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一生:从官场到归隐,他的思想为何发生巨变?

日期: 2024-06-16 06:04:53|浏览: 177|编号: 5380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我们都知道陶渊明是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他那句“采菊东篱下,闲看南山”成为了千古名句。但是陶渊明为什么突然厌恶官场,选择隐居呢?陶渊明曾担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真君参军、彭泽县令等重任。可见陶渊明年轻时也想干一番事业。但是后来陶渊明在彭泽县令的职位上只干了80天就辞官了。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看陶渊明的一生以及他的思想变化。

陶渊明曾在《教子》一诗中追溯自己家族的辉煌,说陶姓从尧帝陶汤而来(我的祖先是陶汤人)。后来又出现了陶奢(汉高祖时侯)、陶青(汉文帝时宰相)、陶旦(孙武时将军)等大人物。陶旦的儿子就是长沙侯陶侃,也就是陶渊明的曾祖父。他是中兴晋朝的大臣,没有他,晋朝早就灭亡了(我晋中,商贸并入长沙)。

陶侃死后,陶家很快没落了,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继承权互相攻击,两败俱伤。最后由他的儿子陶侠继承了爵位,后来又传给陶弘、陶绰之等人。陶渊明是陶侠哥哥陶茂的后代,他的父亲陶懿是第四代,名叫陶潜。

豪门世家也趁机清洗陶侃的后代,稀释陶侃残余的政治影响力。陶侃的儿子们个个骁勇善战,但并不谦卑恭顺,没有陶侃坚韧谦逊的品质,所以惹了祸。陶侃死后,他的兵权被庾亮接管。他的一个儿子陶诚在一次会议上与庾亮对峙(狼子野心越大说话越起劲),甚至把人从会议上带走。庾亮立即派人将他半路杀了。奏报朝廷,罪名是不孝,说陶诚在父亲去世期间不守孝道,酗酒。

在这种险恶的政治环境下,陶家的后代很快认清形势,迅速转入低调。陶渊明有个舅舅陶旦,自小喜欢魔术,终身未嫁。祖上给他留下了数百万的家产,他却从不问个究竟。最后他离家出走,隐居山林,禁食清心,不问世事,只建了几间小屋居住。他日日研读《易经》,还养了一只白鹿作伴。如果有人来访,他便立即搬走,让人找不到他。国家本想举荐他为孝顺清官,但他闻讯便逃之夭夭,从此人们再也没有见过他。陶渊明的父亲陶懿也隐居了一生,他从不表露自己的情绪,随时都会离家出走,成为一个名声显赫的人物。

由此可见,陶侃死后,世袭爵位的一枝尚可凭借父亲、祖父的影响勉强保住仕途,而未世袭爵位的一枝要想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就必须“立名”。

汉魏时期,以儒教治天下。儒教是什么呢?就是以名立教。在用人方面,就是鼓励大家追求名声,以这个名声来选拔官员、推行教育。魏明帝曾经对此表示怀疑,问陆羽:“名声犹如画饼充饥,不可食。”陆羽说:“名声不足以招揽非凡之人,却可以招揽平凡之人。平凡之人敬畏教诲,崇尚善行,然后便有名声。”其实,这是陆羽附和他领导说的话。如果不能靠“追求名声”招揽非凡之才(非凡之人),那姜子牙和诸葛亮又是如何成为千古绝唱的宰相的呢。

魏晋时期,为了扩大君主的权力,压制世家大族,发展了“名理”,要求大家各守其位,各行其政,遵名问责。但权臣、世家大族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力,也进行了反抗,把名理解释为“无为”派,取孔子的“治,如北辰,居中而众星环绕”和韩非的“齐桓公饮酒制女,而天下治之”之意,要求皇帝要庄严,不要干涉政事。在这种拉锯战和反作用中,到了东晋,皇帝和世家大族平衡了权力,把遵名问责和自然之道结合起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玄学”。 “玄”的本义是黑加赤,引申为神秘混沌,寓意万物不可分,光明正大,各取所需。

