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第三年,万达轻资产接手北京五棵松卓展购物中心,能否起死回生?

日期: 2024-09-13 06:08:51|浏览: 215|编号: 6536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文 | 《中国品牌》杂志

疫情第三年重置了中国商业的基本面,也加速了一些既有的商业趋势。

4月19日,万达集团拿下北京五棵松卓展购物中心整体经营权,合作模式为轻资产化。其中,5月1日,蓝色港湾的经营权将全面移交给万达,经营期限为20年;五棵松卓展购物中心将更名为北京五棵松万达广场,未来将成为万达广场第四代全国旗舰产品。

屡次开业却失败的北京卓展购物中心,更名蓝色港湾,如今已归属万达集团,它能否起死回生?

投资者、运营者多次变更

蓝港五棵松店位于五棵松地区,南临长安街、西临西四环,总建筑面积逾30万平方米。

项目为北京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的一部分,由五棵松体育场(现名为乐视体育生态中心)、写字楼、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商业街等组成。物业原开发商为华熙国际投资集团,购物中心即现在的蓝色港湾。商场最早的历史可追溯至2007年,近10年来商场更换了三轮投资方、六轮运营团队。

据了解,华熙国际投资集团早在2007年就开始筹备该商场,当时项目名为“华熙长安MALL”,定位为“京西奢侈品消费中心”。华熙国际邀请曾管理过杭州大厦、深圳万象城等知名项目、有“百货第一夫人”之称的李玲担任项目总经理,原计划2008年底开业,但未能实现。

随着李玲的离职,2009年,吴阳明负责的运营团队接手该项目,将其更名为华西乐茂购物中心,项目定位调整为京西娱乐休闲中心,打造家庭体验式消费中心,并吸纳主力店太平洋百货入驻,实现局部开业。

但好景不长,2010年,华熙乐贸第三次更换运营团队,项目由以王新民为首的“赛特”新团队接手。虽然商场引入了耀莱成龙影城新旗舰店,但经营却迟迟未能步入正轨。

2012年,总部位于东北的卓展集团收购华西乐贸,正式进入北京市场。然而“北京版”卓展购物中心始终无法复制其在东北市场的成功,2012年、2013年卓展购物中心两度宣布开业,但均未能整体开业。而2012年起,受反腐政策影响,北京奢侈品消费大幅下滑,卓展的高端零售客群受到严重冲击。加之项目地理位置并不理想,周边缺乏甲级写字楼和金融商圈,并不适合奢侈品购物,业绩自然难有保证。

在此情况下,卓展集团开始寻求将项目推向市场,2015年底,蓝色港湾母公司入主北京卓展购物中心的消息得到证实,蓝色港湾成为该项目的所有者。

万达如何整合资源

尽管几经易主,这个位于北京西四环与长安街交汇处的商业项目仍然被消费者称为“五棵松卓展”。

那么,万达是否有能力让五棵松卓展购物中心再度火爆呢?

从万达近几年以轻资产模式扩张来看,万达有能力盘活存量商业项目。例如万达商管与深圳龙岗华南城的合作,就是根据城市发展区位功能转型的需要,将原来低效、衰败的工业原料批发市场改造、改建为购物中心,从而盘活项目的经典案例。北京双桥万达则是万达商管盘活经营不善的商业地产项目的另一个代表性案例。

位于北京西四环与长安街交汇处的五棵松卓展购物中心,南临长安街,西临西四环,与凯迪拉克中心隔街相望。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卓展购物中心并无太大发展,成为一棵病态的“老树”。近年来,运营团队几经更迭,甚至连老板都换了,与隔街相望却人气爆棚的华熙LIVE形成了鲜明对比。

2017年华熙LIVE成立之前,很多购物功能已经转移到线上,线下更多的是休闲、文化、娱乐体验。五棵松卓展依然以大量零售品牌店为中心,虽然有餐厅、影院等业态辅助,但整体商业模式对消费者吸引力不大。

而仅一街之隔的华熙LIVE却将传统零售的比重压缩到极低,以文化娱乐体验、竞技体验为核心内容,这样的商业模式非常符合当代人休闲娱乐的目的,因此华熙LIVE受到了极大的追捧。

最重要的是,对一栋34万平米商业面积的楼盘进行资源和结构改造并非易事。因为五棵松卓展中心一直都是百货商场,内部结构、门面、场景的改造需要硬投入,还需要好的运营商调动足够的资源,让购物中心重新焕发生机。

但上岸才见泥土,购物中心是一个长线产业,靠资源、靠实力、靠耐力,所以像万达这样全能型、资源型的企业,想要让五棵松卓展中心起死回生,还需要时间。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