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洗去尘世污渍,回归天性,找到属于他的桃花源

日期: 2024-07-25 13:06:16|浏览: 347|编号: 5840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回家吧,你的田野里都长满了野草,你为什么不回去呢?

既然你的思想被你的身体所奴役,为什么还会感到悲伤和孤独呢?

要知道过去无法改变,但要知道未来可以追求。

其实,我们距离正确的道路并不遥远,我们认识到今天做的是对的,昨天做的是错的。

《归去来》这首诗,表达了陶渊明离开官场、回归田园的愿望。在这之前,他曾数次入仕、数次辞职,经历了10年的风风雨雨,在他看来有30年那么漫长。40岁那年,他辞去了人生中最后一个官职,回到了故乡。直到63岁去世,陶渊明用了23年的时间洗刷尘世的污点,返璞归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陶潜,字元明,旬阳柴桑人,生于公元365年,卒于公元427年。

《诗经·陶渊明传》云:“少时有志,志趣高远。”“志趣高远”即兴趣、志向。“志趣高远”应指陶渊明“志趣高远,高过常人”。可想而知,陶渊明是一位有学问、有志向、有志趣之人,也应是一位有成就之人。

陶渊明志向远大,他年轻时志向如鲲鹏,以翱翔天际为乐。

他不仅有“坚强的意志”,而且崇拜英雄,陶渊明诗中所歌颂的英雄只有一个:荆轲。

自西汉以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一统学说,孔子说的声音响彻学堂,笼罩在人们心中,儒家的为官为臣的教诲,指引着学生的精神方向,士人皆以救世为人生准则,立志在仕途上进,追求功名。

陶渊明的文化背景是儒家,志向是谋求仕途。但身为平民,他没有办法进入官府,只能在乡间务农,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君王何权管我?”的农民生活,这显然是“浪费时间”。更重要、更现实的是,陶渊明务农的结果是贫穷饥饿,常常无饭可吃。“家贫,耕种不足养身”(《还乡记》)。

岗位一:江州祭酒

辞职原因:与上级意见不合

为了摆脱贫困,吃饱饭,陶渊明想走出农田,到官府谋职。亲朋好友也劝他出门谋职“改变命运”。在舅父的帮助下,陶渊明在年近三十岁时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江州祭酒。祭酒与酒无关,而是掌管兵、贼、仓、户、水、甲等部门,是个“肥差”。陶渊明解决了温饱问题,不再背负农耕的重担,日子过得十分轻松。

但陶渊明没过多久就适应了这种生活,因为他和老板的兴趣和目标不一样。“如果我们的理想不同,我们就没法一起工作”,他写了辞职信回家了。

回到家后,陶渊明又拿起锄头、铲子,犁地,过起了农耕的生活。

陶渊明回到家,最初有种家的感觉,拿起熟悉的农具,闻到熟悉的泥土芳香,“家乡的月亮比家乡的圆!”但没过多久,官场和田地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相比田地,官场舒服多了。他后悔自己的任性,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公职”,为什么突然就放弃了呢?孔子说:“三十而立。”为什么他就不能自立呢?

职位二:绛州首席办事员

辞职原因:整天无所事事,闲坐着

就在他心情低落之时,上面有人来请他回来,并给他安排了一个更高级别的职位:江州主事郎中。

陶渊明当然很高兴得到这样的官职,没有多加犹豫就接受了这个职位。

江州刺史这个职位虽然高,但却是个闲职,相当于“参谋”,整天无所事事,只是闲坐其间。没有人理会他,也没有人理会他。空虚、无聊、寂寞、孤单、无趣……陶渊明体会到了“闲人”的滋味。月明星稀,独自守着一隅,董仲舒的《旷世奇人赋》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啊,多久,多久!运气来得晚,去得快,怎么会这么糟糕?不情愿地跟随别人,不是我们这样的人。我一直在修炼自己,但岁月流逝,我即将死去。我何时才能醒悟?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我很难过,不再指望财富。如果我继续这样下去,我只会增加我的耻辱。我越想做某事,我就越会失败。我还不如呆在家里,我不会犯任何错误。

陶渊明望着星空,难道不是该忏悔的时候吗?再想想,他好像比董仲舒还差。董仲舒主动进取,甚至遭受挫折,足不出户,避免犯错。但他连进取的机会都没有,遭受挫折。司马迁也有过这种心境,于是写了《悲学者不遇记》:

