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印刷品)的检验、测试及验收计划 1.首件品质检验1:生产人员上生产机台生产第一件产品时,品检员必须(如无原样或打样,则依联署单要求印刷产品) 2.品检员对首件产品进行品质检验时,如产品符合品质要求,则生产出两件产品的350%不经品检员检验直接生产,一切后果由生产部负全责。 2.定期抽检 1.公司生产运转时,品检员每小时对生产部各岗位进行一次产品质量检验。 2.品检员对生产产品进行抽检时,如生产产品不符合品质要求,有权 3.品检员在生产过程中抽检时,若生产产品不符合品质要求,则有权 4. 3、成品检验 1、生产部质检员生产产品完成后,需要对成品的印刷、装订、包装、数量等质量进行抽检,抽检数量一般为2个。质检员对成品进行抽检时,如成品不符合质量要求,有权要求不予入库,并及时报告生产主任、公司领导协商解决。 3、如果质检员在对成品进行抽检时,没有认真细致地进行质量检验,导致不合格产品出厂,生产部承担90%的损失,质检部承担10%。 各种记录很容易从项目名称追溯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公司的追溯路线为:验收单→发货人员→仓管人员→检验员→生产人员→收料单仓管员→计划员→采购员→设计师四、 市场营销1、销售人员应熟悉工厂的生产能力、生产周期,接到的产品应是该公司的设备和技术条件所能承受的。
2、送样时,样单必须清晰(不得铅笔稿),交接单上应写明单位名称及收货品交货日期(张),交接单应留存一年备查。3、不合格品(张)一律拒收,生产部有权拒绝使用。5、工艺1、所有彩色产品、复杂产品、高档产品、批量产品均应由工艺人员根据产品工艺单施工,确保产品按质按要求出货。6、设计1、设计师接到任务后,必须详细了解客户的要求和意向,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工厂设备、工艺的实际情况,提供完整的彩稿设计及生产方案。2、客户看中彩稿后,画墨稿,要求图案、文字、线条、光滑度、细腻度、均匀度。黑稿必须符合制版要求,尺寸、文字错误必须由校对人员检查。 3 方可制版。七、工单 1、工单制作者要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按照工价书核算价格。2、制单时要主动与销售员、技术员、生产调度员联系,合理制单。3、打样品单时要按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也可提出合理建议,与技术员协商解决问题,但不能擅自更改工艺单。4、产品所需原材料的名称、克重、张数、裁切尺寸等要详细填写,有特殊要求必须注明特殊要求。八、制版 1、要求版面平整光滑,无缺损,无缺笔。2、规格、尺寸、制版符合工艺单要求,制版误差不超过+0.2mm,5mm以内。 3、网版要求点线清晰、立体、角度正确、层次丰富、黑白分明。
九、打样1、彩色新产品交由生产部到印刷车间进行产品打样。2、打样检查印刷是否符合工艺单要求,色版是否标准,是否能根据实际情况准确调整。3、调整产品色彩,先调小样,符合要求后制作所需油墨色型,记录油墨配比,提供给生产人员参考。4、印刷完成的产品样品交由工艺工程师审核后,送交生产车间作为产品印刷的依据。十、裁切1、阅读施工单,核对裁切尺寸,按单向纸仓领取纸张定额。2、严格执行裁切质量标准,直角度90度,歪斜度小于+05mm,刀口平整,无折角。 3、成品尺寸符合工单要求,无明显刀花,误差不得大于1mm,无折角。 4、无碳复写纸产品裁切时注意裁切方法。 5、有成品纹路的产品按成品纹路裁切。 11、油墨调配 1、印刷车间油墨调配工根据样板颜色、印数确定所用油墨的品种及用量。 2、根据打样样板记录油墨配比,以验证颜色是否匹配。调整后,原则上要求每种颜色一次性调配完毕。 3、长期批量产品的油墨调配配方做好记录,并留存产品样品。 12、印刷 1、机印机必须按工单(含工艺单)要求进行工单,正式印刷前必须经校对、质检员签字后方可印刷。 2、版面压力均匀、平整、清晰、饱满无花。文字、线条完整清晰,不鼓包、不变形。3、无墨皮,油墨干燥后不粘连。油墨不跑墨、不跑底。
