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街,又称国子监胡同。
过去,这里提到的原因大多是孔庙和国子监的历史功绩。尽管有一些口碑不错的小众店铺,但很少有人会讨论这条街。今年夏天,随着东方原创植物香氛品牌“冠夏”新店在此开业,这条街的人气迅速提升,社交媒体上的拍照率极高。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文脉,国子监街一下子成为“北京购物必去的地方”。
徜徉于此,感觉百年都城散发着自己独特的沉淀,似乎看到了一幅别具风味的生活新画卷。
01
不到700米,700多年
如果说三里屯、王府井、国贸代表了一种北京,那么国子监、北新桥、东四则有着完全不同的北京魅力。这种魅力,只有走在老北京绿树成荫、古朴庄严的街道上才能感受到。
国子监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这是一条东西向的胡同。长628米,宽6米。东接雍和宫,西接安定门,南接方家胡同,北接五道营胡同。不熟悉的人绝对不会想象,在一条不到700米长的街道上,留下了中国700多年历史的痕迹,也正在描绘着大众生活的新潮流。
△ 国子监街古迹分布图
这条曾被乾隆称赞为“京城最仁地,国子监最仁地”的街道,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子监和孔庙坐落于此而得名。它们实际上是一个整体,东有孔庙,西有国子监,是古代“左庙右学”规定的体现。
前者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是元、明、清时期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我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遗址。后者建于1302年,为元、明、清三代皇帝所持有。该庙是全国祭祀孔子的场所。寺内现存石碑198块,记载了元、明、清历代进士5万余人的姓名。
△ 国子监街
国子监街形成于元代。明清时期曾经历“成贤街”等更名,民国后又恢复原名。此外,街上还留存着许多历史遗迹:画牌楼、明代火神庙、屠屠庙、建昌巷等。
2003年3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配合市政维修对国子监进行挖掘修缮;六年后,这条古街在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名列第一。 2019年,由于旧建筑部分损坏,胡同内违章建筑残留,国子监街东段再次进行整治提升。经过多次整修,国子监街成为北京唯一保存完好的牌坊街。
700多年后,作为昔日的最高学府、如今的国学圣地,这条不到700米的街道延续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文脉,塑造了新的人文根基。每次踏足这里,我都会感到平静和尊重。
02
一条包容性的商业街
北京的胡同不仅诠释着人文风情,还在首都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商业作用。有的沿袭传统,一脉相承,比如大栅栏——“京城的精华就在这里”;有的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业态结构的变化,面貌焕然一新——如南锣鼓巷;有的洗尽风头,在新时代归于沉寂,比如阜成门、西四。
国子监街道片区属于第二类。由于其深厚的教育历史渊源,且地处通往雍和宫风景区的必经之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同的业态应运而生,并在不同阶段的消费环境下形成。个别邻里特色。
1. 早期中国研究与民俗
依托国子监街重要的寺庙建筑和佛教文化,并受到附近竞相雍和宫街街区的影响,前几年国子监街的特色和消费关键词主要强调国学、民俗、风水等概念。
长期以来,命名、算命、佛教用品等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工艺品、展览等主导业态,以及餐饮、零售等辅助业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支撑。娱乐服务业。 “明王斋、智慧亭、圣堂轩”,不少学生、文化学者和书画专业爱好者慕名而来,沉浸在这个国学主题街区;这里有酒吧、画廊和出售兔子的民俗商店,游客可以舒适地享受这种体验。一条古朴而热闹的街道。
△至今仍保留的“风水牌”
△ 国子监街上开了很多年的老店——古董器皿家具
2.更新生活和作息
国子监街依然保留着老北京的气息,几家有情怀的小店选择在这里扎根。 “风水街”的气息消失了,反而多了“日常不寻常”的味道。这些商店和街道之间有一种共生的默契:只要他们的店门打开,街道的基调就在那里。
2008年开业的Lost & Found,可以说是邻里美学发展的起点。 “国子监街42号”是其第一家店。它以生活场景为主题来销售家居用品,仿佛要还原一个找回失去的情感的过程。经过近几年的改造,中式庭院与日式风格相结合,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新的生活灵感。
△ 帝国理工学院失物招领店 ©品牌官方
