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肯德基等餐饮品牌进军轻食市场,轻食赛道迈进2.0时代

日期: 2024-11-24 22:06:42|浏览: 375|编号: 8267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原创首发│品牌公式(id:)

麦当劳中国推出轻食系列“Light ”,肯德基推出KPRO轻食子品牌;

零食大厂良品铺子零食店已更新至第五代;享誉全国的沙县小吃也很早就推出了沙县小吃。

随后,西贝、吉野家、瑞幸等知名餐饮品牌也开始进军轻食市场。

轻食,这个打着低卡、低糖、健康、减肥等关键词的细分餐饮领域,短短几年就牢牢俘获了年轻人的胃。

品牌公式(id:),梳理轻食赛道,这个千亿市场正在进入2.0时代。

1 什么是轻食的“轻”?

轻食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它最早出现在国外的咖啡馆,通常指小餐搭配咖啡。

当时,下午茶在英国贵族中很流行。由于英国的晚餐时间较晚,所以下午茶时厨师会准备一些小吃。

下午茶文化传到了法国,浪漫慵懒的法国人简单地将下午茶简化了:抹上果酱,加点培根、鸡蛋等配料。这种类似三明治的食物成为轻食的雏形。

传入美国后,轻餐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三明治,休闲美国人还把汉堡、炸鸡块、蛋挞等制作简单、食材新鲜的零食纳入轻食范畴。

后来,轻食的吃法传到了日本。因此,当地人将关东煮、饭团等制作简单、容易充饥的日常零食视为轻食。

从历史发展来看,轻餐最初的定义是指容易填饱、食用方便、成分简单的零食和餐食。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轻餐在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后也迎来了新的定义。

如今的“轻食”不再指某一种特定的食物,而是一种餐饮形式。 “淡”不仅指食材的数量,还指烹饪方法的简单,保留食材原有的营养和味道。让消费者的营养摄入无负担、无压力、更健康。

可见,现代人所倡导的轻食主义,实际上是一种提倡健康饮食的生活态度。

从广义上来说,轻食的范畴相当模糊,包括沙拉、面包、奶昔、一些肉类、五谷杂粮米饭等都可以算作轻食。

根据目前主流食品和一般市场概念,主要可分为沙拉、烘焙代餐、盖饭等品类。

看来轻食和非轻食有很多重叠之处。例如,烘焙食品可以称为轻食品,因为它们更健康,可以通过低热量、低脂肪、少油等标签来定义。

无论是包装食品还是连锁餐饮,不少品牌都推出了轻餐概念——比如全麦面包、低热量零食、即食肉制品、冲泡代餐等。

2 中国轻食市场有多大?

中国的轻食行业起步较晚,2014年诞生了很多轻食品牌。当时,随着综合健身和健康饮食理念的兴起,轻食的概念被引入国内。

以沙拉为主要产品的轻食行业,正迎来第一波创业热潮。如色欲派沙拉、甜心摇滚沙拉等,开始在全国各地开花,完成了国人“轻食”理念的启蒙。

嗅觉敏锐的资本也迅速跟进。 2014年至2018年,至少有10亿资金涌入轻食市场。甜心摇滚沙拉获4轮融资合计近亿元,嘎嘎闲鱼获1.8亿元A轮融资,色欲派沙拉完成2200万元A+轮融资。一大批清淡沙拉品牌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2018年以来,轻食行业从热闹走向沉寂。市场在争议中回归理性,几乎没有投融资消息。

直到2020年,在新消费的助力下,旺宝宝、Ffit8、等轻食零售品牌相继获得大笔投资,轻食赛道再次迎来了资本的春天。

第一财经数据发布的《2020代餐轻食消费洞察报告》显示,新品牌不断进入轻食代餐行业,行业整体市场规模连年保持15%以上增长。

欧睿国际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中国轻代餐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约占全球市场的15%。

美团外卖的《轻食消费大数据报告》也预计,2022年国内轻食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五年内逐步占餐饮总收入的10%左右。

随着二三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餐饮行业的细分领域,轻代餐将从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发展,发展潜力巨大。

3 轻食2.0时代

随着2018年行业大洗牌,以初创品牌为主的轻食1.0时代已经结束。 2020年以来,代餐产品迅速崛起,行业开始重新认识消费者对健康、低热量饮食的需求。轻餐2.0时代已经到来。

继2014年资本首次涌入清淡沙拉市场后,2020年开始,清淡代餐再次成为资本的“烫手山芋”。多家企业已完成数千万元融资,总计数亿元人民币。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开业、存量或入驻的轻代餐相关企业超过1万家,仅今年就新增4300多家,同比翻倍去年期间。

