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长春卓展购物中心,高端、奢华是这里的代名词。
长春卓展购物中心作为卓展集团旗下第一家百货商场,坐落于重庆路核心商圈,于1999年9月开业。
在发展时期,依靠高端高品质的产品征服世界的卓展长春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立足本地业务,拓展省外业务。
依托卓展长春母店的成功路径,随后的几年里,卓展购物中心相继在沈阳、哈尔滨、北京等地开业。
然而,受投资策略失误、现金支出成本过高、高端消费下滑、零售环境低迷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自2014年前后开始,当地卓展购物中心不断传出业绩下滑、增长放缓、商业零售板块被出售的消息。
尽管卓展集团从未对外界的传言做出正面回应,但一些答案正在被第三方统计机构和业内人士逐一挖掘出来。
近日,零售男装圈及(易瑞)在2015年全国179家商场业绩统计报告中提到了这一点。
长春人熟悉的卓展长春店,去年业绩同比下降2.3亿!
曾经辉煌的卓展购物中心现在怎么样了?
统计报告:卓战的“成绩单”
业绩是一个商场、百货商场经营状况好坏的重要参考指标。
有机构对过去一年来国内百货、商场的表现进行了统计。
近日,零售男装圈联合(易瑞)发布了全国179家商场2015年业绩统计报告。
业绩排名方面,2015年,北京SKP(原新光天地)以78亿的总业绩排名第一,同比增长4%,继续巩固“最赚钱百货店”称号;南京德基广场以70.2亿位居第二,同比增长5.7%;深圳万象城以62亿排名第三,总业绩与去年持平;杭州大厦2015年总业绩同比下降3.4%,以57亿排名第四;这四家商场已连续两年跻身前五。今年,北京国贸商城以52亿的总业绩排名第五。
此外,报告显示,本次纳入的170余家购物中心中,超过90个项目出现业绩下滑,占样本总量的50%以上,主要以百货项目为主,超过80家百货项目出现业绩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已公布的统计样本,卓展旗下长春、沈阳、哈尔滨三地购物中心2015年主力业绩也出现在了本次统计中。
中国吉林网记者在报道中发现,2015年,长春卓展购物中心总销售额30.2亿元,比2014年的32.5亿元下降了7.1%;去年,哈尔滨卓展购物中心总销售额15.8亿元,比2014年的15.6亿元增长了1.3%;去年,沈阳卓展购物中心总销售额20.1亿元,比2014年的18.6亿元增长了7.9%。
据卓展官网介绍,卓展购物中心是卓展集团的主营产业,目前,卓展购物中心已在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开业,总物业面积近百万平方米。
由于北京卓展购物中心未纳入统计,因此,按照统计部门公布的业绩来看,长春卓展购物中心的业绩垫底。
“今年年初有的商家撤柜了,很多品牌都很难赚钱了,卓展的影响力还在,但吸金能力确实在下降。”附近一位长期观察卓展生意、不愿透露姓名的商家负责人坦言,2013年,长春卓展购物中心还是很给力的。
这种感觉并非毫无根据。
中国吉林网记者通过零售男装圈及此前易锐公布的数据发现,2013年,长春卓展购物中心总业绩为34亿;沈阳、哈尔滨分别为24亿、14.3亿。
现状调查、推广与装修升级
4月24日,周末。
长春的重庆路商圈比平时热闹很多,万达广场一侧的公共木椅上坐满了休息的男女老少,时不时瞥一眼马路对面的一组建筑——长春卓展购物中心。
“这就是卓展,我在沈阳也见过。”一位外地消费者在公共木椅上看到卓展后,本能地脱口而出。
“一般人去不起这个商场,卖的都是奢侈的高端商品,服务员个个都很傲慢,眼光好,看你没购买力,根本不会理你。”37岁的长春市民郝女士兴致勃勃地讲述着自己的购物经历。
奢华、高端,郝女士的观察很正确。据卓展官网介绍,卓展集团是一家扎根本土、拥有丰富资源、关系网络和经验的高端百货运营商,其终极愿景是成为中国高端客户服务的领导者。
品牌实力雄厚的卓展长春购物中心2015年经营业绩出现下滑,目前经营状况如何?
