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过一篇关于高仿的文章,我的二手奢侈生活(12)——买了高仿包被发现会很尴尬吗?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感兴趣,其实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的看法,今天我就从另一个方面谈谈我对高仿的看法。
这次我们不会从价值观、道德、法律、经济,或者所谓的虚荣心、尴尬心的角度去讨论这个问题,也不会从鉴定师的角度去讨论高端仿品一眼看去是否是假的问题。
本文就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谈谈为什么不建议使用高仿表。
是的,我们的态度很明确:不使用高仿。
这两年疫情让一切的节奏慢了下来,所以有时间去学习一些饮食方面的知识(毕竟疫情让我在家做饭吃饭)、心理学(毕竟要陪在家上网课的孩子)、风水方面的知识(毕竟天天在家,不禁对居住环境多加留意)。除了看书,也报名了各种培训班,学到了一点,所以抛出一些想法。
我一直对这些知识很感兴趣,但是
我以为那是以后有空再学的东西,平时养家糊口第一,兴趣爱好第二,没想到疫情让我提前享受到了学习这些知识的快乐。
我们回到主题吧。
下面我就从这几个方面谈谈我对高仿的理解。
从饮食角度,为什么我们不支持使用高品质的仿制品
至于吃,大家都知道,以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多是温饱而已,没必要那么讲究,你看电视上演的,讲究的要么是皇宫里的人,要么是权贵,跟我们老板的姓氏差远了。
不过,现在我们很多人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吃得健康还是可以的——这是经济层面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意识。毕竟吃得开心也是很多人的追求。
至于健康饮食的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
有的人选择素食,有的人崇尚自然新鲜的食物,有的人注重延年益寿的食谱,有的人更注重营养均衡.......还有的人对就餐的顺序、时间和量都有一定的要求.......
所以“健康饮食”本身并没有固定的标准,需求各有不同。毫无疑问,“关注饮食对自身健康的影响”的意识是存在的,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但无论采用哪种模式,都离不开一个基础,那就是食材本身是健康的,这是最基本的底层逻辑。就是食材本身是健康的,符合绿色有机的标准。否则,再好的搭配,如果食材不符合标准,也是白搭。
就比如说都是苹果,一个不仅喷洒了农药,而且生长在污染土地上的苹果,与一个用山泉水、有机肥浇灌,在自然无虫害的环境中生长的苹果是无法相比的。
添加膨松剂的食品、除草剂处理的土地,都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虽然吃一点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如果不注意,吃进去的食物就会在体内堆积,造成相当大的伤害。很多伤害都是不可逆的,只会治标不治本,想想就让人害怕。
四五十岁以后,人的身体会朝两个方向发展,有的人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心智和身体都成熟了,但有的人却出现了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而具体原因很多人并不清楚。
使用“仿制品”的心态,就相当于吃了“不健康”的食材。
认为“东西都差不多”是最基本的底层逻辑,这种意识会不知不觉地侵蚀自我认知,久而久之,你就会被身边的“山寨名牌”迷惑:你会以为这就是理财理念,这就是品质,这就是高端。
这种理财思维会让你购买很多看似便宜但实际上浪费的商品如衣服、包包、珠宝等。
因为你知道是假的,所以内心会比较随意的选择,那么闲置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不管有多少,都卖不出去,完全是浪费。
这种对“品质”的认识导致人们的审美趣味日益发生变化。
以“俗”为“质”,当然从这个角度来说,害人不害己,只害己,因为按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当“假货”被包装成“正品”的时候,你就不会有底气去辨别别人的东西的真伪了,毕竟不管怎么说,“假货”都会比不上“正品”(用假货我很自豪,别自欺欺人了),而“正品”的用户因为对“正品”的认可,也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积累了辨别“假货”的能力。
即使是初级阶段的鉴别研究,也应该通过“真假比较”来教授。
也就是让“新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成为一名合格的评估师的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实践过程”。
这个“实操”不是你“摸”了多少假货,而是你“摸”了多少真货,毕竟假货千差万别,真货也有自己的气质。
能“以假乱真”本身就说明对“正品”的认识还没有建立起来,因为“正品”用量不够,没有感觉,所以说“没区别”,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董氏秀偶品”的故事古今中外皆有之,“被人嘲笑”并不自知。#奢侈品分享#点赞关注公众号“聚源名品回收寄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