不少新兴轻食品牌受到资本关注。品牌涉及代餐奶昔、蛋白棒、沙拉、轻食供应链等。资本方还包括经纬中国、IDG资本等老牌机构以及元气森林等新兴跨行业投资者。领先品牌。

沉寂数年的轻食市场开始重新焕发活力。不过,零食市场早期以沙拉品牌为主,如今已被以代餐为主的新网红品牌所取代。如旺宝宝、田园风光、贪吃配方等品牌。

除了新兴品牌外,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巨头,以及Keep、良品铺子等众多跨领域知名品牌也纷纷参与竞争。新兴与传统、聚焦与跨界,轻食进入新一轮发展。

4新网红品牌

目前国内轻食细分品类众多,各品类之间差异明显。沙拉、代餐、面包等品类在原料、制作等工艺上都有所不同。

各个细分领域的发展情况也不同。沙拉领域潜力巨大,但国内尚无优秀品牌。与沙拉领域的“星巴克”等国外品牌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两年代餐发展迅速,王宝宝、好麦多等品牌估值已过亿。

王宝宝专营代餐麦片。所谓代餐,就是部分或全部代替主餐。与传统膳食相比,它不需要复杂的烹饪过程,是一种省时又方便的膳食。

代餐食品主要包括麦片、奶昔、代餐棒、代餐粉等。代餐作为轻餐的一大品类,具有高纤维、低热量等健康特点。

成立初期,王宝宝通过明星代言、多个社交平台推广、个性化包装等营销方式,迅速成为大众品牌。在“双十一”上名声大噪,荣获天猫麦片百强,月销量逐渐上升。增长到数千万美元。

随后,陆续完成A、B、C轮融资,参与投资机构包括经纬中国、高瓴创投等国内知名资本机构。目前,王宝宝的估值已达数十亿元,成为中国谷物食品的领先品牌。

元气森林去年12月低调投资一家名为轻食主义的公司,持股20%,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

该公司的品牌“田园主义”主打带有健康标签的全麦面包,也被归类为轻零食。

自2019年开始线上销售以来,其天猫旗舰店已拥有113万粉丝。销量最高的产品是“无糖无油”全麦面包,销量超过3600万袋。

短短一年时间,田园已成为轻食领域的明星品牌。然而,在取得成功之后,田园主义近期却因虚假宣传而面临着严重的品牌危机。

5大巨头入局

2018年以来,轻食玩家类型日趋多元化。麦当劳、肯德基、吉野家等传统连锁餐饮巨头均已进军轻食市场。

麦当劳在上海和宁波的餐厅推出两款主打轻食的新产品,分别是“低温慢煮牛油果鸡胸肉”和“原切牛排烤肉”。

()是一种意大利风格的全麦面包。由于在发酵过程中添加的糖和黄油相对较少,因此它作为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受到想要减肥和保持健康的人们的欢迎。

肯德基今年年初宣布与北京环球度假区战略合作,将在北京环球城市大道开设肯德基KPRO轻食餐厅。店面将采用绿色设计,主打清淡、低热量的轻食产品。

吉野家在台北推出“冷”风格的“轻食概念店”。就像KPRO不卖汉堡一样,在这家吉野家餐厅,经典的招牌牛肉饭和照烧鸡排饭也从菜单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有机食材和更精致的烹饪和摆盘。

除了快餐连锁巨头之外,传统食品巨头也在抢占轻食赛道。例如,良品铺子就推出了谷类代餐粉产品。产品页面宣传“1瓶≈1个半苹果的热量”。

此前经历过低迷增长的香飘飘在2020年试水轻食领域,推出了一款名为“一餐轻食”的轻食代餐产品。

以KEEP为代表的运动品牌以及以瑞幸、瑞幸为代表的互联网咖啡品牌也开始推出轻零食产品。

更有趣的是,早在2017年,沙县就做出了进军轻食的尝试。那时,第一家“沙县轻食”出现在无锡。

6 年轻人喜欢吃清淡的食物

轻食的意义无外乎两个字——健康。近年来,轻食越来越受欢迎。最直接的原因是轻食理念满足了年轻人健康饮食的需求。

随着Z世代的崛起,尤其是代餐行业的爆发,消费者对新兴饮食模式,尤其是传统膳食的替代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容忍。