求名有两种,一是清正,一是隐居。求清正的名声才是正道,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孝廉”之名。陶潜的曾祖父陶侃求清正的名声,孝顺母亲,廉洁自律,用一罐咸鱼干就把自己宣传得很好。我们常说的《二十四孝》里魏晋时期的很多名人,就是追求孝廉的名声,在这件事情上走得太远了。这就叫“求官”。求官并不可耻,也不卑微,因为古人常说“学文武,卖给帝王家”,只有帝王家才需要你的文武。

再有“求隐”。陶渊明晚年的《五柳先生传》可以相互印证:不知君子是谁,亦不知其姓氏。屋旁有五株柳树,便以此为名。他性情沉静,少言寡语,不追名逐利。他喜欢读书,但不求深悟;每悟一事,便欣然忘食。他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常不能得来。亲友们知道这一点,有时备酒请他。他把酒喝得干干净净,便会醉;醉了便会走,留去从不犹豫。周围萧瑟,不能为他遮风挡雨,短衣破烂,饭碗葫芦常常空空如也,但他心平气静,常常撰文自娱,显示出他的志向。 他忘却了得失,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么他读了什么书呢?也有记载。“少年少有事,喜读六经。”他年轻时也有报国之心,志向远大。“忆少年,立志游四方。”六经是实学,是儒家经典,是想入仕者必读之书。六经是《诗经》、《史记》、《礼记》、《乐记》、《易经》、《春秋》。可见他年轻时就想做官,为此做足了功课。他还常常与人畅谈自己的远大理想(颇显志向)。因此,他得到了“穷则思变”的美名。“穷则思变”是孔子的一句话。原句是“君子穷则思变,小人穷则思变”。 但是,坚守贫困的君子,就甘愿永远安于贫困吗?不,不是。相反,他不应该“轻狂”。比如,在乱世中生存下来的诸葛亮,在诸侯中不求功名利禄,但刘备请他,他却出山了。可见,坚守贫困不是君子的本意,不轻狂才是。只要不滥财,就没有必要固执己见。陶家人都是固执之人,陶侃被人称赞“固执足以成事”。

按照魏晋选才机制,读书人一旦有了名气,就会被乡里举荐,根据他的家世和品行来决定他的等级。陶潜家境贫寒,陶侃之后,由于当时上层社会被豪门所垄断,形成了“上无贫家,下无贵人”的局面,陶潜的仕途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陶渊明二十岁那年,开始了仕途。“昔日饥寒交迫,便抛下锄头,去学官场”,“昔日云游四方,至东海之角”。他胸怀大志,放下锄头,拿起长剑,携剑走遍天下。在一些政府部门担任过低级官员,干得不错,生活也好转了,领导很赏识他。 “他为了谋生,拼命干活,稍微挣点钱就够了。”他吃住行都有,还有俸禄,干了一段时间,攒了不少钱。但当官不是正道,也不能当一辈子官,就辞官回家了。“我怕这是名誉扫地,就退休,过清闲日子了。”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如果陶渊明真的如他后来一再宣称的那样,入仕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那么他在“基层官场”的两年里,过得已经很不错了。他之所以辞职,是因为这些基层工作不能让他“出名”,没有名气就走不上正轨,当不上大官,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他带着一些积蓄和单位领导对他工作的评价、当地名流对他的评价,回到了家乡。毋庸置疑,这些评价无疑是正面的。他的工作经历,就是他的“行为”。那一年,他22岁。

25岁那年,他便​​将家眷从乡下的“元天居”迁往城里,迁居的理由是为了离权力中心更近一些,也为下一步步入官场做准备。经过几年的经营,他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29岁那年,他当上了州牧。不过,他的州牧并非中正丁出身,而是“州官任用”而来。原来,当时有贵族出身的人,可以得到二品、三品,从低于四品,也就是六品、七品的职位“起步”,一步步往上爬到二品、三品。但寒门子弟,只能在三品以下,终生无法晋升上品。所以,大部分寒门子弟除了品级之外,还有另一条出路,那就是“州官任用”。

郡任制是郡县不经中央人事部批准而任用士人的人才选拔制度。选拔对象是一些有隐士名声和文才的卑贱之人,被称为“君寒素隐逸”。是魏晋时期卑贱之人脱离家族特权制度而晋升的一步。而且,郡县地方长官有权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愿,在主簿以下(包括主簿)设置相应的职位。“自主簿至晋朝主簿,任用多少,由国家决定,古无定法。”但由于他们不是由中央任命,身份不明确,具有为地方服务的性质,用今天的话来说,他们属于“地方建制”,而不是“国家建制”。因此,许多真正高贵隐逸、自负名声的人,对这些郡任用“不响应”。

