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轻奢珠宝:施华洛世奇、潘多拉、APM Monaco 为何如此赚钱?

日期: 2024-09-16 23:03:10|浏览: 291|编号: 6625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它不是浪漫求婚的必备品,也不是周大福逢年过节必收的礼物,全球最赚钱的珠宝品牌,就是施华洛世奇、潘多拉、APM,被誉为轻奢三巨头。

它们有着相似的海外背景和时尚定位,售价上千元的款式每月更新,各自在热门平台上都有自己的招牌热销产品:天鹅吊坠、DIY串珠手链、六芒星项链。

消费者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一半的帖子提供购买指南,另一半则喊话:不值这个价,赶紧走吧。

经常被诟病为骗局的轻奢珠宝的处境却十分微妙:虽然处于珠宝鄙视链的最底端,但它过着比想象中更舒适的生活——毛利率高达70%,堪比爱马仕。

前有施华洛世奇,后有APM,轻奢珠宝企业一直梦想着IPO。

本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

1、轻奢珠宝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意?

2. “诱骗”消费者付款需要几个步骤?

3. 轻奢珠宝遇到了哪些问题?

01 三大业务

在中国,珠宝品牌的经营方式大致有三种:1、做奢侈品;2、卖黄金;3、装高端。

从事奢侈品行业的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生高贵,一种是通过努力工作获得的。

前者有历史底蕴,能讲述皇家御用的传奇故事,卡地亚、梵克雅宝、宝格丽等均属于此类;后者则以比拼材质成为新精英,能从文具店晋级为钻石之王,得益于那颗传奇的128克拉黄钻。

黄金卖家以周氏兄弟为代表,周大福、老凤祥、老庙金、周大生等品牌牢牢占据市场份额前列。

平价奢侈珠宝品牌则走了第三条路,假装是高端品牌,但实际上使用其他更低成本的材料来获得更高的利润水平:

(1)不保值材质:以三大轻奢珠宝巨头为例,施华洛世奇的“人造水晶”其实是一种铅玻璃,潘多拉、APM则以银为主要原料,致使轻奢珠宝屡屡被诟病“材质不值钱”,沦为“败家子”。

(2)利润率高:虽然原材料价格低廉,但产品售价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低成本+高定价的结果是,这些品牌的平均毛利率可达70%以上[2]。

轻奢珠宝不是不想成为周大福,而是对于他们来说,黄金和钻石都是遥不可及的生意。

首先,黄金是硬通货,价格极其透明,品牌很难有溢价。

当黄金珠宝店里的电子屏幕不断播报着实时金价的时候,品牌商只能和消费者算账,素金首饰(即没有镶嵌首饰的首饰)基本逃脱不了“金价*克重+加工费”的定价逻辑。

因此,低溢价、低毛利成为黄金珠宝品牌的共同特征,上游黄金矿业平均毛利率达50%,而下游品牌商仅为20%左右。

为了提高盈利能力,黄金珠宝品牌只能从事特许经营业务,向经销商赚取额外的服务费。

在带“周”字的黄金珠宝品牌中,毛利率较高的品牌,加盟店比例一定非常高。周大生拥有4000多家门店,加盟比例达94.71%,周六福更是高达98.14%,整体毛利率高出行业平均水平十几个百分点[3]。

而钻石则进入了另一个境界——与婚姻、爱情场景紧密相连,成为一种必需品。

结婚必买钻戒,是整个产业链长期市场教育的结果。上游是戴比尔斯的“钻石恒久远”广告词,下游是蒂芙尼在电影中的疯狂植入,如《钻石恒久远》、《钻石恒久远》。《国王与王后》中,英俊富有的市长儿子包下了整个蒂芙尼销售厅,向女主角求婚:选一个。

真爱无价,而钻石才是衡量爱情的最佳方式。成立仅十年的DR钻戒,凭借“男人一生只能买一只”的营销策略,让母公司Dia成功上市。

做男德榜样是有代价的,DR把低频率的钻戒生意变成了一次性生意,承担了结婚率下降带来的损失。

总体来说,黄金毛利率低,强调渠道能力;钻石毛利率高,但出货频率低,注重品牌,加之原材料价格昂贵,二者的准入门槛都很高,而白银则成为轻奢珠宝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

问题是,银的保值能力不如黄金,也不是像钻戒那样的结婚必备品,消费者为什么要花钱购买呢?

02 两种套路

答案已经写进了APM(以下简称APM)的招股说明书中。

APM是轻奢珠宝三巨头中最年轻的品牌,它的发展经历和施华洛世奇、潘多拉如出一辙,从海外家族传承的故事起家,转而贩卖本土的时尚美学。

这个法国南部家族的来历尚不清楚,但他们与中国的密切关系却是有目共睹的。招股说明书显示,APM不仅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中国大陆,而且其五家工厂全部位于广东省。

你在美国官网下单,然后从中国广州发货,难怪APM称自己是半个中国品牌[4]。

APM通过两种策略打造高端身份:第一,开设线下门店打造品牌;第二,花钱做营销。

先说线下门店,APM的开店思路很简单——进军高端商圈,与大品牌做邻居,招股书称其门店全部选址在高端商场和时尚奢侈品区,旅游零售店则开在机场或者市区的免税渠道。

2021年中国销售额排名前十的商场中,APM的出租率高达90%,唯一拒绝APM的商场是上海恒隆广场,毕竟这是郭敬明的心头好,更是戴比尔斯、宝格丽、卡地亚等高端奢侈品牌的集中地,堪称是“私家花园”。

