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开征消费税,监管与合规成行业主旋律

日期: 2024-09-14 23:03:23|浏览: 184|编号: 6577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监管合规将成为行业主旋律

电子烟终于变成“香烟”了。

近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称,自11月1日起对电子烟征收消费税,税率为36%(生产)+11%(批发)。

此消息被认为是对电子烟行业严管的“最后一击”。

2021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公告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电子烟正式纳入传统烟草监管范围。

今年《电子烟管理办法》和《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两大监管举措的实施,也意味着电子烟的监管正在逐步与传统烟草看齐。

消费税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电子烟的法律地位,为公司后续的经营活动提供了保障。

然而,加税带来的成本激增,让电子烟的“巨额利润神话”难以为继,甚至可能带来行业洗牌。

10月25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称,自2022年11月1日起,将电子烟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在烟草税目下增设电子烟子目。

公告明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进口)、批发电子烟的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纳税人。电子烟实行从价计税,生产(进口)环节税率为36%,批发环节税率为11%。此前,我国对作为普通消费品的电子烟仅征收13%的增值税。

图片/视觉中国

在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电子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敖伟诺看来,这是一项意料之中的税收,“行业其实已经对此有所准备,增幅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我国对卷烟实行从量税和从价税相结合的征税方式。

在生产环节,甲类卷烟(配发价格每条70元及以上)征收56%的从价税,每支征收0.003元从量税,乙类卷烟(配发价格每条70元以下)征收36%的从价税,每支征收0.003元从量税;在批发环节,甲类卷烟、乙类卷烟税率均为11%的从价税,每支征收0.003元从量税。

由此可见,电子烟的消费税是参照乙类卷烟的税率征收的,但具体税率并未提高。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与经济政策合作中心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郑荣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将电子烟纳入消费税征管体系,符合《电子烟管理办法》的要求,也是基于控烟的需要。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推进控烟达标,加大控烟力度,运用价格、税收、法律等手段提高控烟成效。纵观各国做法,在众多控烟措施中,税收和价格手段被公认为最有效措施,而消费税则是控制烟草消费最重要的税种。

“对电子烟征收消费税,有利于抑制当前电子烟消费特别是年轻人群过快增长的势头,从而实现‘以税禁烟’的目的。”郑荣说。

此外,对电子烟征收消费税预计将产生可观的税收收入,成为重要的税收来源。

数据显示,烟草税是我国重要的税收来源,2021年中国烟草实现工商利税总额1.36万亿元,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6.7%。而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电子烟行业蓝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电子烟零售市场规模达197亿元,同比增长36%。

新政策还进一步鼓励电子烟出口。敖维诺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消费税仅对在中国境内销售的产品征收,出口的电子烟产品免征该政策涉及的消费税,还可享受原有的13%退税政策。

《2021年电子烟行业蓝皮书》显示,2021年国内电子烟市场规模(零售)预计为197亿元,同比增长36%;同期,我国电子烟出口总额达1383亿元,同比增长180%。

“海外出口是国内电子烟产业的重点。”奥维诺指出。

随机播放

但消费税的开征必然会增加电子烟的成本,从而压缩电子烟的利润空间,而品牌商将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按照规定,电子烟生产环节纳税人是指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并取得或被允许使用他人电子烟产品注册商标的企业。通过定牌加工方式生产的电子烟,由持有商标的企业缴纳消费税。电子烟批发环节纳税人是指取得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经营电子烟批发业务的企业。电子烟进口环节纳税人是指进口电子烟的单位和个人。

也就是说,品牌商和批发商需要承担的税率分别为36%和11%。

而且,随着成本上涨传导至上下游,电子烟最终的成本构成远不是“36%+11%”涨幅那么简单。电子烟行业专家、国内电子烟行业专业媒体《蓝洞新消费》主编陈忠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生产环节涨价之后,各个环节的成本都会增加。

图片/视觉中国

中泰证券曾测算过生产环节36%消费税率、批发环节11%消费税率对电子烟利润的影响,以一支烟弹的终端售价33元计算,税前各环节合计税负4.3元,税后增量税负可达8.2-14.2元,意味着最高税负变成了原来的3倍多。

