黑猫投诉平台共计有约8800起与寺库相关的投诉,短短8个月内,这一数字激增至17270起,几乎翻了一番。有人在“1818黄金眼”上投诉,自己在平台上花了7万多元买了一个包,但最后没收到买的包,点击退款时,被告知系统正在维护。

这就是当资本和流量都不再存在时最真实的写照,当资本的宠儿被资本抛弃时,买单的往往是曾经支持他们的供应商和用户。

2021年开始,供应商开始集体维权,寺库被欠的钱从几十万到几千万不等,没有了自身的造血功能,单纯依靠资本输血根本无法维持长远发展。

如果一味的把互联网模式当成万能的,甚至拿来收割不同行业、不同用户,必然会破产,当时代的红利没了,一切又将从头开始。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