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寺库所售商品的质量也备受诟病。根据点速宝发布的《中国电商用户体验及投诉监测报告》,寺库在《全国零售电商消费者评分榜》中排名第13位,平台反馈率为8.33%,响应及时性为0.100,用户满意度为8.000,综合指数为0.340,获得消费者“不建议下单”的评价。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寺库的投诉有929条,其中产品质量、发货问题、退款问题、网络售假等投诉均为高频词。
内忧外患不断,寺库的经营环境比其股价更为糟糕。
02 如何解决模型真实性的争论?
贝恩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场将萎缩23%,但中国奢侈品消费却逆势上涨48%。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场,国内奢侈品消费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寺库的电商业务并没有成为“风口上的猪”。
其次,历年财报显示,寺库2015年至2019年经营性现金流一直为负,五年累计亏损超14.5亿元。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奢侈品的利润空间非常可观,卖出每件商品都能赚到不少钱,但为何寺库主营业务的现金流一直为负数?
这又要回归奢侈品电商商业模式的本质。首先奢侈品强调稀缺性,高门槛导致高溢价,而电商强调高效和普惠。打折、促销、发红包等现象屡见不鲜,对奢侈品品牌本身是一种伤害。其次从消费者角度看,顾客对奢侈品的需求并非简单的衣食住行,更多的是身份认同、极致专属服务等。电商很大程度上无法提供这种“尊贵感”。换言之,奢侈品对服务的需求与电商平台的效率理念相悖,这也是奢侈品电商行业不温不火的原因。最后,假货问题一直难以避免。国内奢侈品行业假货现象十分严重,用户购买时的第一关注点就是商品真伪。相比更有保障的线下实体店,看得见、摸得着的线上平台显然竞争力不足。
此外,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奢侈品并不具备“可复购”的属性,这也让奢侈品电商平台陷入复购率低的困境。电商平台不可能完全依赖新用户的一次性购买来支撑自身平台的发展,更何况奢侈品电商的用户规模是有限的。
从现有奢侈品垂直电商平台的发展路径来看,基本已经从简单的卖货延伸到线下服务、二手奢侈品鉴定、回收寄售等,纯粹的奢侈品垂直电商几乎已经不复存在。
除了自身模式问题,外部竞争环境也在加速奢侈品垂直电商的“消亡”。为了丰富自身SKU、提高盈利能力,电商巨头纷纷进军奢侈品品类。去年双十一期间,超过1000款奢侈品新品选择在天猫奢侈品首发。11月1日,天猫奢侈品交易上线仅10分钟,首次参与的巴黎世家、Coach交易额就超过了当年618全天。11月11日开场10分钟,京东奢侈品交易额同比增长超500%,开场30分钟,130多个奢侈品品牌交易额同比增长100%。此前,趣店还上线了“万里目”项目,打出“100%正品,假货10倍赔偿”的口号,以“百亿补贴+社交裂变”的形式迅速积累了一波热度。
当然,大多数顶级品牌并不愿意把自己的电商业务托付给他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旗下品牌(旗下拥有Louis 、Dior等品牌)的线上销售全部由自营。此外,该集团还于2017年上线了多品牌电商平台24 Sèvre,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并为其他品牌提供销售平台。
因此,奢侈品电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套用一位著名足球评论员的一句话,“寺库的时间不多了”。
03 寺库的最终归宿在哪里?
据腾讯广告《2020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数字行为洞察报告》显示,社交零售正在进一步加速消费品零售和奢侈品零售的变革。2019年的数据显示,超过80%的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选择线上调研、线下购买,这一比例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也就是说,线上选品、线下交易是奢侈品与互联网融合的主要形式,因此单纯做线上交易的电商模式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些企业选择走奢侈品电商路线,但结局并不好的先例并不鲜见。
全球知名时尚奢侈品电商网站Yoox Net-a-(YNAP)提供包括Gucci、Chloé、Prada在内的800多个热门设计师品牌,以及200个专业美妆品牌,包括成衣、箱包、鞋子、美妆产品等。该公司于2015年10月在意大利证券交易所上市,2017年全年交易额超过20亿欧元。即便YNAP在欧美市场话语权强大,市场占有率较高,但股价表现却不尽人意,2018年6月,公司被迫选择私有化退市。
其实,苦苦挣扎的不仅仅是奢侈品。过去几年的市场研究显示,大多数垂直电商平台都举步维艰。比如曾被誉为“中国亚马逊”的当当,只能靠创始人造势吸引眼球;主营特卖的唯品会,在遭遇挫折后拥抱腾讯,靠“九宫格”生存下来;主营化妆品特卖的聚美优品,去年4月被迫退市。
而且,上述公司主要卖的是商品,无论是书籍、服装还是化妆品,其购买者类型可以是任何人,而且消费频率较高,甚至可以理解为刚需消费。而奢侈品的消费者只是一小部分人,虽然平均客户消费额很高,但消费频率极低。在面对其他全品类平台的竞争时,“小而美”往往不具备优势。
当然,寺库并非不知道“进步”。李日学曾将直播视为寺库的生命线,他在财报中表示,“目前,寺库正在培育奢侈品直播生态,包括与短视频平台合作、自产直播内容,提升直播购物体验和质量等。”
去年底,寺库斥巨资在北京三里屯打造奢侈品直播基地,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可容纳300余名主播同时在线直播。进入直播行业虽然“顺应时代”,但也带来诸多痛点。一是假货频发,奢侈品直播面临信任危机。二是价格过高,难以大批量销售。截至目前,寺库尚未披露新直播业务的成果,但退市似乎已提上日程。
从主营业务来看,在电商巨头聚焦奢侈品的前提下,寺库的试错成本大幅提升,一旦出现问题,将失去先发优势,因此寺库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努力应对未来的发展和即将到来的竞争。
首先,在“小而美”越来越难的今天,适当多元化未必是坏事。就连京东、美团这样的巨头,为了获得“高粘性和高频用户”,也不惜一切代价加入社区团购大战。寺库似乎可以借鉴这一点,毕竟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风险。
其次,做好品控和售后服务。五六位数的奢侈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小数目,如果拿到的产品有些瑕疵,或者根本就是仿品,几乎所有人都会生气。黑猫投诉平台上超过900条的投诉,说明寺库的品控实在是“差强人意”。服装鞋帽等品类多为耐用品,其保养和护理也需要专人专技,这方面的利润也十分可观。参照大部分车企的经营策略,卖车本身利润就已经很低了,但维修、保养、配件销售却能带来不小的利润。如果寺库能做好这些,口碑和业绩就有机会翻身。
最后,拥抱直播等新形式并非坏事,就看如何结合。奢侈品营销与其他商品不同,对专业性和可信度的要求更高。如果不能保证商品是正品,无论形式有多火爆、主播有多厉害都是白搭。只有产品靠谱、主播专业、粉丝画像精准等指标匹配,才是最适合奢侈品的“带货”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