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不被看好的电商企业如今已成为全球经济领域的巨头。京东、阿里巴巴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在国内网民规模猛增的市场背景下,细分领域的垂直电商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商业平台应运而生,但能像京东、阿里巴巴那样成功的却屈指可数。
近日,针对奢侈品的电商平台寺库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引起了奢侈品电商行业的轰动。与其他垂直电商平台相比,奢侈品电商市场规模较小,这也是业内人士对其前景并不乐观的原因。
奢侈品电商不是一门生意
2010年前后,奢侈品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频频受到资本的青睐。然而,在经历了短短几年的繁荣之后,奢侈品电商行业的发展集体陷入了瓶颈期。公司业绩下滑、破产、并购、转型等事件时有报道。
呼哈网、尊享网等平台相继倒闭,美槐被阿里巴巴收购。 2015年完成3000万美元融资的近日被曝出其CEO因涉嫌涉案数亿美元走私案被捕的消息。
在外界眼中,寺库在这场行业变革中逐渐从“奢侈品电商平台”转型为“线上线下精品生活平台”。不过,李日雪向记者解释称,寺库从未说过自己是奢侈品电商平台。一直定位为高端消费者的服务平台。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线上线下精品生活方式平台”。因此,变换说它不存在。
纵观奢侈品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品牌具有非常高的溢价能力。我们熟悉的LV、、Gucci等奢侈品牌都具有非常高的溢价能力。普通品牌的女包只要200元左右,而售价一万元以上的LV女包也只是入门款。除了时尚产品领域,汽车、酒类等奢侈品牌的溢价能力也是普通品牌无法比拟的。
一方面是具有高溢价能力的奢侈品牌,另一方面是依靠低价占领市场的电商公司。两者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牵强的感觉。从商业角度来看,高价是奢侈品的特点,而低价是电商的特点。奢侈品电商的商业模式本身就有点矛盾。从这个角度来说,奢侈品电商很难成为一门生意。既然如此,为何仍有大量资本涌入奢侈品电商行业挖金?
事实上,并不是国内奢侈品电商行业不景气,而是国外奢侈品电商市场同样不景气。
奢侈品电商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
众所周知,奢侈品针对的是一个小众市场,而这个市场非常封闭,有自己独特的社交圈。定位奢侈品电商的寺库虽然成功上市,但并不代表奢侈品电商行业的未来。服务和溢价不仅是奢侈品电商的短板,也是难以逾越的两座大山。严厉地说,没有服务和溢价,奢侈品电商就没有未来。
寺库创业初期主要从事二手奢侈品代销业务。李日学表示,那个阶段公司做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即奢侈品鉴定和售后维修服务。而且,当时寺库是线上线下同步运营,保证用户体验到位。
奢侈品是一类特殊的商品,鉴定、维修等服务一直是奢侈品价值的体现。自此,寺库获得了一批精准的高消费客户群,并与客户建立了深厚的会员关系。目前,寺库平台注册会员超过1500万,高端合作品牌超过3000个,在售产品超过30万种,客均价高达3500元。
但在这9年的经营过程中,寺库面对的客户群体发生了变化。李日雪表示,2013年之前,寺库的男性顾客多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35岁至55岁之间。目前,由于服装、珠宝、家居产品的增加,寺库的女性顾客也开始增加。占大多数。顾客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集中在25岁至45岁之间。
由于盲目追求低价,国内一些奢侈品电商平台上出现了假冒奢侈品的情况。 首席执行官被捕事件的背后是走私,而走私的目的也是为了降低奢侈品的价格。显然,电商平台在中国扎根多年,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低价的形象。奢侈品无法实现溢价也成为奢侈品电商的一大硬伤。除了品牌溢价难以实现之外,服务也是国内奢侈品电商行业的短板,因为服务也是奢侈品客户群所看重的项目。
对于价值486万元的帕玛强尼手表、价值243万元的玛莎拉蒂跑车、价值180万元的爱马仕包等奢侈品来说,除了品牌溢价之外,更全面的服务也是溢价的重要附加内容的奢侈品牌。日常生活中,购买钻戒等贵重珠宝时,商家通常会提供免费清洗、送货上门以及定制包装等服务。奢侈品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此外,很多服务项目都是立足线下,专注线上的奢侈品电商在服务方面无疑处于劣势。
为了提供丰富的服务,奢侈品电商只能在线下开设实体店为用户提供服务。由于奢侈品电商平台没有能力收取溢价,自然不可能开设线下门店为用户提供服务。没有服务,奢侈品的高贵价值就无法体现,奢侈品电商被潜在客户抛弃也就在所难免。归根结底,奢侈品苛求的溢价和服务与国内电商平台的价值背离。这就是奢侈品电商行业举步维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