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库存的消息引发了许多环保人士的批评。
据日前发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在2018财年销毁了价值超过2860万英镑(约合2.54亿元人民币)的库存,包括衣服、配饰和香水等。善待动物组织PETA的报告指出,在这些被烧毁的库存中,还包含动物皮毛制品。事实上,在整个奢侈品和时尚行业,销毁库存是一些公司处理滞销商品的手段之一,此前路易威登母公司LVMH和快时尚品牌H&M也销毁了过多库存。
该公司此次受到特别关注,不仅因为被销毁的货物数量巨大,还因为其近两年的业绩表现不佳。
近年来,它尝试了多项转型策略,包括即看即买、门店数字化转型等,此外作为转型的一部分,它在2015年至2017年一直在减少门店数量,关店似乎并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同时随着中国奢侈品市场逐渐复苏,它或许会在奢侈品巨头的竞争中逐渐落后。
第一财经记者就库存销毁及履约相关问题发函采访,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焚烧库存引发争议
据2018年财报显示,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12个月内,该公司销毁了价值286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54亿元)未售出的新款服装和香水。以代表性的格纹风衣换算,2860万英镑相当于2万件经典款风衣的价格。
根据往年的财报,过去五年销毁的商品总价值超过9000万英镑(约合8亿元人民币)。多年来,销毁的商品价值不断增加,2018财年,这一数字几乎是2014财年的两倍。销毁商品价值占公司总利润的比例也不断上升,从2014年的2%上升到2018年的7%。
近年来,该公司尝试了很多转型,包括即看即买、门店数字化转型等。库存的增加很可能与此前实施的即看即买策略有关。从2016年9月开始,该公司改变了时尚行业的惯例,即原来时装周结束后才接单,半年后才发货,而现在则是秀后立刻卖衣服。有人认为,这种做法让该公司失去了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优势,从而导致库存增加。
事实上,销毁库存的做法在整个奢侈品和时尚行业并不罕见。
快时尚品牌H&M也被指控于同年11月向瑞典一个小镇的发电厂运送了超过15吨的库存,以替代燃煤发电。H&M表示,这些衣服不符合安全测试标准,未来将把未售出的衣服捐赠出去。
卡地亚母公司历峰集团今年5月从珠宝商手中回购库存,并在两年内销毁了价值4.8亿欧元(约4.37亿英镑)的手表,以避免手表被打折出售,影响品牌价值。BBC援引分析师的话称,这些手表的部分零件被回收利用,但大部分都被扔掉了,回购将影响集团的利润。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财年,历峰集团的净利润仅增长1%至12.21亿欧元,远低于路透社分析师的预测,部分原因是花了2.03亿欧元回购手表库存。
全球CFO朱莉·布朗认为,销毁这些商品“并不是一个随意的决定,我们对此非常重视。”曾在奢侈品牌咨询公司任职的哈利对记者表示,虽然销毁库存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但可能更在意维护自身的品牌形象和价值。“不同于香奈儿、爱马仕等,它给人的印象更像是介于轻奢侈品和一线奢侈品之间的中高端品牌,给人的印象是传统、保守。”
此前,CEO Marco 也坦言,目前定位仍是中端价位的奢侈品品牌,入门级产品的定价略低于高端奢侈品的入门价位,他强调未来要向更高端的奢侈品品牌进化,重新定义奢侈品牌。记者注意到,转型计划中提到将对产品组合进行调整创新,推出更高价位的手袋及配饰,并决定未来进一步减少百货商场向折扣渠道的出货量,增加全价单品的销量。
Harry 认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出牺牲。同时,奢侈品牌通过销毁库存,可以更好地避免库存在假货市场和黑市的非法交易。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时尚产业首席讲师 Maria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不希望我的产品落入任何一个可以低价出售的市场,贬低我的品牌价值。”
此前,轻奢品牌Coach就曾在这方面吃过亏,Coach产品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奥特莱斯等折扣渠道回购,再以更低的价格流入市场,导致正价产品长期正常销售,为此品牌花了数年时间调整渠道和零售策略,才终于扭转了品牌形象。
转型期遭遇瓶颈
事实上,我们正在经历业绩带来的“焦虑”。在最新的财报中(截至
作为转型的一部分,门店数量从2015年到2017年有所减少,Marco 表示,为了明确品牌定位,将减少影响品牌批发业务的门店数量,放弃一些位于商场内业绩不佳的“店中店”,关闭远离高端奢侈品消费社区的门店。
不过门店关闭似乎并未带来业绩明显提升,财年业绩报告显示,集团实现销售额27.3亿英镑,同比下滑1%,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95%至4.67亿英镑,Marco此前曾强调,品牌仍处于转型过渡期。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告诉记者,“其实近几年品牌的重新定位,是因为其品牌价值一直在下滑,首先早期品牌授权多,使得品牌形象受损;其次品牌分销给经销商、代理商,导致消费者层次不统一,品牌价值下滑。不过现在,对外授权已经逐步撤回。”转型过程中,我们也在努力向中国市场靠拢,2016年宣布将从中国经销商手中收回公司剩余的15%代理权。
过去其严重依赖中国市场,据报道,中国消费者占集团销售额的40%,这一比例高于其他奢侈品公司,收回中国业务意味着对中国市场渠道的更多控制权。
集团在最新财报中表示,集团数字化业务增长强劲,尤其在亚太地区。早在2015年,集团就在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平台开设了中国线上旗舰店。时装秀的互动内容和幕后故事在微信平台上发布,秀后即刻进行销售。为了吸引年轻的中国消费者,品牌签约吴亦凡成为首位非英国籍代言人。
“经过几年的波折,全球奢侈品市场重拾光彩,在中国强劲需求的推动下,奢侈品市场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纽约时报》近日撰文称,几大奢侈品集团已开始调整。古驰近日公布了2017年全年销售额,创下62亿欧元的历史新高,约合7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5%。香奈儿2017年总销售额为96.2亿美元,同比增长11%,主要受亚太区和欧洲地区销售的推动。
最新财报还指出,中国市场对风衣、手袋等产品持续的需求仅带来中个位数增长,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表现并未达到投资者的预期。
“早期中国消费者更青睐那些知名度高、大logo的奢侈品牌,但现在他们寻求的是个性化、强调生活方式的品牌。同时,年轻人对于奢侈品牌消费的力量也越来越重要。其实他们并不容易讨好,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奢侈品和潮流品牌的联名产品更容易受到他们的欢迎。随着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回暖,跟上潮流的节奏是必须的。”赖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