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日期:2012-10-09 作者简介:李碧莲(1972-),女,广西贺州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从事文学研究。 陶渊明隐居原因浅析 (温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浙江温州)陶渊明(公元365-427年)是东晋著名诗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誉为中国隐士文化的代表,其地位得到同时代人和后世的一致认可。他的好友颜延昌在《陶正时挽歌》中称他为“南岳隐士”。钟嵘在《诗经》中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祖”。 《莲社高圣传》对他的描述是:“与周续之、刘一敏等隐居于旬阳子桑,不响应号令,人称旬阳三隐士。”《晋书》、《宋书》、《南史》等《隐士传》中也都列有他的名字。鲁迅先生称赞他是“中国最著名的隐士”[1]198 隐居是陶渊明一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41岁辞去彭州县令之职,归隐务农,直至63岁去世,再未涉足仕途,近半生过着隐居的生活。他的隐居生活对中国文坛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不为几粒米折腰”精神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归宿”[2]84他这一时期创作的大量田园诗,使他成为田园诗的先驱。但是,陶渊明并不是一个真正甘于清贫孤独、没有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的彻底的“隐士”。
他29岁入仕,41岁永久退休。其间,他四次为官,四次致仕(一说五次为官)。而且,在致仕后的二十余年中,他并非对外界充耳不闻,而是“依然活在人间,执着于人际关系的是非,忧虑于世事冷暖”[3]107。致仕之后,他的心中依然充满矛盾[1]205。因此,弄清陶渊明致仕的原因,就成了陶渊明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而且对于把握陶渊明的思想、欣赏他的作品,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陶渊明致仕,既有他个人的主观原因,也有社会时代的客观因素。 从个人方面看,他的性格特点、他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以及他独特的个人经历都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客观方面看,险恶的政治环境使他感到难以适应,对政治产生了厌恶。正是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才使得陶渊明最终决定辞官归隐。 1、主观原因 (一)性格孤僻:“性好山” 陶渊明自幼热爱自然,正如他自己所说:“世事无趣,性好山”。他对自然的热爱,与他童年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他在旬阳子桑度过了少年时期。子桑位于今九江西南部,南临庐山,北临长江,境内山峰万仞,江水九涧环绕,水形如龙,堪称天下第一秀。优美的自然景观塑造了他“爱山”的性格[4]13。 一些传说也验证了陶渊明放下自然、喜爱自然的性格。
据朱熹《朱子语类》载,陶渊明居上井时,常饮酒,醉后临山而眠:“庐山有处,名渊明古迹,名上井……江中有石,上有迹,说是渊明醉眠其上。” 元[5] 135他对自然山水的真挚热爱,在他歌颂农村牧区的诗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在《赠子言等书》中写道:“见树木交错浓荫,鸟声时变,吾亦乐。我常说:五六月间,卧北窗下,凉风徐徐。” 我想,我是羲皇的后裔。”在《归田》一诗中,他甚至把自己辞官归田比作“笼中鸟思旧林”,对自然山水的喜爱溢于言表:“我误入尘网,一去三十年。笼中鸟思旧林,池中鱼思旧塘。我开垦南田,归园淳朴。宅第十余亩,茅草屋八九间。榆柳掩映后檐,桃李排堂前。远村烟云,村落炊烟萦绕。深巷犬吠,桑梢鸡鸣。院落无尘,空房闲适。关了许久,终于可以回归自然了。 ”诗人深情地歌颂美好的田园生活:“野地人迹罕至,穷巷车稀: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誉为中国隐士文化的代表。才华横溢的陶渊明曾多次怀着“大济天下”的志向入朝,也多次回归自然。陶渊明的隐居,既有他个人的主观原因,也有社会时代的客观因素。从个人角度看,他的性格、他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他独特的个人经历都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客观上看,险恶的政治环境、森严的等级制度使他感到难以适应,对政治感到失望。正是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才使得陶渊明最终决定辞官隐居,度过余生。关键词:陶渊明;隐居;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197-冰雹来了,散得像草一样。”即便身居官场,他依然怀念山川,家乡的树木常常浮现在他的脑海里,勾起甜蜜的回忆:“眼倦江河,心思思山泽。”尤其当他遇到困难时,他对田园的向往就更加迫切:“自古人叹游,今吾知也!山川浩瀚,难相逢。” 波涛汹涌天,长风不息。怎能怀疑远行生的情谊!”(《庚子五月中旬,自京师还桂林林》)总之,向往自然是他的天性,他最终回归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 (二)正直:“为人耿直,心地单纯,常常得罪人” 陶渊明最终选择隐居也和他的正直性格息息相关。陶渊明所处的特定自然环境、家庭条件和个人教养,从小塑造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欲做人直,不投机取巧,也不愿阿谀奉承。”[4]15他自称“为人耿直,心地单纯,常常得罪人”(《与子晏等书》),在他的许多文章中都流露出这种性格特征。 在《吴柳先生传》中,他写道:“他性情沉静,少言寡语,不求名利,喜爱读书,但不求深刻领悟;每悟透一事,便欣然忘食……周围荒芜,不能遮风避日;短衣破烂,饭碗葫芦时常空空,但他心境平和。”
常撰文自称自己‘不悲穷,不贪富’……”从这篇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虽然身处困境,但他并不在意,而是撰文、写诗来进一步阐述。其中一首诗是这样的:“各族各有依靠,孤云无人可依。暖天消散,余辉何时见?朝霞开夜雾,群鸟齐飞,缓缓飞出林间,黄昏前归来。若照本宣科,固守旧道,岂不饥寒交迫?若无知己,万事皆尽,有何可悲。” “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即使没有灵魂伴侣,也要坚守清贫志向,不必为坚守个人操守而伤心。在第四首诗中,他甚至描写了一位仁人,虽然生活极度贫困,却不为高官厚禄所诱惑,一生一世,衣服仍不够穿。不知其限吗?无忧无虑,因为没有办法。几千年来,我再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人。我朝生仁义,暮死仁义,我还想要什么呢?”因此,当他的性格与黑暗腐败的官场不可调和、不相容时,他不愿过屈辱的生活,不愿妥协,而是毅然辞去官职,宁愿过着清贫、穷困的农耕生活。 陶渊明在《归田》中也对此作了明确的阐释:“久居其间,遂有归家之意。何以致?吾性本然,非为所迫。虽饥寒交迫,而病痛自在,虽力为人劳,而总为食欲所奴役。吾闻其所欲,而羞于平生之志。”(3)思想影响陶渊明所接受的思想观念,对他的归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教子》和《五柳先生传》中,他已揭示了洞察乱世多隐士的历史现实:“战国时,周室衰落,凤隐于林,隐士隐于丘陵。
他深受当时流行的老庄学说的影响。老子主张万物“归朴”,追求直率自然;庄子也主张“天道无为,顺其自然”[6]73。对于道家来说,隐居除了逃避社会动乱,也是对黑暗的政治现实不满而采取的消极的行动抗议;同时,隐居还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即追求人生的解放和精神的自由。庄子的隐居思想的核心在于解放,强调“无功无名,无我无我”,追求精神的自由,主张摆脱小我,融入无穷无尽的宇宙。受他的影响,陶渊明也十分重视精神的超越与自由,把朴素自然作为人生理想的终极目标。儒家重视古代世界大同学说和个人道德修养理论也对其影响很大。 