悲哀,生不逢时,自觉惭愧,自怨自艾。时时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以礼相待,恐默默无闻,一事无成。自信自己有才华,但世事不顺。自己虽有形象,不能展于世,有才华,不能展于人。岁月流转,只可屈不伸。古人以默默无闻为耻,朝闻道,暮可死,谁说不是真话!吉凶循环,起起伏伏。谁能预先造福,谁也不会一开始就遭遇灾祸。一切顺其自然,万事终归归一。

陶渊明长叹一声,默默无闻从来都是很丢脸的事!司马迁宁可阉割也不愿活着写《史记》,不就是为了留名天下吗?如果司马迁在写《史记》之前就被杀了,那他就白活了一辈子,太丢脸了。有了《史记》,司马迁才没有白活,还赢得了赫赫的名声。而他自己呢?再这样下去,他就会“终生默默无闻”,还怎么面对亲朋好友?要想立业,就得“遇”,否则就没有施展才华的空间,没有展现才华的舞台。董仲舒和司马迁感叹的就是“遇不到”,这不就和他们现在的处境一样吗?

陶渊明拿起笔来,写了《失意士赋》:

以前董仲舒写过《文人不识时务赋》,后来司马迁也写了《文人不识时务赋》。闲暇时读这两篇赋,心里很是悲凉。胸怀大志、才华横溢、救世济世的文人,在盛年被迫隐居;品德高尚、气节优秀的人,最后却白费功夫。真是悲哀!才华横溢的人,没有赶上炎帝、奎帝的时代,被埋没了。宁可坚守清贫,也不冤枉自己。坚守本分,绝不出卖灵魂。

《旷世奇人赋》《悲旷世奇人赋》《惜旷世奇人赋》三首,一气呵成,叹息吟唱了三遍。

陶渊明想到董仲舒、司马迁,感叹自己生不逢时,自然惆怅不已。难道我还要在这里虚度光阴吗?难道我还要在这里委屈自己吗?算了,何必呢?与其闲着无聊,不如清贫一辈子。走吧!

陶渊明跟老板打了声招呼,就走了,回到村里过起了农活。这一次,他的心安定了。他已经尝过两次当官的苦涩。相比之下,农活虽然苦,很累,但却很充实,很真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春种秋收,吃自己种的小米,心安理得,何乐而不为呢?

职位三:军事服务

离职原因:触碰精神红线

不幸的是,陶渊明的妻子突然得了重病,四处求医,花了不少钱,最终还是去世了。中年丧妻不仅给陶渊明带来痛苦,还让他负债累累,他再婚,又生了几个孩子,生活负担一下子加重,光靠种地养家糊口已经很困难了,陶渊明有点不知所措了。

就在他苦恼之时,一个工作机会降临到他头上。东晋大元帅桓温之子、大将军桓玄邀请陶渊明从军。这正好给陶渊明的“无米之炊”带来了“饭”,陶渊明欣然接受,前往就任。

桓玄手握大军,便想篡位自己当皇帝。为了给自己的登基营造气氛,他派人四处散布,说自己管辖的地方地势吉利,是将来加封龙袍的地方。魏晋以来,权贵争霸已成常态。对此,陶渊明采取旁观的态度,他当官只是为了俸禄,补贴家用,免得家人饥寒交迫。至于谁当皇帝,与他无关。因此,他对桓玄的行为保持着“局外人”的态度,对那些支持桓玄的人十分不屑,想置身事外。不料,桓玄却派他四处散布,充当桓玄篡位的棋子。这触动了陶渊明的精神红线。怎么办? 当面拒绝会惹事,不拒绝又会给自己带来耻辱。此时陶渊明的母亲去世,他立即辞去官职,并以此为由离开了桓玄。守丧期满,桓玄被刘裕所杀,他的同伙也被“严惩”。陶渊明因没有参与桓玄篡位,得以逃脱。

职位四:参军

辞职原因:只有名义上的官职,每天陷在君臣礼仪、同僚明争暗斗之中

刘裕很欣赏陶渊明的气节,便请他参军。此时的陶渊明已经快四十岁了。“四十而无名,无所畏惧”(《荣木》),陶渊明意气风发,接受了刘裕的邀请。四十岁,正是壮年,是可以立功的年纪。陶渊明对这次出任抱有希望,想要有所作为。路虽然漫长,但他不敢走。名车备好,他鞭策马匹,策马而去……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计划顺利进行,陶渊明虽然参军了,但只是一个辅政,一个虚名,每天陷在君臣礼仪、同僚勾心斗角之中,这当然不符合陶渊明的性情。寂寞中,陶渊明独自吟诵:

