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香奈儿:时尚圈八卦背后的战争与女性独立

日期: 2024-10-07 19:06:57|浏览: 312|编号: 7110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有人的地方就有流言蜚语。在完全由人类意志诞生的时尚界,八卦的光荣传统已经延续了数百年。

20世纪初,可可·香奈儿(Coco )在法国巴黎开始了她的时装设计师生涯。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香奈儿为代表的清新自由的服装风格得到了机会——一次残酷的机会。

20世纪初,可可·香奈儿(Coco )在法国巴黎开始了她的时装设计师生涯。 /图片来源网络

正如法国时尚潮流研究员多米尼克·古弗里( )所说,战争加速了女性独立的步伐。 “他们不得不穿着短裤,在家里和外面努力工作,养家糊口,维持战时经济的运转。 ”。

女人们争相模仿香奈儿的风格,宽松的针织毛衣和裤子在整个法国流行起来。然而,天才从来都不是孤独的。正当香奈儿事业蒸蒸日上时,艾尔莎·夏帕瑞丽 (Elsa ) 从美国纽约来到巴黎。

双胞胎之间的战斗

1924年,艾莎陪最好的朋友、法国达达主义画家弗朗西斯·皮卡比亚( )的妻子加布里埃尔()去一次试衣,结识了传奇设计师保罗·波瓦雷(Paul )。

尽管艾尔莎买不起她当时选择的几套衣服,保罗还是建议她借用它们——他不想错过向如此有魅力的女人展示他的设计的机会。

设计师埃尔莎·夏帕瑞丽。 /图片来源网络

奢华精致的服装激发了艾莎的灵感,她很快就成为了知名的独立设计师。不过,香奈儿第一次听说她的名字可能更早,因为他们都是文艺界名人经常光顾的餐厅和酒吧的常客,朋友圈也有很多交集。

不仅如此,香奈儿和艾尔莎还有很多相似的性格特征,比如坚强、独立、不羁、先锋。然而出身富裕家庭、从小就受到艺术熏陶的Elsa似乎更能与艺术家打交道,她的设计风格也表现出非凡的狂野与热情。

Elsa 著名的蝴蝶结毛衣。 /图片来源网络

从这个角度来看,她们本来可以在事业上“幸福快乐”,但香奈儿的性格和经历却教会她要花好每一分钱,不允许任何人觊觎她“时尚女王”的宝座。艾尔莎不仅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同时也激发了她体内最猛烈的蔑视因素。

和她的时尚指导弗朗西斯一样,艾尔莎没有接受过制衣和制版技能的正式培训。香奈儿称她为“做衣服的意大利艺术家”来嘲讽她;艾尔莎也不甘示弱。香奈儿的出身进行了反击,称他为“制造帽子的人”。

经典小香氛套装。 /图片来源网络

1931年的一天,香奈儿接到米高梅电影公司创始人塞缪尔·戈德温的海外电话。大制作人无法忍受好莱坞女星的庸俗着装,希望香奈儿能为她们设计一些优雅的衣服。

没想到好莱坞女星却认为香奈儿的设计太过沉闷无趣,拒绝在颁奖典礼上穿着。更让香奈儿生气的是,琼、葛丽泰·嘉宝、梅·韦斯特等不少人转身选择了艾尔莎设计的设计。裙子并成为她的忠实顾客。

此后,艾尔莎的事业在美国迅速发展。 1934年8月,她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时装设计师。

20世纪30年代中期,和Elsa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当他们共同的朋友、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萨尔瓦多·达利和让·谷克多宣布将与艾尔莎联手设计服装时,香奈儿的骄傲几乎崩溃了。

左边是,右边是。 /图片来源网络

艾尔莎的设计被一些评论家视为超现实主义的源头之一。单从创作风格来看,她确实更接近两位艺术家。事实也证明,他们的无缝合作魅力无穷。

1936年,香奈儿的忠实顾客沃利斯·辛普森( )穿着艾尔莎、达利和科克托共同设计的“龙虾礼服”出席他与温莎公爵的盛大婚礼。看到照片后,香奈儿立即断定这两位艺术家背叛了她。他们反目成仇,不再是她的朋友和支持者。