4、版边不得有硬边,版面不得有野墨、墨条、胶影、油污等。版边应平整,版面平整度应在51mm以上。对多联单证产品的印刷,应格子对号,错位不得超过1个。必须留存正确的印刷样张以备核对,每班核对不少于三次。6、凡能配标线、打码的产品,必须印上标线、打码,没有标线、打码的产品,质检员不予签字。凡尺寸要求高、能标印成品裁切线的产品,必须印上成品裁切线。7、如需先选号后上号的产品,必须先选号后上号,印好号后,应按纸张厚度、捆包顺序号配号,方可交下道工序。应记录配号产品的拨号情况,并留存版面样张,以防后检。 13、装订1、装订是印刷厂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品质管理的最后一道关卡,装订车间必须清楚知道装订人员、包装人员的编号。2、装订正确,无错号,无废页。3、装订线、胶头、包装必须牢固,无空背、空卷。4、按建库单要求装箱、包装、捆扎必须大小一致,牢固,无错号。5、裁切必须严格按照建库单的规范,呈90度角,切口平整,无压坏、歪斜,成品规格不得超过±1mm。6、如需返工,产品必须报质检员,并说明原因。7、装订车间成品完成后,填写完工单、建库单,送生产主任。 14、质检1:负责产品质量;专职检验人员严格履行检验职责,反复巡回抽样检验,严把质量关;2、因质量问题,质检员有否决产品生产的权利。
3.因质量问题,后道工序有权拒收前道工序的产品。 4.产品出厂后,如因质量问题造成返工、丢失或报废,由工厂生产经理负责组织处理(返工、经济处罚)。 15.管理质量检验细节及不合格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本程序的实施,对不合格材料、不合格产品和不合格过程进行有效控制,防止误用、安装或转移。 适用范围 职责 将不合格情况报告公司上级,以便及时纠正。 公司质检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程序。 综合部直接负责采购、仓储;体系责任制。 程序。 ·采购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4.2 分类 不合格材料(包括顾客提供的材料)的分类; a) 物料的品质、规格、型号、尺寸、公差、质量证明书等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b) 物料受潮、破损、变质、过期失效;c) 成品(或半成品)的技术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良品:分为一般不良品和不符合工艺(包括环境监测、风险评估)的重大不良品。不良品物料按本程序进行标记和剔除处理,必要时将不合格物料及时剔除出生产现场。d) 项目组、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应跟踪督导不合格物料的识别和隔离工作。部门技术负责人应对不合格物料进行复核,并报质检部核查。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应落实复核结论,并在物料使用过程中做好来源记录。
不合格品 公司各级检验人员应确保能发现所有不合格品,并按本程序处理。在不合格品记录中,项目组按处置方式分类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并保存相关质量文件,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满足以下要求:供应商和采购商。 4.3.1不合格品评审 质检部组织项目组评审重大不合格品,报总工程师批准,质检部记录。根据评审结果制定纠正措施。不合格品的处置以制定纠正措施为基础,通常有以下几种处置方法:a)返工,达到规定要求;b)修理或作为让步接受而不修理;c)降级或改作他用;d)拒收或报废。不合格品材料并处理退回。或执行。 c) 对于顾客提供的不合格材料,纠正措施须经顾客代表及指定人员批准后方可实施。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置。出具返修通知单。c) 记录返修情况,鉴别工序品质并保存记录。5.不符合项不符合项的分类:一般不符合项、重大不符合项。不符合项来源:内部审核出具的不符合项报告是定期监视、测量发现的不符合项;相关方的投诉;外部审核组出具的不符合项报告。原因及信息传递法律、法规等要求未及时传达;文件书写不正确;并由负责部门负责保存文件信息记录。处理不符合项的措施各单位应立即按照相应的应急计划采取措施处理不符合项,实施并控制对环境和员工健康的不利影响及实施方案,避免不符合项再次发生。 针对各类不符合情况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检查、纠正预防措施落实情况,验证实施效果。不符合情况发生部门负责具体实施,质检部负责验证实施效果。组织跟踪验证。各单位在日常检查工作中,应及时纠正或采取纠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