中国吉林网记者走访卓展长春购物中心发现,虽然品牌众多、环境优雅、促销不断,但绝不是人气爆棚。
记者顺着商场A、B、C栋的标识和楼层指示,对化妆品、国际精品、女装、童装、户外用品、女包、女士内衣、女士鞋、女士配饰、男装、休闲装、生活用品、精品厨具等区域进行了“扫街”观察。
虽然是周末,但即使有低折扣、满额优惠券、高额积分等营销诱惑,购物的顾客仍然不多。
走在大厦里,会看到推销员们热情的推介,和郝姐想象中的冷漠完全不一样。
“先生,进来看看,都是新产品、新型号,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站在门外的销售人员热情地招呼着。记者每经过一家店,就会被邀请进店“试吃”。
在商场里,偶尔能看到类似栅栏的装修告示,上面写着装修升级。使用时间较长的C栋比较明显,类似的栅栏也很容易见到。
“怎么能不热情呢?现在生意不好,消费者才是王道,那些围观的人可能都把柜台撤了,好久不见了。”经常来这里购物的王女士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奢侈品”生意兴隆
“高端百货确实到了拐点,大悦城购物中心也到了拐点,谁也逃脱不了这个魔咒。”作为长春大悦城购物中心原高级经理,宋鑫(化名)谈起曾经的“老板”,颇为感慨,话语间不乏感慨。
她清楚地记得,2006年,自己开始在卓展工作时,感到多么荣幸。
“别说我家人满意,就连朋友也羡慕不已。卓展当时很火爆,如果要找竞争对手,那就是红旗街上的百货商场。说实话,这些比较牵强,原则上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宋鑫说,判断一个公司的好坏,不需要看别的,只要看员工的收入就行。
在卓展内部,当时员工归属分为两个序列,一部分是“个体经营员工”,另一部分是“关联”员工,前者全额由卓展支付工资,后者则由卓展与品牌方共享工资。
“一个月八九千块钱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并不算高,高层管理者的年薪也就二十几万到三十万,如果是大品牌的导购,生意好的时候月收入能过万,最普通的员工一个月也就两三千块钱,这样的收入让外人怎么能不羡慕呢?”她说,员工的收入这么高,可想而知当时公司的地位。
中国吉林网记者查了一下,2006年长春市的平均工资仅为每月1310元。
“沈阳店和哈尔滨店分别在2006年和2011年开业,当时卓展长春店不仅在省内独占鳌头,还吸引了不少辽宁、黑龙江的消费者。”宋鑫说,背后的吸引力在于,通过集团运作,把一线奢侈品带到这里,可见上层的能力。要知道,国内一些发达城市,都没有能力引进这样的一线奢侈品,更别说东北的长春了。
据了解,作为卓展集团旗下首家百货商场、卓展购物中心连锁的母店,卓展长春店于1999年9月开业,地处重庆路核心商圈,是首家将国际一线奢侈品引入吉林省的百货商场,汇聚近千个品牌,是省内拥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和商品最多、业绩最亮眼的高端精品百货商场。
卓展的业绩蒸蒸日上,作为公司骨干的宋鑫当时甚至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托付一生的“地方”。
然而,一厢情愿终究战胜不了现实。
疯狂外扩张加重负担
“业绩从几千万、几亿、几十亿、二十多亿,到三十多亿,再到现在的下滑,清晰地描绘出了卓展的成长轨迹。”在宋鑫看来,单从数字来看,卓展长春店如今的业绩,除了内部管理、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的崛起等因素外,最重要的诱因就是新店“补给”留下的后遗症。
据她介绍,卓展百货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起点发展、加速发展、疯狂布局、困境。
如果以时间划分,1999年至2003年,卓展长春店在省内发展顺利,在行业中小有名气;2004年至2005年,业绩亮眼,影响力辐射全省;2006年至2015年,业务拓展到外地;2015年至今,内外交困,百货行业迎来转折点,发展遭遇瓶颈。
巧合的是,卓展“由盛转衰”的种子,也是在第三阶段种下的。
“长春店是母店,开到哪里都需要支持,需要多少财力、物力、人力很难说,沈阳、哈尔滨情况好一些,但影响最大的还是北京店。”她说,长春的情况略有不同,因为是省外发展,与对手的激烈竞争不难想象。
沈阳店于2006年9月开业,哈尔滨店于2011年9月开业,沈阳卓越店于2011年开业,北京店于2012年9月开业,哈尔滨卓展购物中心二期也于2015年9月开业。
“现在开的店都是看得见的,还有看不见的。2012年,我们本来要在长春净月开一家卓展奥特莱斯,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没能开。”她说,扩张速度太快,卓展集团的现金流也吃紧,仅北京店,卓展就花了60多亿元拿下。
开业不代表盈利,沈阳、哈尔滨门店就被本地竞争对手围攻,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北京门店,资源充足,花费惊人,但业绩却不佳。