因此市场一直在猜测未来电子烟是否会出现一波涨价潮。

在陈忠看来,涨价是必然的,不涨价的品牌肯定会倒闭。“不涨价就意味着各个环节的毛利率下降一半,这种情况下企业很难生存下去。”

因此,涨价成了必须回答的问题,问题是涨多少。郑荣指出,涨价不是简单的成本转移,批发价的涨幅并不等于税负的涨幅,需要考虑多重因素,“一是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二是企业在供应链中的话语权。”

消费税征收新规仅给了电子烟品牌商两天时间考虑调价。根据交易平台发布的通知,电子烟原含增值税、消费税产品出厂价需在27日前进行调整、上报、通知批发企业;批发企业接受报价后,点击价格确认调整,即形成含增值税、消费税的批发价。

随后,品牌方还需要在28日22点前填写建议零售价调整模块,最终形成平台建议价,新价格将于11月1日正式生效。

《中国新闻周刊》就价格调整一事咨询RELX、YOOZ等电子烟品牌,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陈忠介绍,目前国内43个行货电子烟品牌已在27日中午12点前完成出厂价格报备,价格涨幅在30%-40%左右,“这基本可以抵消税收带来的影响。”

随着价格上涨,电子烟市场或将重新洗牌。

对于头部品牌来说,涨价其实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巩固主导地位。陈忠解释,大品牌稍微涨价用户还能接受,但小品牌涨价幅度越大,销量可能越难。

国盛证券也认为,龙头公司可利用规模化、自动化、议价能力强等多重优势抵消加税影响,而中小企业率先退出,行业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

但无论怎样,消费税开征之后,电子烟将彻底告别“暴利时代”。

以RIOT和麦克韦尔国际为例,财报显示,2021年、2022年上半年,RIOT毛利率分别为43.09%、41.41%,麦克韦尔国际毛利率分别为53.6%、47.9%。

据国家税务总局消息,根据我国电子烟行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相关业务部门暂将电子烟全国平均成本利润率定为10%。

未来

近十余年,电子烟行业犹如过山车,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几经起伏。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为5.5亿元,到2020年增长至83.8亿元,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2.5%;中国电子烟企业数量也从2013年的4.54万家迅速增长至2020年的16.84万家。

然而,伴随着行业的“野蛮生长”,电子烟的问题也开始显现——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无证经营等行业乱象频频出现。为此,我国不断加大对电子烟的监管力度,并在近两年迎来了政策密集发布期。

自2021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三次修订规定“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卷烟有关规定执行”以来,电子烟正式纳入烟草系统监管。

随后,行业内最重要的两部规范性文件《电子烟管理办法》和《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分别于今年5月1日、10月1日实施。

根据新规,电子烟产品必须向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注册后,方可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符合条件的才会获准登记,并被纳入电子烟产品目录。另一方面,除烟草口味以外的口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器的电子烟将​​被禁止销售。

至此,电子烟已由“野蛮时代”正式步入“合规时代”,安全、合规成为未来行业主旋律。

然而随着电子烟的“枷锁”越来越紧,行业带来的“阵痛”也在逐渐显现。

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电子烟相关企业1.76万家,同比下降65.89%,这是电子烟新增企业数量在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后首次出现下降。

龙头公司营收也出现下滑,2022年上半年,悦刻科技营业收入39.48亿元,同比下降20.07%,同期麦克韦尔国际营业收入56.53亿元,同比下降18.7%;经调整净利润14.36亿元,同比下降51.7%。

但从长远来看,消费税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电子烟的合法地位,对于电子烟等新型烟草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保障意义。

事实上,国内电子烟市场仍有巨大发展潜力,《中国吸烟健康危害报告2020》指出,我国烟民数量超3亿,居世界第一。

但从渗透率来看,中国电子烟仍处于早期阶段。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电子烟市场渗透率为1.5%。同期美国电子烟市场渗透率为38%,日本为30.3%,英国为20.9%。随着未来渗透率的提升,中国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敖维诺表示,对品牌而言,合规是重中之重,企业需要思考如何理解和配合监管,其次要加快技术研发,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

天风证券认为,电子烟产品的本质是替代传统香烟产品,未来电子烟或将回归烟草的还原口感、吸食体验等本源属性,拥有技术研发能力的公司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从这个角度来说,征收消费税实际上提高了电子烟的行业门槛。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