行为举止有千万种,谁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如果比较是非对错,相似的人就会受到赞扬或批评。

(饮酒,第 6 号)

这就是官场的疲态,争论了这么多,能分得清谁对谁错吗?是非混杂在一起,褒贬也混杂在一起,没有褒贬之分,人鬼不分,君子不分,小人不分,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陶渊明再次陷入对自己仕途的反思。他为何离家出走,在仕途上浪费时间?不就是为了避免挨饿,吃饱饭吗?只要进了官府,就能立刻吃饱,“倚着吃饱饭,稍有便足”(《饮酒诗·第十》)。然而,为了“吃饱饭”,就委屈自己、浪费自己、虐待自己、整天麻木自己,值得吗?这样下去,恐怕还不如回家。

回家的念头再一次浮现在陶渊明的心里。

职位五:彭泽县县长

辞职原因:督察对陶渊明的作品批评颇多,并提出无端指责

这时,距离陶渊明家乡很近的彭泽县出现了一个空缺,陶渊明经人推荐,做了彭泽县令。县令这个职位虽然不高,但也算是“治一带”,比当个吏部侍郎强多了,俸禄也很高,有公田一百亩,可以自由耕种,收成归自己所有,这是陶渊明宦途生涯中最好的一份工作了。

陶渊明到任两个多月的时候,上级来视察工作。来的人是个督抚。督抚是巡抚的代表,专管巡抚各地的工作,他官职不高,但权力很大,可以向巡抚报告,各地官员不敢怠慢他。陶渊明整天穿着布衣,走在田间、茶馆、酒肆里,就地办事。彭泽治理得当,百姓称赞他。督抚来的时候,陶渊明习惯穿便装去迎接他。下属提醒他说:“先生,你见督抚要穿官服。”陶渊明问:“为什么?”下属说:“这个督抚很嚣张,谁伺候他不好,他就骂人,你要向巡抚报告,千万不能大意,要穿官服。” 陶渊明说:“督工是来视察工作的,不是来检查衣服的,没有必要。”于是,他就穿着便装去见督工。督工一见他,果然不悦,对陶渊明的工作吹毛求疵,还批评他。陶渊明勃然大怒,拍桌站起来:“我才不会为了几碗饭而跪拜,我以后也不做官了!”说完,把官印扔给了督工,转身就走了。

一个声音在呼唤他:“回家!”

归途中,陶渊明感到轻松。这是心灵枷锁解开的轻松,是迷途归来的喜悦。还未回到村子,村里的房屋、茅草屋、炊烟已然呈现在眼前,鸡鸣狗吠已然回荡在耳边,心仿佛跳出了牢笼。

我从小对世事无兴趣,性情好山好水,误入世事之网,一去三十年了。

笼中鸟思故林,池中鱼思故家。开垦南原荒地,还园种田。

宅院十余亩方圆,八九间茅草屋,后檐榆柳掩映,堂前桃李成林。

远处的村落雾气朦胧,集市炊烟缭绕,巷道里传来狗吠声,桑树梢头传来鸡啼声。

庭院里没有一丝尘埃,空旷的房间中充满着闲适,久居在笼子里,终于可以回归自然了。

(回归乡村(上))

从当道场长到当县令,陶渊明的仕途只有10年,他却说是30年。这“30年”不是时间的长度,而是心理的长度。他说10年就是30年,足见他的仕途对他来说是多么漫长和艰辛。官场对他来说就是尘网、牢笼,扼杀了他自由的人性和豁达的天性。他虽然搬出茅屋,住进衙门,却沾染了世俗的尘埃;虽然有酒有肉,吃得好饱,却把自己变成了笼中鸟,任人喂养。这是得不偿失,是人生的一大败笔。这“30年”,衙门多了一个吃白饭的人,世间却少了一个陶渊明。

一切都应该结束了。

我要回家了,我的田地快要长满了,我为什么不回家呢!既然我的思想被我的身体所奴役,我又何必悲伤和孤独呢!我明白过去无法改变,但我知道未来可以追求。我离错误的路不远了,我意识到今天是对的,昨天是错的。(《回家》)

乡野要荒凉了,何不回去?该回去了!悲哀的是,这么多年,心被身体奴役了。过去放下,未来要把握,不能再迷失。从现在开始,还不算晚。每天忙碌,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每天奋斗,却不知道自己在奋斗什么;每天行走,却不知道路在何方。走了“三十年”,终于回来了。这一刻,是人生的起点;回家的路,才是该走的路。

我要回家了,请别再交朋友,别再旅行了。世界已经抛弃了我,我何必再要求什么呢?(《回家》)

我回来了!我要断绝与世界的联系。这个世界与我为敌,我还想从中得到什么?

