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宜家宣布停止出版纸质产品目录。
70 年来,每年推出一本新产品目录是宜家的传统,2016 年产品目录发行量达到 2 亿册的峰值。但随着线上零售业务的兴起,纸质目录的读者数量持续下降。这一决定或许为时代又添一道泪痕,但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节约纸质印刷品、制作更精致、更易于传播的电子产品或许才是这个时代更友好的方式。
而且我们不必担心手边没有那本小册子(很多年前就已得到),因为灵感永远不会停止,仍然有许多关于家居生活的奇妙想法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随时获得。
☝️首先,宜家还在给我们提供新的思路
虽然已经制作了70年的宜家小册子已经停产,但宜家的网站、应用程序和公众号仍在运营。2021年《家居指南》电子版新鲜出炉。在宜家官网的“房间”页面,除了可以查看各个不同地方的“样板房”,甚至还能找到一些实用的操作指南,比如这份《户外家具保养指南》。
宜家官方号上也有很多适合中国家庭的布局方案,在用心推广产品的同时,还能解决我们生活各个角落的小需求,比如这个“厨房灯光设计你了解多少?”
图片来自上面链接的独立品牌
说到推广设计风格、普及设计理念,独立品牌自然是领头羊。像宜家,它们不仅销售产品,还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理念植入读者心中。即便你觉得这些品牌的性价比值得怀疑,或者在你所在地区买不到,设计案例都是免费的,你也能从中找到一些跳出日常生活的点子和概念,重新审视你的家和生活。
公羊:设计大师的杰作
设计大师、博朗首席设计师拉姆斯在德国博朗设计出了一个又一个经典产品,上世纪 80 年代他提出的好设计的十条标准,至今仍被设计界视为标准,606 搁架、620 沙发、621 边桌等都是拉姆斯贯彻自己原则的设计作品。
如今消费主义驱动的产品设计已经蔓延到每个角落,时不时打开网站看看这些已经存在了半个世纪的优秀设计产品,提醒自己思考什么产品才是真正需要的,是大有裨益的。
Muuto:个性与传统碰撞的北欧风格
Muuto 是一个在传统北欧风格基础上不断尝试创新的丹麦品牌,以持久的美感、功能性、工艺和真实的表达为特色,为冷峻的设计风格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虽然其产品内容不如宜家丰富,但风格浓烈而恰到好处。Muuto 的官网延续了简约的设计感,给人以舒适的观感,并设有专栏向大众介绍品牌的理念和想象力。
梵净
梵几是国内高端实木家具品牌,旗下网站还销售收纳用品、户外园艺等品类产品。梵几目前的三条产品线按照时间顺序逐渐演进,更符合高端现代时尚的审美,但我还是更喜欢最早的“土系”,这个系列家具用了很多藤编元素,会有更贴近童年的时光感,朴素简约的风格更符合我对居家生活的期待(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穷)。
梵几官网除了是门店,也是家居内容的资讯提供商。通过“梵几在家”专栏,呈现梵几家具融入不同风格家居生活的场景,与家居杂志的访谈很相似。至今已更新40多期。受访者家中的家具均为梵几品牌,但受访者对家和生活有自己的愿景,家具的选择只为更贴合内心的期待。“拜访”是创始人对不同设计师、手工艺人的采访,除了设计行业的从业者,他还会拜访牛仔裤制作人、工厂实验室老板等有趣的人。
土线藤椅在主人家中失而复得
另一家我喜欢的国内设计师品牌网站是 Lost and Found。相比于拥有不同风格产品线的凡基,它的产品设计语言更加一致,当然也意味着风格相对固定。Lost and Found 创立之初,是针对二手/旧物品进行改造而设计的,即便是现在,它的产品风格也给人一种亲切感,仿佛是多年前与老熟人重逢。日式设计风格赋予家具温暖。不同于凡基的土系,Lost and Found 的设计语言更加干练直接,虽然少了一些现代感和时尚感,但也多了一些实用可靠的稳重感。
