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HR新逻辑-HRL原创首发
作者 | 编辑中心
嗨,这里是HR新逻辑!
今年开始,名为“寺库”的奢侈品电商出了频繁的新闻,先后被曝光存在拖欠员工薪资的情况,还被曝光有拖欠供应商货款的现象,同时出现用户订单既不发货又不退款的状况,并且被投诉单量急剧增多……
不难看出,「寺库」正在“渡劫”。
再者,“寺库”自去年第三季度往后,便未曾发布过任何财报,身为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众公司,“寺库”已然收到纳斯达克的警告函。
一家名为「寺库」的电商平台,于2008年创建,其设立的目标是定为在线综合高端产品及服务的电商平台。依据天眼查的数据表明,「寺库」前后总共完成了8轮融资,总计融资金额约为6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38亿元 。
包含IDG资本、盘古创富、平安创投、京东数科、趣店等在内有投资方,当中,京东数科投入1.75亿美元,此金额折合人民币11亿元 。
2017年,「寺库」头顶着“奢侈品电商第一股”的那圈光环,于纳斯达克进行敲钟上市的举动,一时间呈现出风头无人能及的态势。
几年过去,却成这样的光景。
01 内忧:拖欠工资、货款,大量订单无力处理
首先,寺库面临很大的内忧问题。
据寺库内部的工作人员泄密,寺库存在拖欠员工薪资以及供应商货款的情况哩,甚至还提出了采用金融结算的途径来偿还欠款哟。
首先是金融结算,它是以寺库的名义,先往第三方去进行金融贷款,并且呢,还需要供应商自己去支付10%的高额手续费。其次呢,是由该第三方金融机构,先替寺库把货款支付给供应商,最后寺库再朝着第三方机构去做还款 。
然而,这样一种还款的方式,毫无疑问地增加了供应商的负担,而且一旦寺库没有办法支付应该偿还的贷款,供应商就会面临被第三方机构催促代还的风险。
此外,寺库网的员工,在脉脉等这些职场平台之上,多次进行爆料,宣称公司已然拖欠了众多员工的工资。部分员工表明,自己的公积金以及社保,从八月开始,便被断缴了,而且当下已然是十月了,却依旧没有领到八月的工资。
可见,寺库内部正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财务危机。
某投诉平台上,寺库名字常被提起,对其发起投诉帖子两千余条,“拖延退款”、“发货缓慢”、“虚假宣传”、“服务态度差”等关键词多次被提及。
寺库除了面临消费者在网站上发出的海量投诉帖外,还因不当营销多次受到处罚。在今年“6.18购物节”期间,寺库被监管部门依据“涉嫌存在不正当价格行为”这一理由,处以25.3万元的罚款。今年8月,寺库又一次被监管部门以“发布虚假广告”为由,给予80万元的罚款 。
某用户在知乎上点名寺库,将自己的一段购物体验详细写出:
这个用户,在寺库那儿买了两双鞋子,试过之后,感觉不合适,于是就挑选了进行退货操作。过了九天之时,该用户去查看账号,发觉并没有收到退货应得的货款,然而寺库app上面却显示自身的退货申请未能通过。
于是,用户与客服取得联系,就相关情况展开沟通,然而,却被告知面临这样的结果,即其中有一双鞋在经过测验之后,发现其鞋底磨损度处于比较高的水平,所以,他们做出了拒绝退货的决定。
那为什么两双鞋都选择拒绝退货申请呢?
