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在近七十年的创作活动中,写了50多本诗集,12部中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大量文学、哲学和政治论文,1500多幅绘画和2000多首歌曲,其中一首是印度国歌。
13岁以后,泰戈尔发表了《野花》、《诗人的故事》等长诗。1881年至1885年,他出版了抒情诗集《晚歌》、《晨歌》、《画与歌》,还有戏剧、小说。戏剧和小说多以史诗、往世书为素材,诗歌充满浪漫主义情怀。1886年,诗集《刚与柔》出版,标志着他在创作道路上进入直面生活与现实的时期。诗集《心中的向往》是他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他独特的风格开始形成。在此期间,他还创作了戏剧《国王与王后》和《牺牲》,反对复辟婆罗门教士的特权和落后习俗。19世纪90年代是泰戈尔创作大放异彩的时期。 1891年起,他在自己主编的《萨塔那》杂志上发表了《玛哈玛亚》等60余篇短篇小说,主要反对封建压迫,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出版了5部抒情诗集,即《金帆船》、《五彩集》、《收获集》、《梦想集》、《瞬间集》和一部哲学短诗《微思集》和一部故事诗集。《五彩集》中的叙事诗《两亩地》是作者民主思想的最高体现。从《瞬间集》开始,他开始用口语化的孟加拉语写诗。他的第二部英译诗集《园丁集》中的大部分诗歌都选自这一时期的作品。
20世纪初,泰戈尔个人生活遭遇不幸,丧失妻子、女儿、父亲的悲痛和难过在他的诗集《回忆》、《孩子们》、《渡口》中真实地记录下来。他还写了两部小说《小沙》和《沉船》。1910年,小说《戈拉》出版,反映了印度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现象,塑造了争取民族自由和解放的战士形象;赞扬了新印度教徒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自由的信心,同时也批判了他们保持旧传统的思想;还猛烈抨击了梵天社中一些人的教条主义和崇洋媚外的思想。在此期间,他还创作了象征剧《国王》和《邮局》以及讽刺剧《顽固的堡垒》。1910年,孟加拉语诗集《吉檀迦利》出版。 后来,泰戈尔旅居伦敦期间,把《吉檀迦利》、《渡口》、《虔诚》中的部分诗歌译成英文。1913年,《吉檀迦利》英译本出版,泰戈尔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他进入又一个创作高潮,发表了《歌之花环》、《颂歌》、《白鹤》、《出逃》等诗歌和《四个人》、《家与世界》等小说。20世纪20年代,泰戈尔继续写作,发表了《莫克托塔拉》、《红色夹竹桃》等剧本,《争执》、《最后的诗》等小说和一些诗歌。30年代,他相继出版了《两姐妹》、《花园》、《四章》等小说;《时光之轮》、《纸牌王国》等戏剧; 著有《再一次》、《边缘集》和政治抒情诗《拜佛》等诗集。1941年4月,他写下遗言,即著名的《文明的危机》,在书中谴责英国的殖民统治,表达对民族独立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