Lost and Found 也提供了一些空间案例,相对于梵基来说比较少,但是家具很好的融入到了居家环境中,很有生活感,也可以和其他品牌的家具搭配,看着很舒服。
人造的
造作是一个销售设计师家具作品的平台,从碗碟到电视柜,应有尽有。在造作的“灵感与故事”栏目中,还可以看到“吊灯实用特辑”、“三个美丽的玄关”等来自设计师的设计创意。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独特的家具和布局创意(比如带穿孔板的衣柜),布局和拍摄风格更像是“样板房”。有些创意是否实用,还是需要自己判断。
如果您不习惯时不时地查看网站上的更新,另一个解决方案是关注您最喜欢的品牌的社交媒体帐户,这些帐户通常会分享引人注目的布局。
小地毯拼布生活方式杂志
除了从城市街头报摊或电商渠道拿到的简体中文家居杂志,比如《安迪》、《先综》、《IDEAT 理性家居》外,我也经常翻看来自台湾和日本的家居杂志。这两个地方的杂志风格比较类似,偶尔出现的收纳专题、多用途专题很适合我们现在需要充分利用空间的情况(尤其是在租房)。
台湾
台湾文创市场近十年发展迅速,不少杂志品牌担负起向大众传播设计美学的重任,中文内容对一般读者也更为友善。
《》以设计视角探讨生活、建筑、空间、物品中的设计美学。因为杂志名字叫《设计购》,里面也有品牌和产品的独家专访,读者可以更深入了解品牌和产品的细节。
除了出版杂志,我们也在网站上刊登设计师专访,提供更多即时的生活灵感,大家可以经常来看看。
生活
《La Vie》在法语中是“生活”的意思,杂志的视角正如其名字一样,更加国际化、开放,对设计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回归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从建筑、空间布局到家居用品,内容包罗万象。
《La Vie》总是从一些日常细节切入更深的视角,让读者不断思考。比如2020年上半年第193期,在《共同生活的可能性》专题中,就采访了几位对居家环境有自己独特安排的受访者,介绍了空间布局和最初的想法,也提到了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的布局新见解和发现。延伸到在特定时期,我们所处的建筑和空间,不再只是建筑装修之初所定义的单一功能。日常的居家环境突然不再日常,也会让人们开始更多地重新思考自己、家人与共享空间之间的关系。
La Vie在自己的网站上提供了更多领域分类的新闻,涵盖了城市、建筑、生活、时尚、设计等各个方面。
日本
日本的居家生活杂志简直是一片红海。习惯了国内家居杂志中平凡的资讯后,日本的生活杂志绝对能给你耳目一新的体验。除了注重更细致的生活方式品味的时尚杂志(例如:百年老店《女性画报》),也有更偏向潮流生活资讯、生活产品消费推荐的杂志。
生命科学
LiVES是一本日本的家居杂志,是下面介绍的杂志中家居领域最垂直的一本。几乎每一期都是围绕着家装风格这个主题展开的,内容比较专业,包括户型图,每一期都围绕主题提供了很多详细分析的参考案例,图片拍摄和图文排版都非常精致。
卡萨
Casa是一本在建筑、设计、时尚等领域备受关注的明星杂志。建筑、设计、生活融于这本杂志之中,每一页都让人惊艳。每期的主题都蕴含着大量的生活资讯。你不需要任何设计领域的专业知识(你只需要看图)就能消化杂志主题中提供的有趣新知识。我通过“看图”学到了很多生活技能,比如如何洗运动鞋……(不懂的时候也可以用翻译软件的图片识别功能)
回家
对于不懂日语的我来说,《Come Home》更像是一本日式样板房展示手册,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介绍家居装修、亲子内容。图文排版简洁干净,合理的留白平衡了多图的杂乱,哪怕你一句日语都听不懂,也能专心做个视觉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