他在《时缘》诗中,表达了陶渊明对孔子的敬仰之情,把“东鲁春风”的宁静生活与身边的田园世界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与纷乱世界相对照的宁静祥和的小世界。此外,古代的隐士,如传说中的许山、吴广,殷周时期的伯夷、叔齐,秦汉时期的商山四昊等,都成为陶渊明学习的榜样。这些隐士对他的影响,在《穷秀才赋》[7]127中可以清晰地看到。2、客观原因陶渊明自幼就是一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记得我少时身强体壮,独携宝剑,独自远行。谁言远行近?从张掖到幽州。” (《效法古人》第八篇)他的家族历史、他的处境、他的天赋、以及他所处的时代,都促使他想要有所作为。
他希望“修身养性,刻苦读书,能时有成就,谁不想呢?”(《读史九章》)为此,他多次入仕:先是做国司马,后任桓玄部下官,后任刘裕真军军官,刘敬宣建威军军官。他的多次退隐,很大程度上是客观因素所致。 (一)政治的险恶现实 官宦世家出身的陶渊明,年轻时曾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大利天下”是他早年的理想之一。为此,他三次出仕。29岁(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即393年)他开始为官,任江州司马,但不久又因“不堪官职”而“辞官回乡”。 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他第二次为官,在桓玄手下侍奉。这次他并没有任职多久,隆安五年(401年)便以生母孟夫人去世为由辞去官职。晋安帝元兴三年(公元404年),他第三次为官,先后任刘裕真君部尚书、刘敬宣部尚书、彭泽县令,但不久便趁着同父异母的妹妹程氏去世而“辞官”。他一次次满怀希望地离开朝政,却一次次失望而归:(《庚子五月京师还,桂林风阻》诗二首)陶渊明最终决定弃政归隐,是出于种种客观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当时险恶的政治现实。 他生活的年代是一个黑暗、专制、战争、血腥的年代,当时南北分裂,北方是“五胡十六国”,西北的少数民族贵族在中原征战,不断袭扰南方。
东晋政权极其黑暗,石昊家族把持朝政,大肆兼并土地,占山堵水,残酷剥削人民,使人民生活极度贫困。农民起义频繁,直接威胁到官员和宦官的人身安全。东晋王朝尔虞我诈,互相欺压,权利斗争不断,朝政腐败,人民生活贫困。特别是东汉末年以后,政治形势愈加险恶:血腥屠杀不绝,混战不间断,王朝内部政局更迭频繁(桓玄篡位,刘裕继位,弑敌)。这种激烈动荡的社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损失,甚至许多文人倒在血泊之中。 他在《感人不语赋》一诗中,表达了对可能出现的不测事件的担心和忧虑:“世事飘忽,各行其道,物以类聚,森严的等级制度选拔进士,世事纷乱,人心不稳 ... [5]41 他自幼“授圣人遗训”(《感世不语赋》),儒家“济世”、救世济民的思想对他影响深远。不仅如此,他在政治上比一般年轻人有着更大的优势。
他出生于名将世家,其祖先尤其是曾祖父陶侃,为国家统一、政治稳定作出过巨大贡献。他在《明子》中赞扬曾祖父在国家需要时立功,功成身退的做法:“功成身退,得天子宠幸,谁言此心近乎?”此后,他的家族世代为官,虽然父亲失了官,但祖父陶茂的几位兄弟仍然继承朝廷官职。然而,当时的政治制度让陶渊明对自己的仕途感到失望。东晋继承的“九品制”是严格的等级制度。 世家子弟身居高位,俸禄丰厚,而平民子弟只能做州县小官,形成“上无庶人,下无绅士”的格局,家风浓厚,绅士庶人区分严格,直接影响了下层民众进入上层,施展才华抱负,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陶渊明是一个没落官僚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八岁丧父,家道中落,属于平民地主阶级,年近三十才步入官场,官职也相当卑微。 他的失望在《饮酒》第十九首诗中表露得淋漓尽致:“昔日久饥,抛下锄头求学仕途,积蓄不足,常受饥寒,时已近成人,羞愧于自己的志向。”后来,他对仕途已不抱多大希望,虽在官府,心却在田间:“到时候,歇缰在大道上,晨起抛缰穿衣,暂别园圃。”(《初为镇中武官,过曲阿》)他当了彭泽县令,已不是出于志向,而只是谋生所不得不为之:“家境贫寒,耕种不足养身,年少时,以身为仕途,甚为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