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家居企业业绩下滑,尚品宅配面临发展困境

日期: 2024-11-06 01:06:22|浏览: 195|编号: 7818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直销业绩下滑,加盟商不断退出,优势变弱。遭遇发展困境的尚品宅急送已经濒临衰退。

01 定制行业的“寒意”

最近,我回顾了定制家居企业的2022年中报,确实感到有些寒意。今年这9家企业中,除欧派家居、索菲亚营收同比增长两位数外,其他5家企业均出现营收下滑。其中,除欧派外,所有非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够在过去六个月内保持个位数增长,我们就已经领先了。

定制企业业绩整体下滑,渠道业绩恶化。大多数企业的直营店和经销商的收入都有小幅增长,​​而真正下降的是大宗业务收入。上游房地产的冲击,让原本依靠大宗渠道业绩的企业受到重创。

大宗业务下降:欧派家居-13.77%、索菲亚-14.77%、志邦家居-9.15%、好莱克-20.50%、钢琴-59.60%、沃乐家居-70.82%、鼎固股份-10.57%。

整体下滑,但这9家公司上半年表现最严重的是尚品宅配。 2022年上半年尚品营业收入23.05亿元,同比下降27.46%,净利润亏损1.01亿元,同比下降336.25%。扣除非净利润损失后为1.28亿元,同比下降1095.87%。它是九家公司中唯一一家亏损的公司。企业。从同期营收来看,尚品宅配已经回落至五年前刚上市时的水平。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偶然回顾了定制行业前三名的企业(点击链接查看原文),发现尚品宅配严重落后。时隔一年回到定点分析,就是上一个话题的延续。

从行业现状来看,定制行业的火力显然大不如前。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压力。所以,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批评,我们也特别希望它能够变得更好。

回到正题,尚品宅配现在在哪里?答案是第四。志邦家居目前排名领先于尚品宅配。

从市值来看,截至9月14日下午收盘,志邦家居78亿元,尚品宅配43.2亿元(年初至今下跌49.03%),金牌厨房橱柜市值42.5亿元,与尚品宅配接近。

从业绩来看,如果只看定制家具及配套产品的业绩,尚品宅急送已经不在TOP 3阵营了。 2022年,志邦家居上半年营收20.35亿元,超过尚品宅配的19.29亿元。当然,从公司总营收来看,尚品宅急送仍占据微弱优势,保住第三名的位置。

与其他公司相比,尚品宅配的业务模式略有不同。前者的自营收入占比远高于其他定制公司。尚品数十家直营店贡献了公司近一半的营收,这几年一直让外界羡慕不已。其次,尚品的实体店大部分都是商场店的形式,无论是直营还是加盟。在全力向商场转移、抢占流量入口的同时,尚品宅配率先看到了这个渠道的机会,也带来了实际的效益。

尚品宅配曾透露,购物中心店对公司的收入贡献远高于非购物中心店。根据2017年已开业一年的加盟店测算,购物中心店单店平均年终端销售额约为660万。 ,相比之下,非购物中心商店为 380 万。

02 直营店优势消失,加盟商退出?

虽然尚品的优势在于直营店,但其直营店收入真正的高峰时刻是在上市之前。 2016年,尚品宅配旗下76家直营店实现收入19.02亿元,占当期定制家具及配套家居产品营业收入的49.15%。直营店和加盟店各占一半。上市后,虽然直营店数量有所增加,但营收占比却逐年下降。 2021年底,直营店数量为90家,营收占比不足30%。与此同时,直营店的平均单店产值也在下降。

理论上来说,直营店的毛利更高,毕竟是赚了额外的利润。再看定制企业的直营店,虽然比例较低,但毛利润基本控制在60%-70%。尚品宅急便曾披露,2016年直营店毛利润为59%,但近年来该绝对值并未披露。

自营业务占比重,这应该是尚品宅配的强项。不过,从近五年的数据来看,尚品宅配的整体毛利率与同行相近,但净利润水平却低于同行,尤其是2020年的净利润率2021年大幅下降,分别降至1.55%和1.22%。

原来上市前,尚品宅配计划未来三年新增70家以上标准直营店,届时将增至150家左右标准直营店。同时,计划未来三年在县、地级市行政区开发新项目。拥有加盟店1000多家。但回过头来看,尚品宅配已经上市5年了。与2017年相比至2021年底,直营店净增仅5家,加盟店增加679家。

现在回想起来,我设定的目标还没有实现。今年上半年,直营店数量也减少了3家。不仅直营店,加盟店数量也开始出现减少迹象。截至2022年6月末,加盟店数量为218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15家,较2021年底减少50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12日,尚品宅配加盟业务推出“小橙店”。与以前的店相比,投资小,开店快,店面轻。今年新开加盟店185家。目前尚不清楚模型中有多少家轻资产商店,但很可能会对商店总数做出部分贡献。即便如此,仍难掩门店总数的下降。前后对比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不少加盟商正在退出尚品宅配。

03 错过最佳窗口期

尚品宅急送至少应该反思两个问题:

第一,购物中心战略失败了吗?无论是上市前未完成的开店计划,还是上市后后五年的经营数据。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继续坚守商场,还是重新调整新的经营策略来缓解这种恶化的局面?加盟商退出尚品宅急送时,是哪一个环节导致了问题?