商场里的店铺是天然的广告牌,大牌邻居也在无形中提升了APM的价值。商业地产也乐见这种情况发生,因为轻奢品牌往往能起到扩大客源、丰富业态的作用。珠宝品类则具有客单价高、位置小、楼层效率高的优势。

为了占得先机,APM不得不接受商场的不平等条约——高额固定租金或销售回扣,并支付较高者。2020年,APM租金相关开支高达3.7亿港元,占其总收入的2.3%,接近五分之一。

除了房租,另一项大开销就是营销。APM 很大程度上依赖明星代言和 KOL 推荐来提升知名度。仅 2020 年,APM 的营销费用就占到了营收的 10.5%。但要知道,营销狂魔 DR 钻戒今年的营销支出仅占营收的 7.3%。

、施华洛世奇与APM走的是同样的高端路线,由于重视线下门店建设和线上广告营销,轻奢珠宝品牌的销售费用率基本维持在40%-48%之间[2]。

因此导致APM的净利润率极低,报告期内,APM的毛利率稳定在75%以上,但净利润率却分别仅为13.3%、15.8%和7.9%。

辛苦赚来的钱都还没有暖和起来,就要交给房东或者对方。

精品都是包装出来的,但套路总能俘获人心。轻奢珠宝行业经久不衰,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施华洛世奇,这是为什么呢?

03 唯一的选择

并不是消费者愿意被坑,而是选择确实太有限了。

以银饰为例,项链起售价4000元,旅游景点外售卖的银手镯起售价100元,潘多拉和APM填补了两者之间巨大的价格区间空白,同样的预算,你只需要花1500元就能买到一只银质回形针。

施华洛世奇干脆定义了“人造水晶”这一新类别,成为该领域消费者的不二选择,其官网根据场景和送礼对象给出了送礼建议,直男们都说好。

轻奢珠宝的经验表明,在有品类而无品牌的市场中,一旦品牌知名度建立起来,就可以迅速实现套利,因为消费者别无选择。

因此在银饰市场,APM可以是富豪们娱乐的小玩意,可以是白领阶层出席重要场合佩戴的时尚单品,也可以是奉承、送礼的标准答案——至少避免了对方不认可而给品牌带来的尴尬。

成为唯一选择的关键是活出“社交货币”。

例如营销大师杜国英创立的小关茶,就走高端经营方式,一公斤茶叶售价为 6,000 元[6]。

小观茶的崛起也伴随着巨大的营销投入,广告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机场、高铁站随处可见。小观茶还采用了8位大师级师傅手工制茶的噱头,算下来每个人一天要炒一壶茶,全年要生产上千斤茶叶[6]。

虽然看似浪费钱,但小观茶却解决了中年职场人士的送礼难题,品牌知名度高,价格透明,不管老板懂不懂茶,都会感激你的好意。

2018年,成立仅四年的小观茶销售额达20亿元,而同年,经营20余年、拥有上千家门店的八马茶营收仅为7亿元[7]。

不过消费者的窘境大多都是暂时的,一方面是因为利润丰厚,竞争对手自然会增加,以轻奢珠宝为例,奢侈品通过子线、子品牌拉低价格区间,新进入的玩家也在学习前辈的打法。

另一方面,品牌本身吸引力不够。轻奢珠宝品牌崛起源于市场空白,靠营销拉动增长,但一旦剥去高端品牌外衣,快速发布的款式价值被盗版、替代稀释,产品品质也在下降,整体表现也并不如预期。

消费者还没来得及考虑银饰的保值性,就要担心氧化发黑、变色、钻石脱落等产品质量问题。

因此轻奢珠宝品牌在行业中的存在感其实非常弱,在中国,三巨头的市场份额加起来也不足1%,连周大福的零头都算不上,论品牌影响力,很难与卡地亚相提并论。

短短几年,流行趋势从施华洛世奇、潘多拉吹到了APM,但小红书上高评价的求助帖答案始终如一:买高品质的仿品,质量更好,不会褪色。

04 结局

“过气网红”潘多拉、施华洛世奇近年来都有了新的发力方向——养殖钻石。

与从矿场开采出来的天然钻石相比,人工培育的钻石是在实验室中压制而成,两者的成分完全相同,但零售价却更低,仅为天然钻石的三分之一。人工培育的钻石甚至宣称不开采,更环保。

我国是养殖钻石的主要供应国,占全球份额的40%,但下游消费端渗透率很低,只要“钻石恒久远”的共识还在,用养殖钻石求婚很难不让婆婆怀疑你的用心,不够诚信。

如果爱情婚姻场景行不通,时尚配饰或许还有应用空间。这也是轻奢珠宝品牌纷纷进军养殖钻石领域的原因,施华洛世奇从2016年开始研究养殖钻石并收购相关品牌;潘多拉即将在美国和加拿大推出全新养殖钻石系列产品。

故事又回到了开头,轻奢珠宝品牌再次找到了有品类却没有品牌的素材,为了重回时尚前沿,不惜付出昂贵的市场教育费用。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