“各店的精英都调到了北京,长春店也有很多人才离开,高新聘请了职业经理人,薪酬也相当优厚,在外地工作的还要配车、租房,全国各地的卓展员工都这么说。卓展集团有两个总部,一个在长春,一个在北京。”宋鑫说,虽然投入巨大,但效果并不好,由于亏损严重,卓展北京店已经成为整个集团的负担。
那时的人群似乎已经散去
此次扩张原本是为了上市铺平道路
或许在外界看来,将门店铺满国内各大城市,主要是为了提升影响力。但如果回顾卓展集团的动作,就会发现,这并不是卓展集团的最终目的。
2012年4月,全国多家财经媒体刊登了一则新闻:大型百货及购物中心运营商卓展集团拟在香港上市,募资3亿至4亿美元,由摩根士丹利牵头上市。
据该地业内人士透露,卓展集团的上市融资计划酝酿已久,收购北京重点商业项目、拥有中国中心城市有价值的物业设施,很可能成为卓展进军资本市场的敲门砖。
“相比于开一家商场获得的营业收入,资本市场的吸金能力更强,拥有一处位于北京黄金地段的商业物业,对卓展集团未来的上市来说,会更加重要。”他回忆说,卓展集团最初的上市计划是在9月份,但不知什么原因,最终未能如愿。
采访中,中国吉林网记者了解到,卓展集团渴望在香港上市早已心生向往。
早在2011年11月28日,资本市场就传出消息,受股市波动影响,中概股在港上市路演最终延期。
此时,卓展北京店尚处于全面运营的前夜。
更糟糕的是,八项规定的出台使得预付卡不再受欢迎
标新立异的策略并没有给卓展带来神奇的经营奇迹,紧接着,随后而来的“最严新政”又让卓展的生意雪上加霜。
据悉,自2012年12月国家发布八项规定以来,“三公”消费受到限制,卓展失去了大量客户。
同年,《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出台,个人或单位购买可充值的注册卡、一次性购买1万元(含)以上无注册卡,必须实名购卡;单位一次性购买5000元(含)以上单用途卡、个人一次性购买5万元(含)以上单用途卡、异地购卡必须通过银行转账,不得使用现金;注册卡单张限额不得超过5000元,无注册卡单张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
长期在当地商场、百货等场所低价收购预付卡、高价转卖的黄牛李先生透露,卓展的预付卡业务量很大,他称,2012年之前,如果是过年假期,集齐几十万张卡不成问题。
“卓展预付卡是日常经营的重要现金来源,因为产品比较高端,在这里买卡送礼很有面子,有官有商,各种集卡的人我都遇到过。”他说,如果以9.3折买入,以9.7折卖出,时间长了就会有回头客联系,一个月赚一两万元并不难。
当生意好的时候,当地贩卖足球票的黄牛也加入了球票销售团队。
但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反腐太严厉了,想干事的人送礼,谁也不敢收。商务礼金能多大?现在生意不好,还能收一些,但数量下降了很多,卖卡的人少了,买卡的人也不联系你了,一个月能赚几百块钱就不错了。”他说,提前消费和等着消费肯定没法比,卓展的生意不好做,连黄牛都受到了影响。
事实上,卓展长春店的经历只是整个情况的一个缩影,其他门店也难逃这一事实。
那一年,有传闻说卓展集团要被出售
由于投入和收益不匹配,行业内抛售之风开始兴起。
近几年,一直有传闻称卓展集团要整体出售,正在市场上寻找买家。
2014年,第一财经记者公开报道有关“卓展”的谣言,称总部位于东北的卓展集团近两年在哈尔滨、沈阳、长春三家门店业绩严重下滑。
尤其是在卓展集团收购华熙乐贸,正式进入北京市场之后,不仅没有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反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如此描述:卓展北京购物中心位于长安街与西四环的交汇处,34万平方米的卓展购物中心容纳了近千家品牌。不过,共计7层的卓展购物中心,目前每层都有约10家挂有“卓展”围栏的空置店铺,而6楼的店铺除了一家美容院和一家餐厅还在营业外,大部分店铺都空了。
在很多顾客眼中,提到卓展首先想到的就是“成龙国际影城”。
一位熟悉卓展的当地商业地产人士指出,卓展最大的败笔在于进入北京市场,由于体量庞大,东北几处地点盈利情况并不好,还要支撑北京,对卓展整体的现金流影响很大。
加之后期高层出现严重动荡,大批中高层管理人员离开沈阳、长春、北京等地,这些都对卓展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卓展集团隶属于吉林省华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是以油气开采、百货零售为主营业务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卓展购物中心是其产业结构中的支点。
“这是公开的秘密,虽然还没有整体出售,但蓝色港湾去年就收购了北京卓展。”宋鑫说。
宋鑫的表态与赢商网一项专注于商业地产动态研究及景气度的调查不谋而合。
据赢商网报道,蓝港已从业内人士处获悉,蓝色港湾已收购北京卓展购物中心,并已派出人员进驻现场工作。
卓展对于刚刚发布的零售男装圈(易锐)统计报告有何看法?外界为何有如此多的传言?目前实际经营状况如何?