第二,尚品曾经坚持的双品牌战略是否走错了方向?尚品宅配和维易定制作为两个子品牌,门店总数都有一定的增长,但单独来看,两个品牌的平均实力都不强。上市前,“尚品宅配”门店699家,“维易定制”门店458家,截至目前总数为2273家。

如果是单一品牌还好,但双品牌最常见的问题是没有一个品牌是真正有影响力的。两个品牌之间存在PK。如果是市场上的第一或者第二,那就没问题了。如果没有的话,就很容易出问题。内耗和内卷最终把机会让给了其他竞争对手。

我们用数据证明,以2016年底至2022年6月末为时间段,对比各公司门店数量变化情况:

由于踏上了定制家具的潮流,各家企业的门店数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总体而言,尚品宅配的门店增速远慢于其他企业。它可能错过了业内最好、最有前途的公司。当机会迅速扩大时,市场红利期并没有真正被抓住。

固守单一购物中心定位或许在过去有一定的优势,攫取了部分红利,但购物中心渠道也很容易被竞争和攻击所打破。尴尬的是,尚品宅配在原有的优势和能力被打破之前并没有机会。一旦在建材城、家居卖场等渠道真正建立起毛细血管般的能力,尚品宅配在面对后续的渠道竞争时将处于劣势。如果2017年市场启动,将积极鼓励经销商进入建材城、家居卖场。他们现在不会这么被动了。

处于市场红利期的公司业绩相对较好。各企业都在努力扩大产能、打通渠道、拓展品类、进行革新。但在无序竞争的行业,该暴露的问题可能会晚一些,但不会暴露。缺席的。过去的美好时光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任何对未来业绩增长的透支最终都会得到回报。

热闹了几年之后,现在又到了去产能、搞价格战、搞营销内卷、甚至“压榨”经销商的时候了。结果,定制很快就变成了一项薄利业务。生意不好做,加盟定制越来越少。吸引力,大家都变得更加现实了,愿意花大笔资金去做定制业务的加盟商将会越来越少,这将进一步加大企业招商的难度。

04 转型方向错了吗?

在讨论转型这个话题之前,我首先承认尚品宅配团队有互联网基因和软件基因。无论是最早的圆方软件,还是新聚网,至少在过去的某个发展阶段都算得上是有优势的。

还有一件事,我们发现尚品宅配是一家非常独特的公司。它喜欢并行运行两条线。前两个定制子品牌就是这样,改造和装修也是两条线。

装修是尚品宅配上市后的重点转型方向,也是起步较早的公司之一。 2017年布局装修云,成立圣诞鸟自营装修。 2020年,尚品宅配正式宣布全面改造装修。 BIM技术将成为推动装饰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工具。不出意外的话,敢于自己开装修公司的定制公司还是有少数的。这种勇气值得认可。

2021年财报显示,尚品宅配包装业务整体营收为7.89亿元,占总营收的10.79%。自营包装和包装云的单独收入、毛利、损益暂时未披露。现有信息显示,在广州、佛山、成都、南京、深圳,圣诞鸟已送到2703户家庭,同比增长约35%。

2022年上半年,尚品宅配完成组装收入2.03亿元。从近几年的模糊数据来看,尚品宅配业务的转型并不顺利,外界也从未看到清晰的转型路径。不过,随着市场上的玩家纷纷挤入这个赛道,甚至是比尚品起步晚的企业,近年来组装业务数据的表现都不错,并且不断超越自己。这会让尚品犹豫不决。对送货上门的担忧继续加剧。

我们来谈谈软件业务。尚品宅配转型过程中,一直认为自己拥有软件优势,因此找回软件基因也是其转型的一部分,目前仍充满挑战。 2021年软件收入2856万元,占总收入0.39%;今年上半年,软件收入1583万元。

二十年前,圆方软件确实有不错的影响力,在国际上有着不可否认的地位。然而,市场今非昔比,时代也不再是那个时代。尤其是想以此作为救命稻草的话,就更要慎重考虑了。 。

尚品宅配目前的主营业务是定制。定制和软件是两种不同的业务。软件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来建立竞争力,需要大量的客户来降低成本,而不是仅仅收起来自用。这是极其不经济的,而且其他定制公司不会将自己的数据暴露给竞争对手。 ,圆方软件目前的收入和团队实力还不足以支撑其“征服世界”。

而且,软件的更新换代成本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高。一旦有成熟、方便的软件在使用,并形成了习惯,竞争对手就很难抢走客户,或者只能以很高的价格抢走,投入产出。不值得去比较。捡到的是芝麻,丢掉的是西瓜。显然,软件业务已经没有希望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了。

更现实的是,在企业重组中,软件并不是赢家,尤其是在一个天然碎片化的市场中,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软件的需求并不那么强烈。而且,定制轨道的大公司正在加大数字化能力建设的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尚品宅配以往的独特优势。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还是要努力加大定制家具业务的增量空间,这样业绩可能会更加明显。专注于实体业务可能会改善目前的状况。

-结论-

如今定制行业中所谓的龙头企业显得拥挤不堪,加起来的市场份额仍然有限。未来很难高度集中,市场很难被少数企业吃掉。如今,公司之间的规模差异仍然很小。差距并没有那么大。毕竟市场很大,碎片化的市场格局将长期存在。

我们之前发过一篇文章说定制行业没有新的故事,今天我们仍然坚持这个结论。但回到现实,想要多做业绩,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运营能力,提高单店产值,机会还是很大的,是时候去碰碰运气了。

最后,希望尚品宅配早日重回发展正轨,祝您好运。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