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飞鸟集》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影响深远,被译成世界多种文字,是最早译成中文的泰戈尔作品之一。本文以郑振铎、许翰林的两本不同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从词汇、句法、修辞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欣赏。研究发现,郑译本保留了原文的散文风格,词句的选取也再现了原文的形式和内容,便于读者理解阅读;许译本意味更浓,句子更生动。两译本都保留了原文的修辞,句子有力地传达了作者原汁原味的思想情感。关键词:《飞鸟集》;诗歌; 文学文体学理论作者简介:陈丽文(1991.12-),女,汉族,江西人,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翻译。[]:H315.9[]:1002-2139(2017)-02--02简介:《飞鸟集》创作于1913年,是泰戈尔的著名代表作之一。诗歌涉及的题材广泛,诗句短小有力,文字华丽优美。每一首精美的诗歌都向世人传递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人们踏上寻求真理和智慧的旅程。读泰戈尔的诗,总能给人一种激进、积极向上的精神。他的诗像珍珠一样闪耀着深刻的哲学光芒,不仅唤起人们对自然、人类以及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而且他的诗就像天使般纯真的面容。 看着他,就能“知晓一切的意义,感到平静,感到慰藉,感知到人世间的真善美”。
一、文学文体学概述文学文体学特指旨在阐释文学文体主题和审美价值的文学流派,是语言学与文学批评之间的桥梁,关注作者如何通过语言选择来表达和强化主题和审美效果[1],是“检验翻译质量的试金石”。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探索诗歌,分析其“具有审美艺术价值和文体意义的语言特征”[3],有利于探索诗歌的语用效果和美感,为相应作品的翻译提供更客观的依据。本文以李奇和肖特的文学文体学分析方法为理论框架,从选词、句法、修辞三个方面对泰戈尔诗集《飞鸟集》进行研究,并选取郑振铎译本《飞鸟集》和徐翰林译本《飞鸟集》(以下简称郑译本和徐译本)进行比较赏析。二、 两译本对比欣赏(一)词汇层面 词汇是整个篇章构成中最基本的要素,它有促进整个篇章连贯、流畅的作用,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达效果。《飞鸟集》整个语言风格非常优美,每读一句,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文学的庄严与优美,透露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因此,词汇的选择很大程度上能体现出诗人对原文风格的情感再现。 欣赏:诗人将自己的忧伤融入暮色景色之中,心绪渐渐平静,如同暮色浸润在静谧的森林之中。诗中用到了介词“among”。 郑氏直接保留了介词的原意:在……,使句子略显平淡,而徐氏则巧妙地将介词激活为动词,译为:夜幕降临在……,使全句充满动态美,表达效果更加生动,让人深感自己的忧伤如同暮色沉入整个静谧的森林,此刻心境如此开阔,体现出一种对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欣赏。分析:两个译本都基本保留了原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从诗中的“汲”字可以看出徐氏译文更优美。白天的例行公事已经结束,疲惫的身心需要舒展放松。郑氏将其译为“船儿拖在沙滩上”。一个“汲”字,表现出疲惫不堪的心情,在这种状态下,欣赏晚潮的兴趣就不怎么高了。不同的是徐氏将其译为“船儿停泊在沙滩上”。 “停泊”二字用得恰到好处,劳累了一天之后,此刻终于可以稍事休息,犹如停泊的小船静静悠闲地停泊在岸边,聆听晚潮的舞曲,呈现出一幅绝美的景象。
赏析:两译本的基本结构和语义大致相同,所用词语也符合诗歌的惯用表达方式,只是郑译为神启,徐译为讯息。每一个孩子的诞生都是一个新的生命,神圣而高贵。婴儿降生之时,一切都隔绝了尘世的尘嚣,一切都是圣洁的。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小天使,把神的启示带到人间,完成今生的使命。这里译为神启最为恰当,给全句带来了活泼的情感基调,使整个语言表达更加生动。(二)句法层面句子作为篇章的重要组织单位,不仅承担着表达意义的重任,更是展现文本风格的重要手段。因此,译者在翻译句子时,“在把握句子整体性的基础上,注意再现语言风格的风格”。 [6] 两译本的句法各有特色,都传达了作者的诗意情感。 赏析:总体来说,两译本都保留了完整的意义,但在表达上,郑译本较为繁琐,阅读起来比较吃力,逻辑结构不够紧凑;许译本简练清晰,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和表达习惯,句子更流畅清晰,意思更明确,句子简练,结构更清晰。 赏析:两译本语义大致相同。与许译本相比,郑译本在句法结构上更加精炼,将“索”字变为动词,既不改变原诗的风格,又符合中国人用词的习惯。用一个个短句来阐释,强调生命是因“世”的要求而获得的财富,因爱的要求而具有价值。一目了然,内容更加简单易懂,易于欣赏。 看完两译本,原诗的意思透过译文一览无遗。徐译本较为简洁,整个句子结构非常优美。“妇人”后面的从句直接译成修饰定语,使整个句子非常清晰,很好地保留了原诗的诗意美。郑译本在语序上倾向于照搬原文,将该从句作为时间状语从句放在句末。这样读起来有些别扭,整个句子缺乏美感,也不符合汉语表达的逻辑思维。