同样成立于2008年的独立设计品牌以“不花哨的装饰,但有品质的”为设计理念。以棉麻服饰为主,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穿着,简单的剪裁传达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衬托出这条街道的宁静。
△©品牌官方
好白店,一家只卖白色商品的商店。自2014年起它就一直位于帝国学院街的最前沿,至今已经有8年了。从清洁用品到服装,从香氛用具到家居用品——33平米的空间里已经销售了超过23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品牌的数百种产品。用纯白的力量宣告“生活是白的,白就是好”。
△ 好百店©品牌官方
3. 流行艺术与美学
时代的发展注定会导致旧观念被抛弃、新观念被塑造。观念影响着不同世代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当一批带有新口音的店铺开始在国子监街上开店时,这条街就有了新的故事的开始。
关夏TO注定是正在讨论的新故事的主角。作为诞生于北京的东方植物香氛品牌,用东方古建筑来呈现品牌性格似乎是天作之合。当这个品牌新店开业的推文标题是“你好,这里是帝国理工学院”而不是强调品牌本身时,似乎把这条街带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 看夏天 ©品牌官方
今年7月,LIANG在国子监街开设了品牌首个线下空间。这是一个致力于将文物的精神和仪式带回生活的原创设计品牌。 “胡同与春木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承载着时间和记忆。在边界相对开放的胡同里,相遇、相识变得有机、自然。”这就是创作团队决定在这里进行更深入研究的原因。
△椋木©品牌官方
“国子监57号”是国子监街上最难找的店之一。低调,却又别具一格,镜面门内有一个非常时尚的私人展厅。前厅为展览空间。自年初开业以来,已举办石雕展、丝路玻璃器展;后厅是一个露天庭院,在这里您可以在艺术的熏陶下享受这里的悠闲与宁静。
△57号艺术空间©品牌官方
当你再看一眼国子监街,你就能明显感受到它的包容性——环境氛围会影响店铺的气质,店铺之间也会相互影响,从而吸引新的消费群体。
正如复合艺术空间OCDC@37的管理者曾言:“对于一个未来将品牌策展零售作为重要商业化方向的新空间来说,这里的品牌邻居是天然的背书。”
03
共生生命新图景
国子监街拥有北京胡同最原始的面貌。茂密的古槐屏蔽了缓慢的生活节奏,自然隔离了主街附近喧闹的人流。似乎当你走进这条街的那一刻,你就远离了城市的浮华和喧嚣。胡同有这样的魅力:它让你觉得胡同的存在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生活。
这条街上的“迎送”店铺,无论是老牌多年的还是新兴的,似乎都成为了国子监胡同里的“生活工具”。他们用自己的实用性,给这个街区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踏实感——平日里,你早起给自行车换新螺丝,在巷子里串几串,下午在楚木精致碗里选一辆适合自己家的自行车,然后去街对面的Land to Lord喝杯咖啡,用整个下午的时间等待日落。
△ 一家在帝国理工学院经营多年的自行车修理店
△近期正在装修的梵集家居
一位国子监的老住户说:“夏天一到,这条街似乎突然热闹起来,年轻起来。”近年来,繁集、OCDC等生活方式品牌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不仅让相同审美品味的新品牌聚集在一起,也让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住在胡同里,也让这条街上的原住民已经成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元素”。
小红书社区里有很多关于“住在国子监胡同”的讨论。他们会分享北京胡同的烟火,编写一份与胡同大叔的互动指南,体验后会淡淡地说:“漂到北京不容易,但也不容易”。这条胡同值得一去”。
△ OCDC@37与胡同居民
当一个街区的气质基因放大品牌的性格魅力,从而反哺一个街区的商业生态时,必然会发展出一个全新的生活社区——国子监街的新生活画卷就在这里。
在北京,胡同是它的过滤器。
漫步在巷子里蜿蜒的街道上,你会不自觉地期待前方被路口挡住的东西。在历史的熏陶下,国子监街又恢复了老北京街区的魅力,经历了以民俗、家居、审美为特征的不同商业经营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街区气质。新旧交织,不断培育。
在这样的环境下经营的品牌大多都有自己的风格——他们不在乎“花很长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更在乎自己销售的产品、能够营造的氛围以及人们联系了。这直指一个街区的生活图景,灵动而质朴,会让老街区焕发出新的人文气息。
北京的金秋是一年四季中这座城市最美的季节。
慢慢变暖的帝国学院在浪漫的秋日下等待着您的光临。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RQ商业观察室”(id:)始终关注城市商业发展,致力于传播城市更新、商业创新、都市人生活方式等问题。我希望与成千上万的真实商业人士联系,探索温暖的商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