传统的国内膳食基本上以米饭和面食为主食,辅以蔬菜和肉类。然而,大多数膳食对脂肪、维生素、盐等的控制不均衡。

轻餐通常含有多种成分,整顿饭的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含量都受到严格控制。

在保证营养摄入均衡的前提下,还可以提供低油、低糖、低热量,通过高纤维成分增强饱腹感。这使得更容易占领有保持身材、减肥等需求的年轻女性市场。

2020年8月8日,美团外卖发布《轻食消费大数据报告》,概述了国内轻食消费现状。

90后引领轻食“新食风潮”;轻食爱好者中女性占70%以上;南方人相对清淡的饮食偏好,带来了对轻食的更高接受度。

从网上轻餐订单类型来看,低热量(56%)是最有吸引力的标签。也就是说,近60%的消费者吃轻食是为了减肥、控制身材。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年餐饮行业数字化研究报告》显示,餐饮消费者中,年轻一代已成为新的消费主力群体,其中95后尤为突出,到2020年成为第一大消费群体,餐饮消费年龄层贡献餐饮消费总额近40%。

除了健康之外,大多数便餐都可以快速准备且食用方便。例如,沙拉大多是冷食,不需要加热;代餐蛋白棒等烘焙食品不再需要烹饪,可以直接食用;燕麦片只需要热水。或者用牛奶冲泡。

生活节奏快的职场人士往往缺乏准备饭菜的时间,而轻食只需几分钟即可准备好,而且营养均衡,更受快节奏生活人士的欢迎。

7 饮食清淡的痛苦

中国轻食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2014年至今,短短8年时间,经历了从辉煌巅峰到萧条沉寂再到东山再起的波折。

虽然近两年休闲食品市场再度升温,但相比新茶咖啡、新烘焙、新咖啡等市场,轻食市场显得有些冷清。

轻餐的第一个困境是无法摆脱困扰大多数餐厅的盈利问题,尤其是沙拉类轻餐。由于所售产品的替代性较强,沙拉、轻食店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不强,导致每日订单量较少,翻台率较低。

很多轻食创业者的初衷都是开一家轻食店,但开过店的朋友都知道,开店的经营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投入较大,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它受到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受因素影响,一旦经营失败,将面临破产的风险。

有业内人士做过一番计算:一家沙拉店的点餐价格在30元左右。由于沙拉受季节影响,夏季的订单量每天在200单左右,而冬季最高的订单量也只有80单。

每一份沙拉的食材成本在10元到15元之间。扣除2元左右的包装费用、1/4的租金、每月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以及平台佣金等后,这家地摊店需要实现盈利。周期至少为两年。

与茶饮、咖啡等细分品类相比,轻食店在运营上也需要处理供应链、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但投入和产出都相对较低,难以实现茶饮店和茶饮店的普及。咖啡店。场景多,盈利慢,风险高。

青石的第二个困境是其严重依赖线上销售。由于线下门店经营困难,大多数创业者完全依赖线上销售。王宝宝、田园等迅速走红的品牌利用互联网快速打开市场。

虽然线上销售模式具有成本低、推广快的优势,但未来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线下销售。比如主打蛋黄蛋糕的轩妈,依靠线上实现了数十亿的估值规模。近年来,它逐渐开始建设线下门店。

未来线下发展的质量,是轻食品牌能否从1000亿走向2000亿、3000亿的关键。这是大多数轻食品牌的短板。

8 差异化的难度

轻食市场的进入门槛较低。同一品类品牌在产品和营销方面往往同质化,缺乏独特的市场竞争力。

新兴轻食品牌在成长初期,利用各大社交平台,以短视频、图片等形式向年轻消费者宣传产品。

知名主播、年轻艺人代言等KOL广告方式在业内也屡见不鲜。营销方式虽然有很多,但在实践中复制并不困难。

除了营销之外,晚餐的食材无非就是牛排、鸡胸肉、鸡蛋、西兰花、西红柿、胡萝卜、玉米粒、紫甘蓝等,只是重新排列组合,区别不大。

产品同质化严重,新鲜感稍纵即逝。面对消息灵通、日益挑剔的消费者,轻食品牌如何在同类产品体系中找到差异化突破点,留住年轻用户,提高复购率? ,是困难中最困难的。

在大市场层面,越来越多的餐饮连锁巨头正在菜单中加入轻食。虽然为轻食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但也进一步增加了差异化难度,加剧了市场竞争。

结论

轻食是顺应时代潮流,为人们提供健康、快捷、方便的饮食体验的理念。这是轻食行业的最终目标。

随着年轻人对轻食的追求被发现并释放,进入门槛较低的轻食领域,必将有更多品牌进入市场。

传统餐饮品牌将轻食作为主业的补充,试图跟风。新兴品牌竭尽全力迎合年轻人的喜好。轻食还刚刚起步,千亿距离赛道上限还很远。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