龙虾裙。 /图片来源网络

几年后的一次舞会上,香奈儿和艾尔莎假装友好,手牵手跳舞。没想到,香奈儿“不小心”把艾莎引到了一支燃烧的蜡烛旁。艾莎的树形裙子瞬间被点燃,场面一发不可收拾。

二战的爆发打乱了他们的战斗,更打乱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香奈儿的时尚帝国在战后迅速恢复并重新崛起,但围绕她的“叛国争议”却从未切断; Elsa的晚年看似平静,却没能看到自己的品牌正式重启。

他们充满无奈的人生最后一章清楚地告诉我们,这里没有赢家。

“狗血”家族

艾尔莎 (Elsa) 搬到巴黎的前一年,她的意大利同胞古驰 (Gucci) 在佛罗伦萨开设了第一家古驰 (Gucci) 专卖店。 1925年,古驰奥的长子阿尔多·古驰(Aldo Gucci)开始参与家族事业,并以父亲的名字为灵感设计了“双G”品牌标志。

古驰·古驰。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父子兵家庭非常团结,至少在繁荣的时候,就像古驰资深员工弗兰科·吉塔迪( )对《古驰之家》作者萨拉·盖伊·里奇(Sarah Gay Rich)萨拉·盖伊(Sara Gay)所说:“奥尔多总是做出决定得到了家人的一致同意,但家人通常会遵循他的想法,因为他们相信他的直觉。”

在阿尔多的带领下,古驰家族齐心协力,生意越来越好。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未能击败他们。他们还适应当前条件,利用战时相对丰富的意大利黄麻帆布,打造出经典的“钻石面料”()。

二战后,Gucci稳步发展,并将触角伸向美国。然而,大喜乐也带来悲伤。纽约新店开业仅两周后, 去世的悲伤消息传来。那是1953年,奥尔多、瓦斯科和鲁道夫三兄弟继承了他的遗产。

1974 年瓦斯科去世后,股份由奥尔多和鲁道夫平分。 《古驰家族》写道,阿尔多和他的儿子们对这一结果非常不满意。他们认为鲁道夫并没有承担50%的工作。 Gucci家族几十年来维持的和平表象被打破了。

长子阿尔多·古奇。 /图片来源网络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奥尔多试图建立一家古驰香水子公司,为他和儿子获得更多收入,以缓解家庭内部的紧张关系,但没有成功。

在此之前,鲁道夫唯一的儿子毛里齐奥()有了新女友——帕特里齐亚·雷贾尼( )。美国女性时尚杂志Town &称,鲁道夫对帕特里齐亚充满怀疑,甚至威胁要剥夺儿子的财产继承权,逼迫他分手。

年轻、固执、痴情的毛里齐奥仍然与帕特里齐亚结婚,与父亲彻底闹翻,僵局持续了数年。庆幸的是,这件事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家庭状况。他一直是奥尔多的得力助手,掌握着公司很大一部分实权。

电影《古驰家族》剧照。

1980年,奥尔多的儿子保罗的贪婪激怒了他的父亲和叔叔,他们不仅解雇了他,还起诉他侵犯了古驰的商标权。两年后,保罗起诉他的父亲、叔叔、兄弟和表兄弟违反合同和诽谤,称兄弟们在董事会会议上对他进行了人身攻击。 Gucci家族的画风逐渐变得“狗血”。

这边还没有唱完,那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上台了。鲁道夫死后,毛里齐奥发起了新一轮的家庭战争。

战争的导火线其实早已埋下。当年瓦斯科去世时,奥尔多将继承的股份的10%分给了儿子们,鲁道夫的持股比例也因此超过。

奥尔多天真地认为,只要他还在掌管公司,只要鲁道夫还活着,就没有问题。但他对他的侄子训练得太好了。经过一番经营,成为了Gucci的最大股东。 1984年,他一举取代了奥尔多,并将叔叔踢出了董事会。

