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的最新消息是“破产”。
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北京寺库商贸有限公司于1月5日新增破产审查案件,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尽管寺库很快澄清了破产传闻,并表示相关报道不实,但没有人会怀疑寺库正处于困难时刻。
寺库目前涉及数百起法律诉讼,包括网购合同和供应商付款纠纷等。受此影响,寺库旗下北京、上海、西安公司共计7家股权被冻结,总金额1.53亿元。
一名寺库员工曾向界面新闻透露,自2021年9月以来,他就没有拿到过任何工资。寺库公司飞书组的人数也从2020年的900人左右减少到2021年的535人。“每个部门都分配了裁员配额。 ”该员工表示,他的部门已从13人减少到7人。
这就是寺库所处泥潭的缩影,当平台用户数量不断下降时,员工也难逃被裁员的命运。寺库最新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2021年上半年活跃用户数约为56.9万,低于去年同期的65.9万。营收方面,报告期内寺库实现营收15.26亿元,较2020年的23.12亿元有所下降,GMV从61.08亿元下降至50.29亿元。
与寺库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疫情引发的海外消费回流带动了近两年中国奢侈品消费的爆发式增长。不仅是线下,线上市场也蓬勃发展。贝恩公司的报告显示,中国奢侈品销售的线上渗透率从2019年的13%左右增长到2020年的23%。在此期间,Gucci、等奢侈品牌相继入驻天猫,Louis 而宝格丽则选择与京东合作。
但寺库在这轮洗牌中被淘汰,虽然也有过辉煌时刻。
2008年成立时,寺库还只是济南的一家小公司。金融危机让很多人愿意卖掉自己的奢侈品来换取现金流。当时国内还缺乏针对二手奢侈品的电商公司。寺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赚到第一桶金后,创始人李日学意识到,中国消费者对二手奢侈品的接受度较低,业务无法让寺库走上快速增长的轨道。随后他选择弱化二手奢侈品业务,强化奢侈品新品销售业务,将寺库的定位转型为“高端奢侈品销售平台”。
随着发展重心的转移,寺库从济南迁往北京。北京有更广阔的市场。路易威登、香奈儿在中国大陆的首家专卖店在这里开设,中国最赚钱的奢侈品百货北京SKP也坐落于此。 2011年,寺库在王府井旁的金宝街开设了第一家线下体验店。随后几年,又在上海、成都、香港、米兰等城市开设了“跨境体验店”和产品鉴定中心。
在中国奢侈品电商市场,寺库是行业中的独角兽,也是最先占得先机的。 2011年至2015年,寺库先后获得IDG资本、中国银泰资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和中国平安集团的投资,其中最大一笔D轮融资达1亿美元。
2017年9月22日,寺库在纳斯达克上市,初始发行价13美元,市值约6.7亿美元,成为中国第一家奢侈品电商公司。当时,出国旅行尚未因疫情受到限制。李日学及其团队亲自前往纽约,在中国举办的一场聚会上邀请了大批媒体和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但寺库的好运气此刻似乎即将耗尽,增长的帷幕落下的速度比预想的还要快。上市当日,寺库开盘即跌破发行价,截至收盘股价跌幅达23.08%。随后几年,寺库股价一直处于大起大落的状态。近期市值已跌至3100万美元左右,较峰值缩水90%以上,私有化退市似乎已成定局。
曾几何时,寺库也是一家走过周期的公司。它诞生于金融危机前后。它在中国消费浪潮的剧烈变化和全球奢侈品行业的寒冬中迅速成长,并趁着行业复苏之机开启了上市之路。破产传闻曝光后,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感叹,缅怀寺库启发奢侈品网购体验的同时,也批评其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