客服做出了这样的回应:表示歉意,鉴于那两双鞋子处于同一个包裹之中,故而只是能够一并进行拒签操作了。
退货这个事件简短,这里面寺库管理低效,部门之间存在行政壁垒,其服务理念还很傲慢,这些全都现形了 。
第一步,对于用户所提交的退货申请而言,不管其最终呈现的是成功的状态还是失败的状态,均应当借助短信或者 app 通知这样的途径来向用户传达结果,并非是等待用户在九天之后自己去进行跟踪查询。
接着来讲,客服人员,鉴于两双鞋子是通过同一个包裹寄送过来的此番情况,从而一并作出拒收的选择,这属于一种极其“懒政”的行为表现。
身为服务行业,设若做不到以人作为根本,去考虑到消费者方方面面的需求,那最后的结果便只会是流失数更加众的用户 。
而这些情况呀,是由于公司的管理流程处于一种不清晰的状态引发。同时呢、员工培训居然也出现了问题。并且呀,跨部门沟通同样存在着问题,最终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
02 外患:行业在增长,寺库却在不断下降
2017年,寺库那时还在奢侈品电商领域里,处于垂直深耕带来的烦恼之中,正犹豫不决,与此同时,电商大佬京东、淘宝等,陆续开始进入奢侈品电商领域,并且不断加大投入进行布局 。
2017年6月,京东宣告,以3.97亿美元进行注资,从而创立中国首个奢侈品旗舰独立平台 。
紧随其后,天猫又开放了奢侈品频道 。
开始留意寺库的是投资者,寺库有着中国奢侈品电商第一股这样的称呼,面对怎样迎战、怎样破局的提问,李日学选择了回避,仅仅是回复说。能懂寺库的人不会去质疑,会质疑的人就让他花时间慢慢去懂 。
来到2020年的时候,一场毫无预兆突然降临的疫情,给诸多行业带去了冲击以及挑战,然而在同一时间,也存在一些行业借着这个契机朝着风口迈进。
按照相关方面给出来的数据做展示,在二零二零年的时候,全球范围之内的奢侈品市场它缩减了差不多百分之二十三,然而呢,中国境内的奢侈品消费却是朝着相反方向增长了百分之四十八,国内的奢侈品电商在疫情这个状况之下各自施展不同的办法,呈现出一种相当不错的消费趋向。
然而,奢侈品电商行业朝着增长方向发展之际,寺库的营收却持续呈现下降态势。
极有可能,寺库并不清楚自身所应行进的道路该如何去走,身为寺库创始人的李日学,仅仅是徒有想法而已,却不晓得怎样将其融入到战略里面去,。
先由钛媒体App联合头部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发布了2021中国二手奢侈品电商平台的消费洞察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有希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当下,循环经济的情形之中,二手奢侈品的风口也已然到来,预计在未来的时候,中国的二手奢侈品市场能够达到万亿量级的规模。
在这里面,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变成了主要的消费途径,接下来的是二手线下市集以及直播电商。
寺库是一个以二手奢侈品寄卖作为品牌起家事由,在奢侈品电商市场沉浸多年的品牌,于处在这种形势之下面对这趟风口时,有着天然的优势,然而却没有能将其抓住。
03 一招致命:创业者不玩了
任何一家公司,于其经营与发展进程里,都会碰到一连串的困难,承受颇为巨大的压力,甚而直面创业失败的状况,。
然而,这些全部都无法与一种能使公司遭受灭顶之灾的途径相匹敌,也就是创业之人不再继续下去了。
今年1月,寺库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收到了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日学发出的初步建议书,该建议书不具约束力,李日学提议运用现金,以每ADS 3.27美元的价格,总价约2.3亿美元,收购公司全部已发行的、李日学及其附属尚未拥有的A类普通股。
若私有化完成,寺库将从纳斯达克退市。
消息一经传出,在当日收盘之际,寺库的总市值为2.09亿美元,相较于2018年处于巅峰状态时的7.7亿美元市值,缩水幅度超过七成,从此之后,其股价便呈现出一泻千里的态势。
身为公司的创始人,作为主心骨人物那样的存在,一旦对自己亲手创办且经营的品牌丧失了信心,自然而然地在内部会动摇员工的军心,在外部会失去投资者以及消费者的信任度。
这对企业来说,是最致命的打击。
写在最后
过去,雷军针对奢侈品电商行业所遭遇的那四项挑战,进行了一番剖析,而这四项挑战具体如下:
1)线上支付限制;
2)高端网购消费者的信任机制;
3)品牌授权;
4)高端客户获取。
于寺库的奢侈品电商运营里,高端客户积累得并不多,经营历经十多年,国内消费者的网购习惯仍未改变,消费者的信任机制还面临着各类质疑。
曾经获得三十八亿融资的,身为中国奢侈品电商领域第一股的这家企业,终究还是陷入了内部存在忧患、外部面临困境的运营方面的难题之中,。
寺库的发展也告诉我们:
其一,开展企业经营活动时,首先得对自身所确定的行业具备一定的认知,凭借战略来引领运营工作,还要配备完备的管理机制以及内部流程 。
第二,对外,跟随市场的发展,坚持创新,不惧挑战。
第三,身为公司创始人、高管的人员,其每一言每一行都存在着影响公司市值、发展的可能性,在进行决策之际,务必要始终将公司的发展拟定在出发点上去予以思考,要对公司的未来承担起责任,要对员工的发展承担起责任,要对投资者以及消费者所给予的信任承担起责任。
一个企业要进行运营,在面向外部的时候,离不开战略方面的布局,在针对内部之时,离不开管理方面的体制。唯有两手都来抓,知晓松紧的分寸,才能够越走越远。
所谓不可能,是当下自身的不可能,对于未来的自身而言却是可能的,要用这种将来进行时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