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库被立案调查敲响警钟
失去名誉、失去诚信是得不偿失的。
不发货、不退款、饱受投诉困扰的寺库依然在售。图为APP截图
我在网上购买了商品,但没有看到它们发货。我申请了退款但没有收到,等待持续了几个月。近一年来,关于寺库的投诉不断。据本报报道,2022年1月至10月底,北京市消协96315热线共登记涉及北京寺库商贸有限公司的投诉3343件。目前,大部分投诉尚未解决,相关部门已立案处理。对寺库涉嫌违法违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案件进行立案调查。
它曾经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如今却遭遇风波不断、投诉飙升。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的命运令人唏嘘,也再次引发了奢侈品电商是否应该成为行业讨论的话题。无论用户需求和销售模式是否匹配,无论平台本身遇到什么困难,商家都没有理由先延迟发货,后退款。如果不发货是不是代表没有发货或者根本就没有货?前者的性质已经够恶劣了,但如果是后者,那就等于欺骗了。目前,寺库北京总部已腾空。尽管寺库回应业务正常运营,但公司显然面临经营困难。平时你不能给消费者挖坑,现在也不能让消费者来填。
双11期间,寺库被立案调查。这不仅及时提醒消费者谨防上当受骗,也给各大促销活动中的平台和商家敲响了警钟:不要玩不发货、不退款等“流氓”伎俩。如果你失去了名誉和诚信,你倒下的日子就不远了。寺库被调查并不是因为其销售的奢侈品质量问题,而是因为其诚信度和未能认真对待消费者权益保护。任何企业,无论是电商还是线下,无论是普通商品还是奢侈品,都必须明白一个道理:诚信永远是最好的保值手段,是企业在动荡的市场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与寺库平台的“直接赖账”相比,其他电商大大小小的套路可能更加微妙和扑朔迷离。历年双11购物季,消费者最厌恶的就是涨价、降价、冒充正品、质量不合格的商品;商家单方面取消订单、延迟发货、造成换货困难、在邮费中隐藏商品价格等。等等,也经常被批评;随着新消费趋势的兴起,物流单号造假、直播带货乱象等现象更加频繁地发生。这几天,不少APP封面广告引来双11促销。五颜六色的页面上充斥着优惠券和红包,但如果你点击它们,你可能会陷入这些各种各样的陷阱。
在点名寺库的同时,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还发布了消费提示。除了“货比三家”外,消费者还应擦亮眼睛,尽量选择信誉好、信誉好、售后服务有保障的商家。不应一味追求低价而忽视商家的信誉和售后服务;无论商家大小,都必须诚信经营,千万不要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忘记了最基本的诚信。只有始终保持真诚和信誉,才能与消费者一起踏上幸福的双11之旅,避免成为消费者投诉的反面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