陶渊明彻底和官场断绝了关系。这个世界与他为敌,他与它格格不入。何必赶着出去?有什么好看的?马上就要到家了,和亲朋好友相聚,说说亲密的事情,该有多开心。弹琴,看书,无忧无虑。乡人说:“春天到了,该到西边的田里种地了。”山路蜿蜒,泉水潺潺,花红柳绿,山谷回声。站在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头顶白云飘飘,回归淳朴的民间,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唉,有点晚了。要是从一开始就这样就好了。

我不求富贵,也不求入宫廷,只顾独处,心想好日子,或拈杖锄草,登东山吹口哨,在清溪边吟诗,顺应自然归去,天意自得,又何须怀疑呢!(《还乡》)

陶渊明自问:你追求过富贵吗?没有,富贵从来就不是我人生的目标;你追求过皇宫吗?没有,我从未有过如此奢侈的生活。我的初衷是追求自然朴素,我的性情是超越“俗”。既然如此,我又何必与官场周旋?归家,独行,耕耘,登高呼声,水边吟诗,岂不美哉!与自然共生共死,岂不美哉?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陶渊明在经历了“三十年”的官场浮沉之后,最终选择了放弃,这是迷途之后重回正途的觉醒,是知错就改的救赎。

“还乡”是陶渊明与世俗断绝关系的宣言。

从前有个渔夫,靠打鱼为生。一天,他划着船出去打鱼。船越划越远,他看见了一片桃花林。桃花林两边溪流纵横,花草茂盛,芳香四溢。渔夫很惊讶,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地方。他划着船,来到了桃花林的尽头,也就是溪水的源头。面前有一座山,山上隐约可见一个小洞。渔夫下了船,从洞口摸索着走了进去。

洞口很窄,仅够一个人通过。光线很昏暗,地面坑坑洼洼。他走着走着,洞里突然变得开阔明亮起来。眼前出现了一大片平坦宽阔的土地,整齐的房屋,肥沃的农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还有各种各样的果树。田野里的小路纵横交错,随处可以听到鸡叫声和狗叫声。田野里的人在劳作,路上的人在说笑。这里的男人和女人的穿着和外面的人一样,没有任何区别。老人悠闲地走着,孩子们蹦蹦跳跳,一派无忧无虑的景象。大家看见渔夫,都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他,问他从哪里来,做什么工作,家里都有谁,生活过得好不好。渔夫一一回答。 有人把渔夫请到家里做客,杀鸡做饭,摆酒招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有客人来了,都来打探消息。渔夫问他们,这里是什么地方,你们是怎么到这里来的?人们告诉他,这里叫桃花源,秦朝时,先祖为了躲避战乱,带着妻子儿女逃到这里。这里没有外界的声音,十分安静。自从来到这里,他就再也没有出去过。他们问渔夫现在是什么朝代?渔夫说是魏晋。他们说连汉朝都没听说过,更别说魏晋了。他们为渔夫感到惋惜,问他怎么能生活在这么混乱的地方。为什么不来桃花源呢?这里没有官衙和茅草屋的区别,没有皇帝和百姓的区别,大家都是一样的。 人们天天把渔夫请到家里,用酒肉招待他。住了几天,渔夫就要走了。大家送他,他说:“桃花源真是好地方!”人们说:“不值得告诉外人!”

渔夫离开桃花源后,又顺路返回,怕回来时找不到桃花源,便在路上做了记号。到了县城,便报告了县令。县令很惊讶,问:“有这样的地方吗?带我去看看桃花源。”他便带着县令顺路寻找,可始终没有找到桃花源。

这个渔翁就是陶渊明。桃花源记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离开桃花源之后,陶渊明就再也没有找到过桃花源。这​​没什么大不了的。陶渊明不想让自己的身体在桃花源里,而是想让自己的心在桃花源里。他明确地说过:

我把家建在人间,但没有车马的喧闹声。

你怎么能这样呢?心在远方,地方也在远方。

(饮酒,第 5 号)

只要心在远方,处处都是天堂。

生活在心中的“桃花源”里,陶渊明找到了“成仙”的感觉,他仿佛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身在何处,不知道什么是贫穷,也不知道什么是富足,只懂得自由自在,享受另一个世界的快乐。