对此,中国吉林网记者多次与卓展公司沟通,并先后联系卓展集团、长春购物中心企划部相关负责人,但在对方索要记者个人信息后,最终以目前“人员调动频繁”,不知道该联系谁才能第一时间得到答复为由,让记者等待答复。
截至发稿时,卓展尚未给出任何回应。
深度观察:高端百货业遭遇困境?
如今在中国,受到来自互联网的严厉打压、反腐风暴的掣肘以及跨境电商集团的挑战,包括大悦城在内的高端百货业态已然不再好过。
如果说这些是“外患”,那么,一些高端百货频频出现的管理缺失、布局失当、盲目扩张等现象则是“内患”。
内忧外患,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清华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涛伟在接受中国吉林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端百货遭遇的困境并不是孤例,而是在全国蔓延。
“这类商场受众比较单一,且均为本地群体,一旦遭遇内外部影响,业绩很容易被拖累。”他表示,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三公”消费受限、运营成本过高、转型难度过大等背景下,高端百货可以说是逆风而行。
事实上,让高端百货商场头疼的数据远不止这些。
“去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购买力持续下滑。”张涛伟说。
据贝恩咨询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下降约2%,市场规模降至约1130亿元人民币,其中手表、男装和箱包等品类销量下滑是主要原因,华北和东北地区受影响最为严重。
其中,2015年奢侈品门店同比销售额和客流量持续下滑,新兴品牌也遭遇类似情况,从而引发品牌门店关闭、门店网络扩张谨慎、更加重视核心门店维护改造等举措。
报告指出,市场放缓趋势明显,一方面是因为反腐风暴的后续影响尚未结束,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二、三季度股市暴跌带来巨大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代购市场规模整体呈现下滑趋势,据贝恩咨询预测,2015年代购市场规模将下降至340-500亿元左右,而2014年该数据为550-750亿元。
“更重要的是,在传统高端百货停滞不前的同时,互联网却在疯狂发展,比如马云。”张涛伟指出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前不久,马云“代言”推广VR购物Buy+,商界惊呼实体店的末日来了。
“这个技术是革命性的,对于传统商业来说确实是一次考验。”艾媒咨询CEO张毅告诉记者,当前互联网行业正经历巨头激烈的竞争,这将加速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抢占传统百货商场的市场份额。
面对如此巨大的困境,难道真的就没有出路了吗?对本土商业市场有着深入观察和独到见解的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兆勇给卓展开出了药方。
“国外旅行购物、跨境电商、模拟企业竞争,卓展不能松懈。”他表示,在同等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价格往往是买家最看重的因素。
按照卓展目前的定位,在市场上突围的最好方式就是提供最好的价格、最新的产品,这就需要改变现有的商业合作模式。
建议在合法合规取得销售授权的前提下,把自己打造成闭环平台,在实体店展示产品的同时,搭建跨境电商平台。这也是O2O模式的精髓所在。多渠道发力,输出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可以保证现有客户群体获得最大利益,生意也有可能有所提升。(记者栾希亮/摄)
相关链接
卓展购物中心大事记
卓展购物中心是卓展集团的主营业务,目前卓展购物中心已在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开业,总物业面积近百万平方米。
卓展购物中心(长春)于1999年9月开业,位于长春重庆路核心商圈,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长春店首次将国际一线奢侈品引入吉林省。
卓展购物中心(沈阳)于2006年9月开业,位于沈阳市政府广场商圈,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
卓展购物中心(沈阳卓越店)于2011年开业,位于沈阳市政府广场商圈,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卓展购物中心(哈尔滨)于2011年9月开业,位于哈尔滨爱建商务区,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卓展购物中心(北京)于2012年9月开业,位于北京五棵松生活圈,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
卓展购物中心哈尔滨二期于2015年9月开业,位于哈尔滨爱建商圈,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通过空中连廊与一期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