成功的毛里齐奥爱上了保拉。他不再需要一个犀利尖锐的妻子,与她分开了。与此同时,卷土重来的保罗举报阿尔多逃税并将其送进监狱,完成了他的“复仇”。

《古驰家族》剧照。阿尔·帕西诺饰演的阿尔多走出古驰精品店。

被丈夫抛弃的帕特里夏变得越来越不可爱,越来越可怜。 1992年,她患上了脑瘤。一年后,奥尔多的孩子和追随者纷纷离开古驰,毛里齐奥的股份被稀释。历史悠久的Gucci易手,留下一片血肉模糊。

1995年3月,Tom Ford为Gucci带来了一场独特的时装秀,唤醒了这个沉睡已久的品牌。没想到几周后,它的前主人毛里齐奥就永远睡着了——他中了四枪,血染红了米兰的帕莱斯特罗街。

帕特里齐亚被指控雇人谋杀她的前夫。经过五个月的审判,她被判处 29 年监禁,最终服刑 17 年。出狱后,她对《人物》杂志表示:“我既无罪,也无罪。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一场误会。”

神坠落

去世后的第三年,Gucci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在汤姆的领导下,该品牌的全球收入猛增。然而法国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LVMH)却趁势侵吞了Gucci 34.4%的股份。

2000年,英国年轻设计师李·亚历山大·麦昆(Lee)运用绷带元素打造出震惊世界的“Voss”秀,并将品牌51%的股份出售给Gucci;约翰·加利亚诺 (John ) 仍然受到在 Dior 的日子的滋养,他用一系列复古街头元素向品牌历史致敬。

2001春夏“Voss”系列。/图片来源网络

巧合的是,约翰和李是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的同学。他们也是纪梵希 () 的第一任和第二任英国创意总监。

次年,LVMH将Gucci出售给巴黎春天百货集团(PPR),即现在的开云集团( Group);李和纪梵希的命运就此结束……层出不穷的“血腥”事件见证了21世纪时尚史的开始。 ,也见证了天才约翰和李的陨落。

“他是诗人和商人的完美结合,”汤姆这样评价李。 “因为他很实际,他明白你可以在T台上表达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但你也需要有一些美丽的东西挂在衣架上。商店里卖的东西。”

资深时尚记者兼作家达纳·托马斯(Dana )也毫不掩饰自己对Li的偏爱。她在讲述John和Lee曲折人生的《国王与众神》一书中说,Lee是一个熟练的挑衅者,也是时尚界的受害者,而John只是时尚界的副产品。 。

《国王与众神》

成名后的李似乎还是有点古怪。他非常依赖家人和朋友,并将母亲视为他最重要的人生伴侣。相反,约翰在成功后脱离了家庭,享受着摇滚明星的待遇,过着奢华的生活。

作为两人入行以来的跟踪记者,黛娜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她在书中透露,李对约翰在1988年设计的白色贝壳裙极其痴迷,他曾多次试图超越约翰,并设计了挑战地心引力的裙子结构。

不幸的是,他的努力是片面的。傲慢的约翰并不把他视为竞争对手。换句话说,约翰从来没有瞧不起任何人。但别以为李是个脾气很好的设计师。尽管他的创造力令人惊叹,但他的偏执程度也同样令人恼火。

但即便如此,他们仍然不得不向不断变化的时尚行业做出妥协。正如黛娜所说,从一年设计两三个系列到一年设计二十、三十个系列,从为艺术设计到为销售设计,“他们依靠公司成为明星设计师,也用自己的情感和创造力燃烧起来,走向自我毁灭。”

纪录片《麦昆》剧照。

2010年,母亲的去世成为压垮李的最后一根稻草。李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约翰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 2011年初,他因发表极端言论而被Dior解雇。

一代明星设计师尴尬退位,品牌成为时尚界新“王”。人们很快从忧郁中走出来,奔向下一个潮流、下一场时装秀。看,当今的时尚界不相信眼泪。也许黛娜是对的,“没有诗歌,没有心灵,没有焦虑,只有生意。”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