陶渊明一经上任便出任官职,任命陶渊明的江州刺史叫王凝之。按照常人的理解,陶渊明前途无量,他得到了王凝之的赏识,被任命为江州刺史。要知道,东晋时期是“王、马二人共天下”,而陶渊明显然也很珍惜这个机会。他能出任官职,有两个原因,一是家族荣誉,他的曾祖父陶侃曾经担任过江州刺史,也就是现在王凝之的职位,他在江州任职,也能想象到曾祖父的荣耀。二是他对王凝之并无恶意,王凝之是一位温文尔雅、风流倜傥的上流贵族,信奉五斗米教,书法一手好字。

祭酒这个职位古已有之,主要负责教化、祭祀等事务。不过陶渊明担任江州祭酒的职位却有些特殊。“晋咸康年间,江州也有备甲祭酒,位居官位之上,掌管兵、贼、仓、户、水、甲等各部。扬州无祭酒,由主簿掌管事务。”也就是说,陶渊明在江州主要掌管军事、治安、仓储、民政、水利、军需等事务,地位仅次于一人,凌驾于所有人之上。由于王凝之是个清官,不关心世俗事务,所以整个江州的军政重担就落在了陶渊明一个人身上。

可惜陶渊明对此不感兴趣,他没有继承到曾祖父陶侃任何一丝处理细节的能力,繁重的工作让他喘不过气来,干了几天就辞职了,“不几日,辞官归家”。辞职的理由很简单:“不堪官职”。除了工作繁重,陶渊明身份卑微也是他“不堪官职”的一大因素。魏晋时期官员地位很低,当时县官、郡守、州官、武官等都被统称为“诸官”,此外还有“实官、尚书、佃户”等各种称呼。这些人的户口本和普通户口编在一起,分散居住在各个村落,当时就被称为“官人”。 他们在政府中的工作被称为“官役”,主要从事各种繁琐的行政事务,兼耕官田,没有任何尊严和地位。

这些官员不仅没有政治地位,也没有任何经济上的优势,虽然身为官员,没有财产,但还是要交纳地租。地租分为劳租、货币租、实物租三种,县官以下官员交纳的地租和普通百姓没什么区别,只有州官才能享受适当的优惠。

当然,陶渊明在王凝之手下就好多了,只是工作压力太大,当了几天方丈之后,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职位,就直接辞职回家了。

但王凝之并没有放弃他,将他招为国主簿,一连招了三次。国主簿是各级主公手下掌管文书的辅佐文书。《文献通考》卷六十三说:“古时各府有国主簿,自三公、御史府,至九寺五监乃至郡县,皆有国主簿。”魏晋以后统兵开政的大臣幕府,国主簿往往参与密事,掌管朝政。当时的人说:“读儒书三十年,不如学国主簿一次。”可见国主簿这个职位的权力很大。换言之,就是领导的贴身秘书。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年轻时做过鱼堰官,然后是县令、县监、县令,一步步走上了顺利的仕途之路。但陶渊明还是拒绝了。因为县令同样杂事繁多,不说日常的文书工作,还要迎送。不用说,这不是陶渊明的强项。

从此,陶渊明放弃官场,回家务农为生。他辛勤耕耘,自食其力。他的种地不像诸葛亮,要带着妻儿干活,劳累过度,身体病弱。江州刺史檀道济听说后,便前来看望他,请他出山。此时,他已饿了好几天,起不来了。檀道济问道:“小陶,孔子曾教导我们,有道者,可立于世,无道者,则隐居。今天我们有幸生在文明世界,你为何如此自责呢?”陶渊明不敢回答关于领导的问题:“我怎么敢和孔子相比呢?只是我没有这个志向。也就是说,社会是好社会,领导更是好领导。只是我这个死狗,谁也帮不上忙。” 檀道济听了,二话不说,就留下肉饭给他,立马带着部下撤走了。(给他饭肉,挥手示意走开。)

陶渊明于是成了“采菊东篱下,悠然看南山”的隐士。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