(三)修辞手法 1.比喻与拟人。在泰戈尔的诗中,万物都被赋予了生命和灵性。他把自然界的万物拟人化,把微风中飘舞的树叶比作思绪的碎片,把鸟儿的歌唱比作晨曦从大地发出的回声,天空与大海的甜蜜对话,鸟儿与云朵的深情厚谊,人类的任何情感都被诗意而优美地刻画在他的笔下,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的深爱,对生命的热爱,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赏析:原诗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把树比作人,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由的向往。peep这个短语把树整体拟人化,使整首诗充满了俏皮和活力。两译本基本都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巧妙地再现了原诗的修辞风格。 2.对比。 原诗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将飞鱼、动物与人作对比,凸显人类的独特性,歌颂人类不平凡的生命。赏析:两译本都很好地再现了原诗的韵律美。郑译本的“但”字和许译本的“但”字,都体现了原文的过渡关系,通过对比表达情感:我们人类同时拥有寂静、喧嚣和音乐,还有什么不能满足呢?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用美好的心境看待生活。3、夸张。夸张是通过夸张的语句来加强表达的目的,既能加强语言气势,又能增强表达效果。诗篇最后一首诗以一首小情诗完美收尾,以誓言的形式传达一种爱。
赏析:两译本完全一致,都采用直译的方式输出源语,用夸张的“遗言”手法传达原诗的浓浓情意,让人不禁感叹这句誓言之死。3.小结通过从词汇、句法、修辞三个方面对两译本的赏析,我们发现郑译本和许译本各有千秋,他们的译文都很好地传达了原诗的本质和情感,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清新的诗意空间。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郑译本在用词、句子、修辞等方面都非常忠实于原文,语序非常贴近原文,比较克制,用词偏向白话,通俗易懂,而许译本则更注重艺术美感,在保留作者原意的前提下,对语言的措辞进行修改,使其更有意义,句子表达更加生动。 通过赏析我们不难发现,一部优秀的译作,特别是文学翻译作品,必须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忠实地再现原文的风格。此外,译者还应善于有意识地淡化和抑制个人风格,以保留原作者利用风格特点所希望达到的特殊效果和艺术功能。 参考文献: [1]沈丹.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沈丹. 论文学文体学在翻译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J]. 中国翻译,2002(1)。 [3]李良举.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论鲁迅短篇小说两个英译本[J]. 西藏大学学报,2007,22(3):106-107。 [4]泰戈尔。 飞鸟集:英汉比较[M].郑振铎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2。[5]泰戈尔.飞鸟集:英汉比较[M].许翰林译.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7。[6]沈丹.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论《浮云》的文体翻译[J].海外英语(上),2013(7)。文献: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对《飞鸟集》不同译本的比较与欣赏。全文下载。全文阅读。全文下载。免费阅读与下载阅读。相关文献:《古人礼记》中创伤与治愈之旅的解读。挑战与回应。犯罪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及其研究。《仙人传》中吃药升天故事浅析。 《三国演义》姓名与人物语义关系浅析。刘禹锡挽词思想内涵浅析。七宝楼下的风花雪月。儒道视域中的陶渊明隐居。姓名教的内涵与演变浅析。高适浅议,岑参边塞诗艺术风格的异同及成因研究。《诗经·召南行录》中“雀角”的分析。《悲怆死》中的含蓄指涉与双重指涉。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研究。游牧文化影响下的盛唐边塞诗的诗学品质。中国文化研究概述。《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萨满文化研究。莫言文学作品语言特征与功能研究。 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渗透。沈从文作品《边城》中翠翠的人物形象。感谢您的阅读和下载*资源及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本文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留言或站内信告知,我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