四十岁辞官归乡,六十三岁去世。陶渊明用了二十三年的时间洗刷尘世的污点,返璞归真。他似乎觉得“陶渊明”这个名字已经沾染了尘世的尘埃,不够纯粹,于是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字——吴流先生,并写了《吴流先生传》:

我不知道这位先生是谁,也不知道他姓什么。他家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他以柳树为名。他性格沉静,很少说话,不求功名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求详细了解。每当他明白了什么,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他常常写文章自娱自乐,表现出他的志向。他忘却了得失,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五柳先生”即陶渊明。

陶渊明,桃花源人。

推荐阅读

中国气

让火燃烧

18位历史文化名人的人生咏叹调

传承千年的中华气脉

关于作者

任火,1955年生,山西翼城人,著作有《贴心生活》、《汉字的味道》、《编辑的独白》等。曾任河北理工大学学报主编,现为燕山大学出版社主编。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60年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

目录

序:气脉民族精神的丝带/

河水流淌着芬芳/

屈原用草绳把全身的石头绑住,仰望白云翻滚的天空,鲜花盛开的平原,长长地吸了一口气,跳进了江里……

高尚的精神/

孟子对这些“王”嗤之以鼻,鄙视不已,他要培养的是自己的学生做“大丈夫”,而不是“王”。在他的心里,没有这些“王”的位置。

重于泰山

《史记》记载了司马迁的一生,比泰山还重。司马迁死了,没有人知道他何时死,埋葬于何处。但《史记》永垂不朽,“史”的精神千百年来依然余音绕梁。

沉溺于乱世/

阮籍的《大人先生》把世俗社会中的绅士彻底区分开来,在《大人先生》的眼中,那些“绅士”是乱世的制造者,是生活在社会裆下的虱子。

最后一首歌/

嵇康用铁锤吟诵,铁锤就像一支笔,记录着他澎湃的情感,写下了他激情澎湃的诗句。

田园的欢乐/

陶渊明的“乌托邦”就是陶渊明的“理想国”,他离开陶渊明之后,就再也没有找到陶渊明,这没什么大不了的,陶渊明不是希望自己的身体在陶渊明那里,而是希望自己的心在陶渊明那里。

天地诗人 /

李白出行,不是为了诗,而是为了“志向”,李白腰间佩剑,“携剑出国,辞别亲人远行”,他出行,是为了英雄气概,为了剑气。

当你感到不公平时大声说出来/

人一生下来就带有罪孽,这叫“原罪”;人一生下来就带有毁灭,这叫“原毁灭”。既然是生来就有的,那我们就无须在意了。韩愈掸了掸身上的灰尘,整了整衣服,继续往前走。

笑谈玄都寺/

山之名,源于其仙,水之名,源于其龙,屋之名,源于其德。刘禹锡是山中的仙,水中的龙,屋中的德。

世间忧喜 /

范仲淹大刀阔斧改革吏治,革除弊政,开封府治安大为改观,市井井有条,官宦恭顺,城中繁华。坊间流传着一句话:“朝廷有范钧无忧,京城有习文无患。”

心如磐石 /

谩骂、指责之声不绝于耳,群臣指责王安石“改变祖法”,在一片“四面楚歌”的喧嚣中,王安石顽强如石,用响亮的声音回应。

千古伟人/

面对人们的冷眼和朋友的劝告,苏轼摸着肚子笑着说:“我满脑子都是不合适的话。”

悲伤的感觉/

波涛汹涌,海天一色。万舟竞渡,波涛汹涌,风起云涌。我虽非夫子,亦当英雄!大浪高高地将小舟托起,将李清照的心托向天空。

一千年的启蒙

圣人之道,无须向他人求索,全在于自己的内心!王阳明找到了圣人之道。

此竹,古往今来,亦复如是。

张班Qiao的书法是弯曲的,看起来像是一条随机的石头,Zheng 的绘画是稀疏的花朵,并以坚固的态度感到骄傲。

他冷冷地看着名望和财富,嘲笑儒家学者/

吴齐整天生活在贫困中,经历了贫困的味道。

我宁愿死在湖中,也不愿羞辱。

王圭伊(Wang )穿着长长的礼服和外套,讲述了他的古老历史证据,揭开了他的甲骨文骨头铭文,并校对了他对水道经典的评论。

医疗心/

Lu Xun看着他面前的一堆泛黄的书。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